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拉勾
拉勾网,专业的互联网领域招聘平台,专注于为互联网从业者提供更好的职业机会。海量诱人职位实时更新,薪资透明,拒绝面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岗位表格】在线文档持续更新:新闻媒体/内容 ... ·  17 小时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爱奇艺:微短剧主编 ·  17 小时前  
谷饶生活信息站  ·  【谷饶直聘】2月5号更新,谷饶人才求职招聘平 ... ·  昨天  
51HR派  ·  初五财神来报到,大财小财都入包!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拉勾

那个微信发“嗯”的人,已被踢出群聊

拉勾  · 公众号  · 求职  · 2019-06-27 12:28

正文

来源:槽值

ID:caozhi

白天在线社恐,深夜微博蹦迪,不知是多少人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社交网络拉远了人与人在现实中的距离,让人们只会在网上交流。


虽然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但网络无处不在的“潜规则”,也让人产生了诸多尴尬。


比如人们在工作时最讨厌的事情莫过于同事“收到消息不回复还发朋友圈”。


还有一些人,习惯用“哦哦”“嗯哼”结束未完成的对话,让别人想接话都不知道接什么,成为“话题终结者”。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在面对“敷衍”时,都能一个忍字为大。


有时候,回复有多冷淡,后果就有多严重。


前些天,有职员发了个帖子。

 

说自己只是回复了老板一个“嗯”,就被老板批评:


“和领导或客户都不要回复‘嗯’,这个是基本的微信礼仪。”


“嗯” / 职员发帖时提供截图


这位职员表示不能理解,感觉得不到尊重,准备辞职。


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 截图

 

潜台词很明显:大家都是出来混的,凭什么我要委屈自己惯着你?

 

可惜这一次,发帖者没得到大家的同情。


这么好的老板不珍惜,等啥呢 / 截图

 

有人说,老板这么做也是为他好,且不说老板之前就提醒过,这次也没严厉批评,只是合理提醒一下。


还有人说,老板没毛病,别人这么回我,我即使不会明说,也会在内心锤爆他的头。

 

相较于认为是老板太过玻璃心,更多人觉得是职员自己的锅。



微信聊天,满地都是雷


常常听到女生吐槽自己的男朋友:


“工作太辛苦,和男朋友倾诉了一下,结果他冷淡地回了一个'嗯',我是不是该分手了?


很多时候,从聊天字数可以看出一个人对谈话的重视程度。


放在职场上也如此。


在实行扁平化管理的公司,平易近人的领导可以忍受你开那么一两个无伤大雅的小玩笑。

 

不过在领导打的字数明显多于自己的情况下,回复一个“嗯”字,很可能就会触碰到了“职场禁忌”。

 

没有人会惯着你 / 微信评论截图

 

还有人,因在工作中发了一个“OK”的手势,被公司开除。


群里有人说:“这就是你的收到?收到回复收到,这点规矩不懂吗?”


发了一个表情被开除 / 截图


虽说这般不近人情的公司不要也罢,在工作中没必要低姿态做个“舔狗”。


但一句“收到”,包含了太多学问。


详细的回复,可以缩减时间和解释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简单来说,详略得当的复合句>条理清晰的简单句>精准的具体单词>敷衍的单个字。


比如,当领导问你“明天的行程是否安排好了?”


如果回复“明天的行程安排已经邮件发给您了,您看下如果我有忽略的地方,我马上进行补充。”  


相较于“嗯”,起码领导知道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而不是踹一脚动一步。


领导也可以在最快时间内,获取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


问啥答啥,要不是知道你是下属,还以为在和一个网络客服人员对话。


虽说每个人的语言习惯不同,想在职场上获得好印象,还是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嗯”和“嗯嗯”千差万别

 

“嗯”字成为职场用语雷区,其实跟语言学和心理学也有关系。


如果说“嗯”是冷淡的表现,“嗯嗯”显得相对温暖。


这是因为叠音激发了我们的婴儿图示——人们对具有婴儿特征的刺激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表征。


网上流传的段子“济南就可以了呗,还济南南”,让人产生一种萌感 / 网友视频截图


孩子在初学语言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使用叠声词进行强调。

 

同理,袜子就是“袜袜”/《学外语》优酷截图


如同马三立和张庆森在对口相声《学外语》里说的那样:


小孩说话学不明白,就会两个字两个字地往外蹦。

 

所以,聊天中回两个叠音字,让人感受不到攻击性,给人安全感。

 

小孩学不明白词就会下意识叠字/《学外语》优酷截图

 

反过来说,聊天中回复一个“嗯”,虽然简洁,也容易让人误解。


  • “没有人情味”


对方回复的字越少,你就越会觉得对方态度冷淡,对话题也没什么兴趣。


同样的道理,还有“哦”、“好吧”、“行吧”……


别人兴高采烈地跟你分享心情,这时回复一个“哦”,瞬间将话题推向终结。




尤其是对混迹网络的人来说,“哦”和“滚”有时直接划等号。


其次,字数越少,也是越“忙”的意思。


对于其他人表现自己“忙”,有时会产生一种奇怪的心理反应:

 

你忙,我不忙?


  • “高高在上”


在衡量自己忙不忙的时候,相当于把对方放到了跷跷板一端——如果对自己没什么价值的人,不忙也是忙;对自己有价值的人,再忙也是不忙。

 

忙的潜台词是:我的时间比你的时间更值钱,给人一种“我的地位比你高”的感觉。

 

在职场中,领导总是来做最后总结,不会长篇大论一条一条跟你捋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所以,回复一个“嗯”,会让人产生一种忙到不想理你的感觉。

 

你懒得搭理领导,领导怎么想?


  • “降低主观能动性”


在职场中,不同的角色之间通常存在补偿关系。

 

一般来说,高能力的人,往往更多展现自己的工作能力;


低能力的人,则要尽可能展现高热情,态度也要更积极。



作为下属,用“嗯”这个字来回复,就相当于将自己的低热情表现出来。


领导看到,即便表面不说,心中对你的印象分也可能会降低。



一个人是否成熟
就看他怎么聊天


好好说话,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争执和矛盾,缓和气氛,给人带来愉悦感。


当然也是高情商的一种表现。

 

前段时间小S在《我们是真正的朋友里》向阿雅吐露心声。

 

年过40岁,希望能有自己的作品,可电影不受好评,自己想做的事情一件也没有成功。


阿雅只用了一句话——“这个时代只会有一个徐熙娣”,就安抚了接近崩溃的小S。

 

好好说话是一种温柔 / 截图

 

同样一句话就能解场的还有贾玲。

 

《王牌对王牌》提问环节,姚晨被问到:“你的嘴变小了,你是不是整容了?”

 

女明星面对这种话题,一般都比较敏感。

 

贾玲迅速站出来:“你是不是说话尽量说收口音?就跟我有时候知道自己胖,一般都侧着站。”


简单的一句玩笑,瞬间缓解了现场的尴尬。

 

贾玲高情商救场姚晨 /《王牌对王牌》截图

 

会聊天,不仅是一个人的修养,也是一个人工作能力的体现。

 

电视剧《都挺好》里,蒙总病倒,苏明玉亲自到公司的二分厂找黄厂长向他分析现下情况。


虽然蒙总的病情还不明朗,但她保证无论如何,分厂的利益不会出一点损失。

 

苏明玉简单的反馈后,二厂长没了多余的担心。

 

有理有据,十分能让人信服 /《都挺好》截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