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是教育部主办的以教育新闻为主的全国性日报,是中国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级教育新闻媒体。教师自己的报纸,学生喜爱的报纸,教育部门离不开的报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望京博格投基  ·  985毕业的我,也一直遭遇学历歧视 ·  昨天  
望京博格投基  ·  985毕业的我,也一直遭遇学历歧视 ·  昨天  
学习强国  ·  冬季孩子如何远离呼吸道疾病? ·  3 天前  
学习强国  ·  冬季孩子如何远离呼吸道疾病? ·  3 天前  
YNTV2都市条形码  ·  刚刚!云南已取消!身份证53开头的居民恭喜了 ... ·  4 天前  
学长小谭考研  ·  肖八背诵有压力的同学...其实你可以... ·  5 天前  
学长小谭考研  ·  肖八背诵有压力的同学...其实你可以...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教育报

博导爸爸给8岁儿子做了个5天“培训”,这样的家庭教育你怎么看?| 精选

中国教育报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7-16 20:21

正文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这篇文章转载自“童乐会”(微信号: nnn986)微信公号


把培养博士的经验用于教育八九岁的孩子,大概哪位父母都没有想过吧。而最近,一位博导爸爸就尝试着这样做了!


作为博导的爸爸周庆表示,他这些年带过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还带过中学生做研究,他看到许多优秀的孩子不能清晰地表达个人的想法,或者在交流过程中缺乏自信。


但是他始终认为,好的儿童教育应该温暖、有趣,又带有适度的挑战性


于是他突发奇想,在上个月给儿子和儿子的三个小伙伴办了一场为期五天的“培训”,用带博士的方式带孩子们玩了一圈。


01

突发奇想用带博士的方式,带八九岁孩子


周庆主业之一是带博士,副业就是带儿子。他表示:“我也是突发奇想,想将自己日常授课的经验移植到几个八九岁小孩身上。”


朋友无意中知道了周庆这个想法,也要求让孩子来体验一把。最终,大家做了一个决定,把这场培训的周期定为五天,一共四位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参与其中,分别是两个男孩子和两个女孩子,每天从早晨九点开始,下午五点结束,而其他时间则“该咋玩咋玩”。


周庆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02

精心引导启发孩子思考,培养孩子表达能力


周庆带着这四个娃,一步步从选题、查资料、实地调研、论文、PPT、思维导图等做起,一共安排了十五个大的活动,都是模拟博士研究的日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和普通的孩子一样,这个年龄的孩子精力集中的程度有限,不可能正儿八经独立完成任何环节,但周庆十分有耐心,他逐步引导孩子们,将各个环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就拿选题来说,周庆给孩子们准备了十个和猩猩有关的选题,一个个讨论。但所谓讨论,其实就是引导他们发言。在所有的环节中,周庆更注重交流的过程。


除了选题,周庆还和孩子们查资料、观看纪录片,甚至教他们在一些官网和论文网站上查阅资料。周庆列了一些“小目标”,包括:让孩子在陌生人面前演讲将近二十页的PPT,自行设计问题采访十位游客,将三十个概念组织成一幅图画,并写出符合大学标准的八百字论文等。


03

结果呈现论文有板有眼,分组知识竞赛不分上下


PPT、思维导图、论文,这些东西对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是否太难?要知道,参加这次活动的,还有两个孩子从来没有做过PPT,更别提思维导图和论文了。


但是许多家长都低估了的是,孩子学东西的能力超乎想象。几个孩子做出来的思维导图,能够把几十个逻辑关系理清楚,而他们写的论文,用语虽然还是8岁孩子的,但词句之间有逻辑,格式上有摘要、正文、引文、鸣谢等等,有板有眼。


最后一场,周庆把孩子们分成两组,每组设计了三十个问题进行知识竞赛。这个时候让人惊艳的结果出现了,两组都答对了29道题,全是和课题黑猩猩有关的知识,问题有深有浅,无法判定哪组获胜,最后只好通过“猜硬币”来决出输赢。


整个活动,就是周庆自己实践自己奇思妙想的一个行动,也没有收朋友任何费用。这种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体验。



04

孩子很喜欢,到了时间不愿意走


参加活动的孩子的家长之一郑女士还表示,“孩子的收获还是不小。”周庆的方式和普通培训班一味“灌输”的方式不同,更加注重引导。


是什么让周庆的活动获得如此喜人的结果呢?主要是周庆着重去引导孩子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例如,自己在做PPT时,应如何表达,借助什么样的画面,等等。他的做法让孩子自己有一个思考的过程。


对于“周叔叔”的上课方式,孩子也觉得很新颖,每天早九点晚五点的课程,郑女士的孩子常常到时间了还不愿意走。郑女士家孩子最喜欢的环节,是讨论的过程中可以有感而发,随时提问题,也喜欢观看纪录片的感觉,孩子们都觉得“跟平时还是不一样”。


04

专家观点:非常有创意,但家长不可盲目尝试


独立学者、资深教育专家林浩认为,这位教授培养孩子的方式非常有创意,应该算得上很另类的“兴趣班”。如果其出发点不带有功利性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且还能达到相应的效果,不妨视为对素质教育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林浩同时强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体差异,对不喜欢这种锻炼方式的孩子万万不可强求,同时老师在实施这个项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孩子在该年龄段的心理诉求和情感诉求,避免造成智力上的拔苗助长。

