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关的到来,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入了活跃期,
各种犯罪手法花样翻新、层出不穷,
令不少群众蒙受经济损失。
今年10月份以来,
广东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持续高发,
特别是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
等
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市尤为突出。
●作案手法:
多以办理贷款、冒充客服、婚恋交友(俗称“杀猪盘”)、刷单扫码、虚假购物等五类诈骗为主;
●主要侵害对象:
务工人员、服务人员和在校大学生。
作案人员利用借款人急于用钱的心理,
以先收取各种手续费再放款为理由骗取钱财
,“保险费、保证金、激活费/解冻费、验证费、服务费”,道道手续连番“轰炸”,最后钱没贷到,存款却没了。
作案人员
冒充网站客服主动来电
,告知网购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订单有误”“快递丢失”“误列入批发客户/代理商”等,需事主配合办理“退款理赔”或“取消业务”,经事主同意后,向事主发送“二维码”进行扫码“退款操作”,要求事主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验证码。同时,骗子则在后台实时获取事主的账号、密码、验证码,并自行进行操作,导致事主钱财损失。
诈骗团伙
在各类婚恋交友、社交、同性恋论坛等渠道物色潜在对象
,
通过利用受害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骗取信任,待时机成熟后,诱骗受害者参与虚假赌博网站或投资平台
,甚至要求事主通过网络贷款进行赌博和投资,直至将受害者财物骗光后便拉黑事主。
作案人员针对事主希望省时省力、急需赚钱的心理,
发布刷单赚钱的信息,引诱学生、家庭妇女等无收入或收入不稳定人群上当
。当事主被骗开始刷单时,骗子往往会先返还一笔小额资金以获取事主信任,后续加价又加量,要求事主连续刷好几单后才能返还本金和佣金,事主为了返回本金,往往投入大额资金,便被骗子拉黑。
诈骗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发布虚假购物图片,受害人下单转账后,
犯罪分子不发货或者发送砖头、废纸等价值明显低于所购商品的物品
,然后将受害人从微信好友中删除或者拉黑。
11月30日,广州反诈中心预警
发现增城区一位群众疑似遭遇电话诈骗
,随即通知增城区反诈中心立即安排警力对该事主开展劝阻,但民警多次拨打事主电话联系一直无法接通。
接报后,增城区反诈中心立即分工合作,在安排人员继续拨打电话联系的同时,安排警力上门找人。民警在事主家中、走访邻居均未能找到事主的情况下,组织派出所在周边酒店、银行等多方寻找,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在某酒店
找到手里拿着一叠银行卡的事主
。
经了解,该事主当天多次接到陌生网络电话,
对方冒充某地公安局,声称事主身份信息被人盗用而欠款200多万元,不进行处理将会被公安机关抓捕
。事主当时十分担忧,一步步落入骗子的圈套……
民警找到预警事主时,
事主身上共带了11张信用卡金卡准备转账
。初步估算,民警帮助事主避免损失约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