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术新闻中文版
《艺术新闻/中文版》每月带来第一手全球艺术资讯和专业声音,也是国内第一份数字版和印刷版同步上市的艺术媒体。数字版“艺术新闻”已被App Store主力推荐,并迅速成为下载量排名第一的艺术类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庞门正道  ·  准备好上班了吗? ·  2 天前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五日 ·  昨天  
庞门正道  ·  21张剪纸,剪出来的全是震撼~ ·  5 天前  
字体设计  ·  招福万来,夜间飞行 ·  1 周前  
国际家居  ·  比利时极简设计,朴实无华 ·  4 天前  
国际家居  ·  比利时极简设计,朴实无华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术新闻中文版

标准化不再有效:专访第15届光州双年展策展人尼古拉斯·伯瑞奥德

艺术新闻中文版  · 公众号  ·  · 2024-09-13 22:50

正文

Julian Abraham, “Togar”, Love song for Savages, 2024年,在 第15届光州双年展印度尼西亚馆展览现场,2024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光州双年展基金会

Bai Yuping, 《Moonlight》, 2003年, 第15届光州双年展中国馆展出作品,2024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光州双年展基金会

采访、撰文  杨曜

编辑  叶滢

在光州双年展(Gwangju Biennale)迎来30周年之际,第15届光州双年展以“盘索里:21世纪声景”(PANSORI, A Soundscape of the 21st Century)为题展开,主展览由尼古拉斯·伯瑞奥德(Nicolas Bourriaud)作为艺术总监进行策划,以光州中越公园的双年展大厅为中心,展出来自30个国家的72位艺术家的作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当代空间,为讨论不断变化的环境以及人类和艺术的未来创造一个舞台。 策展团队成员还包括芭芭拉·拉吉埃(Barbara Lagié)、杰德·巴格特(Jade Barget)、库拉莱·阿布杜卡里科娃(Kuralai Abdukhalikova)、李尤娜(Euna Lee,音)和索菲亚·朴(Sophia Park)。此外,由不同国家、城市、机构和个人组织的光州双年展国家馆从上一届的9个扩展到31个展馆和一个特别项目,分布在国立亚洲文化中心(ACC)、杨林洞历史文化街区及城中多地,在整个双年展期间,整个光州市都充满着多样的文化和艺术活动。


国立亚洲文化中心(ACC),图片致谢国立亚洲文化中心

于9月8日在国立亚洲文化中心第三剧场举办的第15届光州双年展研讨会由光州双年展基金会与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合作主办,由尼古拉斯·伯瑞奥德 和古根海姆博物馆LG电子副馆长诺姆·西格尔(Noam Segal)博士共同策划,探讨了当今声音与技术的动态视角和艺术实践。光州双年展学院 2024国际策展人课程是光州双年展为培养专业策展人、理论家和艺术管理者而设立的开放式教育项目,于8月29日至9月12日举办,主题为 “技术创新与策展转向”(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Curatorial Shift)。


作为第一个在韩国由国家主导的国际艺术活动、也是对威尼斯双年展的亚洲回应,光州双年展创办于1994年,并于1995年举办首届展览,在纪念5·18光州民主化运动的同时,双年展也与韩国文官政府的“全球化和本土化”政策、韩国解放50周年纪念以及威尼斯双年展100周年纪念等重大政治文化项目相呼应。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当代艺术讨论的同时,光州双年展还体现了包含革命、民主和社区原则的 “光州精神”,并意在挑战以西方为中心的艺术叙事。


光州双年展主展馆,2024年

图片致谢光州双年展基金会

光州双年展展馆Empty House,2024年

图片致谢光州双年展基金会

在此次题为“盘索里:21 世纪声景”的双年展中,伯瑞奥德以声音和空间为主要视角,试图呈现一场视觉性的“盘索里”。 该词(Pansori)意为“公共空间的噪音”,指的是一种起源于17世纪朝鲜半岛西南部的萨满教式祭祀活动。表演者和观众在盘索里中进行合作,独唱者运用一系列声乐技巧,如故意跑调等,复述著名的民间故事或传说,鼓手负责节奏,观众则通过不时发出的赞叹声参与其中。“马当”(Madang)是用来描述每一幕的词汇,指涉了另一种社区空间,即韩国传统民居的庭院,人们在这里举行集会和庆典。