林浩同时提醒所有的家长,对于任何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既不要盲目的肯定,也不要盲目的否定,更不要盲目地进行尝试。比较理性的做法是,多观察一段时间,看看这种方式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是否符合孩子的个性。


06

几个给家长借鉴的建议

一、学点心理学

多阅读心理学的书籍,它们对于理解小朋友的心理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家长们想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推荐《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可以参考了体验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方法。家长们可以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二、少讲多做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了学习效果金字塔(Cone of Experience)的模型。根据这一模型,教师示范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效果优于单纯的讲课。举例来说,听课获得的知识两周以后只有5%的得以保留,经过小组讨论后获得的知识有50%得到保留,而经过亲自操作还可以获得更高的保留率。

可每次只讲较少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示范和回答问题,而将最多的时间留给小朋友去讨论和实际操作。


三、一起学

这里的“一起学”不是指父母和小朋友一起学,而是小朋友们一起学。像讨论、辩论、知识竞赛这样的活动只有两个以上的小朋友才能开展。而一起学习对其它的活动也有促进作用。


几个小朋友一起学才能营造出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小朋友在活动中会形成竞争、合作的关系,这体现了学习动机的第三个要素“关系”;

小朋友之间还会相互教学,这是保留知识和技能的最佳方式;

更重要的是,小朋友一起学更有利于培养交流和表达能力


如果家里有两个以上的适龄小孩当然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建议可以几个小朋友的父母联合起来,每人负责其中的几个活动,这样也可减轻每位家长的负担。当然,小朋友的人数不能太多,普通的话一个家长教3-5个小朋友是比较合适的


四、迭代

迭代这一术语来自于工业界和软件开发,其思想是从一个简单的产品开始,不断反馈,反复修改,最终推出满意的产品。

迭代的方法很适合儿童教育。

 

首先,小朋友的精力不可能长期时间集中,把一个大的任务划分成多个阶段更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

 

其次,从一个简单的作品开始,起步的阻力较小,以后每次只需作小的修改,有利于保持小朋友的“胜任感”,而“胜任感”正是学习动机的第二个要素;

 

第三,老师可以给小朋友提供及时的反馈,使小朋友每一次修改后都有进步。



五、爱

“爱”这个字在各种鸡汤文中反复出现,但从儿童教育的角度来看仍是最重要的。当然,父母的爱不应该裸奔,应包裹在正确的心理学原理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之下。

 

爱的第一步是了解和理解。尽管我和小朋友的父母很熟,但对小朋友了解不多。因此开营前,我先给父母发了一份调查问卷,然后给每个父母打电话进行深入的交流,直到我对每个小朋友的性格、兴趣、优点和缺点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我才能在教学中有侧重地关注以及有针对地指导。

 

第二步是建立良好的关系。我很喜欢小孩,所以关键就是让小孩喜欢自己了。幸运的是,在平时带小孩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发明了许多小游戏。所以每当小朋友们学累了,就是我们的游戏时间。如果你不知道那么多游戏,可能需要通过网络搜索准备一些。透露一个游戏秘诀,你要让小朋友们联合起来对付你,并且输给他们。

 

在第三步时,你就可以和每个小朋友聊天,解答他们的困惑,指出他们的问题。你现在对孩子们非常了解,你们也相互喜欢,他们当然接受你的帮助。这种帮助应该是一对一的,小朋友可能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他们当下的困难。


06

总结


好的教育应该温暖、有趣,又带有适度的挑战性,而家庭正是这种教育最好的土壤。

 

家长经常抱怨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陪小孩,或许真正的问题是不知如何去陪、如何去教。

 

就像周庆在这场教育活动中,刚开始他只想把这种温暖、趣味和胜任感施予孩子;到最后,孩子们却把亲子教育中的这种温暖、趣味和胜任感反哺给了他。

 

好的家庭教育活动不只是帮助孩子快乐成长、笑对未来,它也能让家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愉悦、享受天伦之乐,它的意义远胜于把孩子培养成“博士”。



素材来源:重庆晨报、闲言新语公众号等 版权归属原作者

转自 | 童乐会

责任编辑 | 齐晓君


教育,要用“广角”来看

我们开辟起了一个新的主题,那就是教育类话题优质原创内容的刊发。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更多优质教育类原创内容;
在这里,你可以发现有意思的教育类自媒体公号;
在这里,你可以从不一样的视角看教育。

让我们在这里遇见更多的朋友,让我们在这里用广角看世界。

优质+原创+教育+自媒体,这是中教君想要在每个周日与您共同分享的精彩,不知道您喜不喜欢呢?

各位老师、家长,如果您平时也关注了这样的公号,如果您在平时发现了这样的文章,中教君也欢迎您分享给我们。说不定在下周,我们也会推送给更多的朋友的!


各位自媒体朋友,如果您想要在周日出现在中国教育报微信的平台上,我们也欢迎大家来自荐!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中教君呢?您只需要将您想要推荐的文章链接留言发送到我们的后台,如果您觉得留言推荐不够靠谱的话,我们也欢迎您发送文章链接到我们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们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