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巴彦淖尔站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7998.6平方米,候车厅面积3535.28平方米,站场规模5台13线。呼和公司承担了该站的站房工程和雨棚建设任务。电务公司负责该站客服信息工程,主要包括客票、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综合布线、门禁等10余个系统的施工任务。
施工中,呼和公司将施工作业面划分为3个流水段,在作业高峰时段组织200余名建设者,调度共计30余台塔吊、吊车、挖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全程开展网格化流水作业,加快站房主体结构施工进度。
由于该车站站房施工所处位置的地下水位较高,在基坑开挖至4至5米时出现涌水现象。
施工中,建设者采用管径降水方案,设置沉降观测点,在基坑边坡混凝土喷锚,有效控制地下涌水,保障深基坑施工作业安全。
新建巴彦淖尔站站房顶端结构设计为钢结构网架,网架拼装后重达176吨,跨度为40.5米,是站房主体结构施工的重难点工序。为降低网架拼装难度,建设者充分考虑构件制作、焊接、安装等施工工艺的可行性,采用整体拼装顶升方案进行施工:建设者先将网架在地面上完成整体拼装,再进行顶升作业,每顶升0.77米便安装顶升胎架,开展监测调整,直到顶升至设计标高后,焊接高空补杆进行固定,在避免频繁高空作业的同时,确保了钢结构网架的焊接质量。
在新建巴彦淖尔站机房施工中,电务公司建设者开展机房综合布线、机柜安装、标识标牌等10余项工艺创新,确保以精细化工艺技术,打造包银高铁精品工程。运用VR技术,建立机房三维台账,统一规范标准,明确施工工艺。
保持机柜设备、线缆铭牌、标识的完整度、清晰度,提升后期检修便捷度。
面对
机房中
错综复杂的线路
,如何
条分缕析地将其
布
设好,
考验着建设者的施工
技术
。
于是,
“明视化”施工工艺布设下走线,
“前瀑布式”安装工艺布设柜间跳线……在建设者巧妙地“排兵布阵”下,不仅
线缆走向清晰明了,还更加
便于维护管理。
不仅如此,建设者还
采用五色线作为机房主电缆,在柜内采用铜排代替传统单股地线,使其既美观又安全。
走进车站,能够一目了然地看清车次显示屏,对每一名匆忙奔赴旅程的乘客都至关重要。施工中,建设者精心制定车站区域显示屏工艺方案,对售票窗口上方的吊挂屏采用定制支架进行安装,对站台显示屏创新采用倒梯形屏体安装工艺,对车次显示屏采用3毫米边框安装工艺,并使其模拟电子时钟,不仅提升了旅客观感度,同时便于车站运营维护。
建设者们将“旅客至上”的服务理念贯穿始终,电子客票系统让乘车体验更加丝滑,开放式的综合服务中心使交流更加高效,旅客从进站到出站全过程都能享受更加舒适、便利的出行服务。
包银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之一“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首条连接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高铁线路。项目建成后,包头至银川列车最快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近6小时缩短至2小时左右,将成为西北连接东北、华北的交通大动脉和经济大通道,对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布局、优化京兰通道综合运输体系、满足旅客快速出行需求及促进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