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DA食安云
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法律法规标准)解读、答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官宣:这所高校禁用 DeepSeek ·  2 天前  
新加坡眼  ·  949新币!iPhone ... ·  3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Fedora即将登陆Win10/11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FDA食安云

如何区分:掺杂掺假和以假充真!

FDA食安云  · 公众号  ·  · 2024-10-17 06:00

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0号)第一条规定,《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是指 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明示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降低、失去应有使用性能的行为; “以假充真”,是指 以不具有某种使用性能的产品冒充具有该种使用性能的产品的行为。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质检法〔2011〕83号)第八条规定,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的行为,是指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造假,进行质量欺诈的违法行为,其结果是致使产品中有关物质的成分或者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或者合同要求; 以假充真的行为,是指 以此产品冒充与其特征、特性等不同的其他产品,或者冒充同一类产品中具有特定质量特征、特性的产品的欺诈行为。




二者区别


根据上述规定,掺杂掺假是在甲商品(产品)中掺入其他物质,最终商品(产品)中还是有部分甲商品的;而以假充真则是完全用非甲商品(产品)的物质,冒充甲商品(产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都是造假,区别在于造假的程度,以假充真是全部造假,掺杂掺假是部分造假。食品领域也同样存在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的行为。例如,在售价更高的百合粉中掺入部分小麦粉,属掺杂掺假;将小麦粉当成百合粉销售,则属以假充真。将风干猪肉冒充牛肉干,将使用食用淀粉等原料加工的人造肉冒充猪肉产品,属于以假充真;将使用明胶和塑料等非食品原料加工的所谓“人造猪耳朵”冒充猪耳朵,属于以假充真。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六)项禁止生产经营掺假掺杂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对生产经营掺假掺杂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行为设定了行政处罚。不过,《食品安全法》没有明确规定“以假充真”行为的罚则。


那么,对生产经营以假充真的食品,包括以假充真的食用农产品,应当如何适用法律进行查处呢?


笔者认为,对生产经营以假充真的食品(包括食用农产品),应当区分情况,适用相应法条进行查处。


用非食品的物质冒充某种食品

案例一

例如,用滑石粉 或者其他白色粉状的非食品物质冒充面粉销售;将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所谓“食品”冒充某种食品,如将使用明胶和塑料制作的所谓“人造猪耳朵”冒充猪耳朵销售。将混合使用食品原料、非食品原料生产的所谓“食品”冒充某种食品,如,将使用树脂、食用淀粉、凝固剂、色素等物质生产的所谓“人造鸡蛋”冒充鸡蛋销售。此类行为应当认定为《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禁止生产经营的“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适用《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实施行政处罚。


将有包装标签的乙种食品冒充甲种食品销售

案例二

例如,以风干猪肉冒充预包装牛肉干食品销售。应当认定这种行为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食品标签不得含有虚假内容的规定以及违反该条第三款“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的规定,属于该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应予处罚的“生产经营标签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行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