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园肿瘤时间
肿瘤时间是丁香园旗下的专业平台,这里有医生同仁分享经验、解读指南、追踪前沿,是肿瘤医生的充电时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心脏磁共振CMR检查技术和应用 ·  昨天  
偶俚张家港  ·  阳性!一家6口5人感染!紧急提醒 ·  昨天  
偶俚张家港  ·  阳性!一家6口5人感染!紧急提醒 ·  昨天  
赛柏蓝  ·  国药原研崛起!三大系列领跑慢病领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园肿瘤时间

中美网友连夜对医疗账,看完两边都沉默了….............

丁香园肿瘤时间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1-17 20:20

正文

最近,中美网友在小红书上对上账了。


在一条外国网友询问中国医疗服务的帖子下,1.3 万条评论挤满了前来对账的中国网友和美国网友。


被挤上热评第一的是这样一条评论:



生个孩子要花 7 万美元(约合 51 万人民币)?没错,这在美国医疗中,还不是最贵的。



生孩子要花 51 万,叫一次救护车分期还 5 年


在美国自然分娩(顺产),无保险的情况下,总费用大约在 5000~110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3.6~8 万元),其中包括医院的床位费、医生费用、助产费用、用药费用等。


剖腹产的费用还要更高,因为还包括手术室费用、麻醉费用,以及术后的额外护理费用,没有保险的情况下,总费用大约在 7500~150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5.5~11 万元)


当然, 如果有商业保险报销,个人支付的部分会便宜一些。顺产大概在几百到几千美元不等,剖腹产可能在 1500 至 5000 美元不等。


笔者的朋友 B 哥,毕业于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目前正在美国行医。


B 哥说:「在美国,生孩子的花费可能有巨大的差别,主要取决于你所投保险的不同。 比如有的保险,报销后还是需要自己支付几千刀,但有的保险基本上可以囊括所有生孩子需要的花费,不需再另外付费。


在中国,生个孩子又要花多少钱?


去年国家医保局公布数据显示,2021 年公立医院顺产人均医药费用 3547 元,剖宫产人均医药费用 9119 元。


目前多数统筹地区对住院分娩实行定额支付,定额标准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顺产或剖宫产)分别设置,2022 年全国生育保险参保女职工人均享受生育医疗费用报销 5899 元。


在小红书帖子下, 有广东 IP 的网友评论,自己的姐妹刚刚生了孩子,花费甚至没有超过 100 元。


作为参考,2023 年,中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 33036 元,美国住户人均税后收入中位数为 27586 美元(约合人民币 202246 元)。


在美国医疗里,不只是生孩子贵。


比如拔智齿,浙江一颗阻生牙,除了挂号费 5 元其余医保全覆盖。美国网友看了直呼,自己拔智齿花了 1500 美元,合人民币超过 10000 元。



还有古早都市传说「天价救护车」也进一步得到了证实:有人 5 年前叫救护车花了 9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6600 元),至今仍没还完。



这里就又提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在美国看病是能欠帐的,许多医院和医疗机构都允许病人分期付款。


「美国医疗的高费用,一定程度上是保险体系的结构和运作方式推高的。」 B 哥说,「如果实在付不起,或者完全没有保险,有时候医院会给患者的账单打折,甚至是骨折价,能还一点是一点。」



一般来说,美国医疗保险员工每月支付的保费可能在 100~500 美元左右,而家庭保险的保费可能在 500~1500 美元之间。


「投哪家保险是雇主决定的,员工不能自主选择。保险的费用雇主承担一部分,员工自己付一部分。」


B 哥表示,目前他的家庭保险保费是 260 美元:「具体承担的比例,按照员工收入高低决定。我算是挣得多的,所以自付比例也要高一些。」



一天看 7 个病人的美国医生,挣钱容易吗?


不仅是贵,美国医疗还有一个特点:慢。


有人几年前因严重的链球菌性咽喉炎前往急诊,等待了 5 个小时还要支付预计 2000 美元。



在美国,看个急诊到底要等多久?


曾在急诊工作过的 B 哥介绍,急诊通常会将患者分为 4 级。


1 级:最为紧急的情况,如车祸、中风、心梗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最优先处理。


2 级:需要较快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发热或腹痛,通常等待 30 分钟至 1 小时。


3 级:符合急诊要求,但是病情没有特别严重的。「放两个小时回来看也不会死。」


4 级:完全不符合急诊要求的。「类似于那种半夜三点睡不着来急诊看慢性鼻炎的,但法律规定不能拒诊,所以优先级在最后面。」


因此,急诊具体等待时间,就取决于前面更紧急的患者有多少,和医院的规模了。 不过,CT 抽血等检查,往往在等待的时候就已经开出。所以,当患者真正见到医生时,通常已经有检查结果或正在等待结果了。


虽然急诊有些慢,但门诊预约,等待的时间更长。


刚巧, B 哥自己在 2024 年 12 月底预约了一个 2025 年 3 月末的家庭医生(类似于国内的门诊),这已经是他所在地区最早的一个号。


「这样等待 3 个月的情况多见于初诊患者。一般家庭医生会为老患者留号,复诊基本上很快就能约到。」这是作为患者的 B 哥的经验之谈。


但作为美国医生的 B 哥,则更为直接地表示: 有很多无效的东西,占了医生太多时间!


「中国的文化对于看病的态度是『有事儿说事儿』,但美国文化里医生要花很多时间和患者寒暄、聊天。」B 哥说,「还有病历,美国门诊病历的规范程度比国内的要求更严格。」


这让我不禁想起来曾有中国同行去 Mayo 访学记录下的,门诊工作时间从早上 8 点到下午 4 点, 一群人没有午休不吃午饭地折腾一天,总共也就看了 7 个病人。 而在美国医生看来,这已经是一个 「busy day」 …… (点击查看丁香园往期内容: 《一天门诊看 7 个病人,这群医生跟我说他们忙坏了......》


图源:丁香园往期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