Mira Mann, 《objects of the wind》, 2024, 第15届光州双年展现场,2024年,光州双年展委任作品

图片致谢艺术家、 科隆DREI Gallery、首尔N/A与光州双年展基金会

光州双年展展览馆的主展分为三个部分,各部分均以声音现象命名。拉开序幕的“拉尔森效应”以暗隧道中播放的、尼日利亚艺术家艾梅卡·奥格博(Emeka Ogboh)的声音作品“Oju 2.0”(2022)开场,该作品试图在混乱中寻找和谐的声波探索,在混合元素的过程中,不同的街道声音反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自然无序中的潜在秩序。第二部分“复调”探讨了艺术家在创作中对非人类形式的参与,而最后一部分“原始声音”则反思了声音的宇宙和无限性。

光州双年展策展人尼古拉斯·伯瑞奥德

图片致谢光州双年展基金会


作为法国学者、策展人和评论家的伯瑞奥德是巴黎东京宫的创始人之一,并担任该机构的联合总监至2006年,随后他加入伦敦泰特不列颠博物馆担任古伯金汉当代艺术策展人,此后自2010年起担任巴黎国立高等艺术学院院长并于2015年被解雇,同年,他成立了蒙彼利埃当代艺术中心并领导至2021年,又在2022年成立了国际策展合作社Radicants,该合作社在威尼斯的博尼拉宫策划了首场展览“B星球:气候变化和新崇高”。伯瑞奥德于1998年发表了代表作《关系美学》,使其成为20世纪90年代西方当代艺术批评中最具影响力的作者之一,他还曾策划2009年泰特双年展、2014年台北双年展和2019年伊斯坦布尔双年展。


在第15届光州双年展双年展开幕前夕,《艺术新闻》对尼古拉斯·伯瑞奥德进行了专访。


Q=《艺术新闻》

A=尼古拉斯·伯瑞奥德


Sungjin Song, 《Party Panda》,2022年,第15届光州双年展韩国基金会-光州双年展基金会馆展览现场,2024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光州双年展基金会

IkkibawiKrrr, 《Seaweed Story》, 2022年, 第15届光州双年展韩国基金会-光州双年展基金会馆展览现场,2024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光州双年展基金会

Q:本届双年展的主题设定为“盘索里:21世纪声景”(PANSORI, A Soundscape of the 21st Century),这个决策过程是怎样的?据描述,这一特定的主题涵盖了有关文化、政治的广泛议题,是对当下国际形势的一种回应,您认为“声音”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A: 在研究韩国电影时,我偶然发现了林权泽(Im Kwon-taek)导演的电影《西便制》(Seopyeonje,英译名为“盘索里歌手”),这部电影于1993年上映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盘索里)这一传统音乐流派的复兴做出了贡献。我意识到,这部电影实际上是关于战后朝鲜荒芜乡村之间的关系,是基于特定场域的影像,体现了空间和声音、歌手和他们所处环境(milieu)之间的关联。“盘索里”(pansori)一词的字面意思是“人们聚集的地方的喧闹声”,也可译为“底层(subalterns)的声音”。盘索里起源于17世纪末,最初伴随着萨满仪式,而萨满教(Shamanism)也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家文化背景的一部分:在向北美前殖民时期文化(pre-colombian cultures)的大规模转向中,当代艺术已经将萨满的角色整合为一种穿梭于不同世界之间的旅行者角色。

如今,仪式(rituals)被广泛普及,在表演和装置艺术中都扮演着形式化的主要元素。盘索里的演出在“马当”(Madang)的物理界限内进行,马当是一种可移动的场景,构成了一个特定的表达空间,正如艺术装置一样。展览主题关注21世纪气候变化时代背景下的空间状态,盘索里则突然打开了一种本土的视角及思辩的模式:它是关于声音和空间的,并展示了声波如何作为视觉形式的开端。声音和形式具有相同的振动本质。


萧崇(Sung Tieu),《System's Void》, 2024年,第15届光州双年展现场,2024年,光州双年展委任作品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光州双年展基金会

Amol K Patil, 《Who is Invited in the City?》, 2024年,第15届光州双年展现场,2024年,光州双年展委任作品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光州双年展基金会

Q:双年展不同单元的主题“拉尔森效应”(The Larsen effect),“复调”(Polyphony)和“原始声音”(The Primordial sound)分别对应怎样的概念?


