昨天(3月27日)
小特报道的
《深圳地铁里的“神仙书法”出圈了!
背后的暖心故事正在刷屏》
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
多地网友的“互联网奔赴”
令无数人动容
深圳地铁官方微博
也现身回应
——
“充满意境的地铁站名
搭配饱满洒脱的书法字体
让每一个地铁站名
变得更加有特色”
其实
早在2004年
深圳第一条地铁线
1号线开通
站台的站点名称
就采用苍劲有力的
书法艺术啦
驻足抬首间
便能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
美学基因悄然对话
深圳地铁不止站名
有艺术特色
站点设计也吸人眼球
不出地铁站
也能打卡美景!
被誉称为“深圳之眼”
火上央视的“最美地铁站”
岗厦北站
以
“
新生涟漪”
为概念主题
融合客家半月池
“前水为镜
后山为屏”
风水理念的
新生站
以
“光”“海”
为主要元素
将大梅沙海滨公园多层次的
立体景观延伸
到地下车站内
营造出
潮韵山海意境
的
大梅沙站
除地铁站外
作为“图书馆之城”的深圳
其文化地标和设计元素
也频频出圈
外交部发言人
点赞
深圳文化地标
和设计元素
“魔法图书馆”太震撼了
3月27日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
在海外社交平台X的
个人账号上
发布了一条16秒的视频
视频里
一座20多米高的立体书柜
抓人眼球
一套全自动智慧分拣系统
正快速运转
视频文案写道:“深圳这座‘魔法图书馆’太令人震撼了!它到底是‘太空电梯’,还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呢?”
这条推文发出仅几个小时
便收获了破万次播放量和
大量海外网友转发
视频中展示的是深圳的文化地标建筑、
深圳图书馆北馆的智能立体书库
,这是国内首创的超深立体书库,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地下智能立体书库。
书库货架高度达21.55米,总体存书量多达400万册。站在智慧立体书库旁,记者看到接收指令的堆垛机迅速定位到目标架位,将装满书籍的书箱取出后又快速返回原点。
有了全自动图书馆分拣系统和垂直调阅系统的赋能,馆内文献调阅响应时间仅需10分钟,实现馆内文献调阅立等可取。
深圳图书馆北馆智能立体书库。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通讯员 李丹 摄
除了点赞深圳图书馆
毛宁近日在海外社交平台上
发布的一段题为
“中国最美地铁站”的视频中
也有“深圳元素”
视频中,毛宁向全球展示了中国13座最美地铁站。记者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获悉,由该校师生参与的换乘通道门头视觉设计也在其中(广州地铁彩虹桥站)。
图源:广州地铁
在广州地铁环线11号线彩虹桥站的换乘厅处,有4条极具创意的“体育城市祝福主题换乘通道门”,它是由深职大数字传媒学院教师姜文带领学生联动广州老字号国际知名品牌“双鱼体育”共同策划设计的,设计元素取自岭南文化和广州城市地标,以孟菲斯扁平插画风格巧妙地融入体育元素,营造出青春潮流的视觉张力。目前,这4道门已成为热门网红打卡点,向每位路过换乘的乘客,传递着“幸福、健康、富贵与好运”的祝愿。
“这条绿道,
满足你对海边骑行的
所有想象。”
近日
全长4公里的
“山海连城沿海骑行绿道
前海段”
在社交网络走红
成为市民和游客的
热门打卡地
从欢乐港湾出发
沿着骑行道
途经多个公园
市民可以尽情感受海景
与自然风光的无限魅力
市民“骑”乐无穷。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随着周边公共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宝安欢乐港湾不仅呈现多元的消费体验,也为市民带来全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在欢乐港湾,既能探店,也能看海,还能走进剧场看话剧。如今,这里还有了骑行绿道,真是太全面了。”家住宝安的市民林女士称赞不已。
自2021年开业起,融滨海、文化、旅游、娱乐、商业于一体的欢乐港湾就晋升深圳西部“顶流”,其拥有国内首个全天景回转式大轿厢摩天轮、长达1公里滨海风光休闲带,共同构筑起深圳市首个湾区亲海体验式商业街区。2022年,欢乐港湾被评为中国文旅商综合体欢乐指数百强榜榜首。2024年,欢乐港湾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作为深圳城市新地标
欢乐港湾不仅成为了
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也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好去处
每到周末
市民们走进欢乐港湾
在西岸商业街区
消费购物
再到摩天轮脚下
打卡拍照
或是在绿道欣赏
全海景
骑行
风光
也可以坐在海边
静候一场
晚霞
夜晚时走进
剧院
欣赏一出“好戏”
人们在这里
不仅可以感受到
商业文化的潮流与时尚
也体会到了
阳光海景带来的
公园“20分钟效应”
如此全面的商场
为市民生活带来了
全新体验
也掀起了一种
集休闲、娱乐
文化、社交于一体的
新型生活方式
采写|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李吉莹
综合|深圳地铁
编辑|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