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伪砖家说经济和投资
最敢说真话的中国经济原创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郭磊宏观茶座  ·  【广发宏观王丹】1月经济的中观线索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英伟达,突发利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伪砖家说经济和投资

今年暴跌的股市会崩盘吗?

伪砖家说经济和投资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8-27 21:00

正文

之前每次写文章反复强调大趋势的重要性,但只说明了方向,很多人依然比较茫然,不知道怎么落地。

今年伪砖家专门写了一个谈投资的新公号,目的就是系统讲透投资,手把手帮助普通人实打实的赚钱。

我将总结过去多年的投资经验,帮助每个普通人直接抓住赚钱的本质,走最正确的路,用有效的方法,通过15年的积累,多赚500万。

新公号已经开了几个月,很多朋友反馈收获很大。但同时这些朋友也多次和伪砖家提议,最好把两个公众号合到一起写,这样既能看清经济大趋势,也能很好抓住趋势,宏观和微观统一,更容易赚更多的钱。

伪砖家觉得广大朋友的提议确实很好,所以这周开始,我就把经济和投资合在一起写,以后这个号改名叫伪砖家说经济和投资,这样既能把握经济大势,也能根据经济大势,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真真正正赚更多钱。

今天聊一聊水生火热的A股。

现在还聊A股,估计会被很多人骂作傻逼。

那边是美股破纪录长牛,这边是A股烂泥扶不上墙,孰优孰劣,是个人都知道,伪砖家还在这里瞎哔哔,真是比傻子还傻子。

但是作为一名投资者,伪砖家眼中只有市场,只有价值,总不能2700点不聊股市,等到5000点再聊,那就真成韭菜收割机了。

因此,伪砖家继续旗帜鲜明做多A股。


一  、这次不一样?

先摒弃情绪,目前很多迹象表明,A股已经进入底部区域。

估值底无需多言,当上证跌到3000点,估值就已经接近16年的2638点,继续下杀更加低估,提供更大的安全边际。

均值回归就像山岳一样古老。但是每次跌出估值低点,总是会被市场所质疑:这次不一样。

08年11月,全球经济不行、市场萧条,股市好不了;13年6月,中国经济不好、流动性紧张,股市好不了;16年1月,去杠杆会引发雪崩效应,股市好不了。

但如今回头看,这些所谓的不一样,最后只是历史的再次重演。

到了今天,论调变成现在的经济与过去40年不同,中美关系不同了,货币政策也摆脱了过去10年的宽松环境,经济是200年来最危险的时刻,因此股市好不了。那么这次,又真的会不一样吗?



7月以来,政策底被不断夯实。从资管新规放松,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和政治局会议定调开始,非标和城投债又开始成为银行的宠儿。

政策面逐步转向,“去杠杆”正在实质性转向“稳杠杆”。就伪砖家所知,2700点是监管私下说的脸面指数。

与此同时,当短期资金还在恐慌,长期资金已经在加大布局。14只养老目标基金FOF已获得批文,很快进入发行阶段,这部分资金往往是市场长期资金的重要来源。9月初,A股“入摩”比重的提升也将进一步提高外资流入的规模。

可以看到,随着A股的不断下跌,偏向价值投资的老牌基金、外资在不断吸筹,这也从资金面的角度为市场走出底部形成有力支撑。


二、到底在悲观什么?

理性诉说底部,但感性却喊着割肉。为什么?市场究竟在悲观什么?

关于大跌原因的讨论,非常多。在伪砖家看来,真要说下跌的原因,其实是很多人对改革没了信心,包括一些深度参与经济运行的大资金。

14、15年经济比现在烂100倍,当时的数据都没法看,部分银行都做了几轮房价暴跌的测试了。但当时还是来了大行情,我们可以说放水、超发货币,或者万众创业等等,核心其实还是在于大家对改革的期待。

这跟这次下跌是反的,大家对改革很担心,觉得国进民退在加速,改革在倒退。扶贫的实际效果,雄安到底是否合适,万众创业的荒诞。此外,包括振兴东北,不愿意减税只愿意投基建等等,确实让人有些不理解。

回头看,这几年除了放水刺激经济,做的事情好像不多。虽然说中国人太勤劳,内生动力强,掌握一个行业,国外就逐步被淘汰,都不是说竞争,而是老外直接玩不了了,这是厉害的地方。但改革,在这几年,确实是让人失望的。

14、15年,大家曾经对改革饱含深情,然后股市基于此,大涨了一波;现在,大家对改革心生悲观,所以股市又重新跌下来。

市场这么悲观,肯定不可能是因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贸易战。适合征税的,也就2000多亿,即便按照5000亿算,也就被收了1000亿美金的税,这个损失国家是完全能够承受的。但开打这几个月,股市把超过十万亿市值都跌没了,所以只能是说,贸易战催化了原有的问题而已。

那么,下一轮大行情的起点会是什么,仍将是改革。而不是那些已经被证明副作用巨大的方式,比如放水、基建等。

三 、历次底部都难熬

当然改革需要时间,底部也都是磨出来的。

一般来说,跌幅超过20%的大型下跌,通常都是圆弧底。反复让看多者失望和割肉,然后来筑底。

2005年5月,市场进入估值底部区间,05年6月出现指数底998,然后经过一年左右的震荡,2006年4月才开始步入牛市。

2012年1月,市场进入估值底部,13年6月出现指数底1849,底部震荡两年半,一直到2014年7月才开始步入上升趋势。



在过去15年,只有08年底因为四万亿,才使得指数在底部的时间大大缩短,出现了V字尖底。不过呢,四万亿至今仍有争议,要指望再来一次不符合实际,因此难熬很正常。

现如今,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其实,大家如果多了解些历史,或许会更淡定些。

20世纪,美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其他大规模战争,经历了多次衰退和金融危机、石油危机、流行疾病和总统因丑闻下台等事件;但道指,却从66点涨到了11497点。

二战时期。英国是在德国准备进攻英国本土之前,英国股市见底的,美股是在中途岛海战胜利前见底的。都遇到这种极端的情况,股市都没有灭亡,就更不用提中美贸易战了。

我们要认识到,市场习惯于把长期问题短期化,并由此信心不足。但这本身,就是一种底部特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