A: 我萌生的想法是,本届双年展应该作为一种视觉盘索里展现,一种包含声音的景观来展示,因此有了这个副标题——21世纪声景。它被构想为一部关于气候变化如何改变我们对空间感知的歌剧,一部可以让人步入其中的歌剧。其目的是通过三种声音模式来讨论这些突变(mutations),每种模式都指向一种空间本质:反馈效应(feedback effect)、复调和原始声音。 反馈效应是关于饱和状态(saturation)与距离的消除;复调指的是物种和领域的交织,人类、植被、矿物或机器现在要如何共享同一空间;而原始声音,即世界初生时的“宇宙大爆炸”,则说明了分子维度对艺术家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既指向无限小也指向无限大。这三种声音被转化为展览的策展语言:一楼是一个饱和的环境,一个巨大的回声室,每个元素都在此相互接触和联系,形成一种喧闹的城市乱象;最后一层则是分子分解层。每一层都有一个开始和结束,引导参观者依次观看,就像在电影或歌剧中一样。


Phillip Zach, 《soft ruin》, 2024年, 第15届光州双年展现场,2024年,光州双年展委任作品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光州双年展基金会

Julian Abraham “Togar”, That is not still, 2024年,第15届光州双年展现场,2024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光州双年展基金会

Q:您如何看待“盘索里”这一主题与韩国以及全球当代艺术生态的关联?这与您自己在策展实践中的兴趣有什么关系?


A: 双年展没有特定的规则,每个双年展的野心、期望或境况都不同。 我想将这个展览锚定在一个关乎韩国人的本地文化元素上,我认为这种扎根本地的思维方式在全世界都得到了认同:标准化不再有效,艺术家和策展人都更喜欢处理独特的状况(singularities),因为它们为解决普遍问题提供了一种开放性的方式。此外,策展是一个研究过程,我想从我的行动中学习,从艺术家那里学习,从我工作的地方学习。


TT Takemoto, Looking for Jiro, 2011年,摄影/Maxwell Leung, 第15届光州双年展美国馆展出作品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光州双年展基金会

Shannon Te Ao, Ia rā, ia rā (rere runga, rere raro) - Everyday (I fly high, I fly low), 2021年,第15届光州双年展新西兰馆展出作品,2024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Coastal Signs与光州双年展基金会

Q:使用声音作为主要展示媒介的趋势似乎也正在显现,比如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德国馆,以及上海西岸美术馆正与蓬皮杜艺术中心合作呈现的展览,其中也有此次参与双年展的艺术家艾梅卡·奥格博(Emeka Ogboh),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此刻与20世纪90年代的激浪派运动(fluxus)有什么相似或不同之处?


A: 声音在视觉艺术中一直存在,至少从20世纪初开始,但我们可以追溯到更早。改变的是艺术家使用它的方式,声音如何影响艺术家,或他们如何将其纳入创作和思考之中。我对声音的侵入性特征感兴趣,你可以闭上眼睛,但不能关上耳朵。你可以看到有人在看一幅画,但你听不到有人在听…… 对本届光州双年展而言,我更多地关注声音和视觉形式之间的等值关系(equivalences),可以参考德国物理学家恩斯特·克拉德尼(Ernst Chladni)在两个世纪前的发现——当声音振动传递到覆盖有细沙的金属板上时,会产生不变的几何图案。他奠定了音流学(cymatics)的基础,这是一种用于可视化声波的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此次双年展涉及的是一种翻译,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的表现形式。


Marina Rosenfeld, 《µ》, 2024年,第15届光州双年展现场,2024年,EMPAC - Curtis R. Priem Experimental Media and Performing Arts Center at Renn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与光州双年展共同委任作品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光州双年展基金会

Jayi Kim, 《Skill of R & R ver. Urban Farmer(re-member)》, 2024年,第15届光州双年展现场,2024年,光州双年展委任作品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光州双年展基金会

Q:此次选择艺术家的过程是怎样的?您是如何与本地的艺术家和社群建立合作的?


A: 本届双年展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展览大厅的主要部分,另一个是在杨林洞(Yangnim)历史街区,各种装置或声音作品被置于其中多样的场馆中,包括一个旧警署和一些艺术家工作室。在这个社区里,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社群,并和他们进行了紧密的合作。并且,光州本地的艺术家提案了一些参与性项目,比如金佳怡(Jayi Kim,音)和金炯锡(Hyeongsuk Kim,音),展现了当地艺术界的活力。


王裕言,《Green Grey Black Brown》, 2024年,第15届光州双年展现场,2024年,光州双年展委任作品

程新皓,《叠层与漂砾》,2023-2024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庞门正道  ·  准备好上班了吗?
2 天前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五日
昨天
庞门正道  ·  21张剪纸,剪出来的全是震撼~
5 天前
字体设计  ·  招福万来,夜间飞行
1 周前
国际家居  ·  比利时极简设计,朴实无华
4 天前
国际家居  ·  比利时极简设计,朴实无华
4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