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子关系里,有一个大家常常讨论的话题,那就是 “过度控制”。有一类家长,他们一直走在孩子前面,准备随时替孩子解决问题、清除障碍,这类家长又被叫作“割草机父母”。
最近,官宣得子的钢琴家郎朗就告诉媒体,他不想变成这样的父母,他自己从小辗转外地学琴的时候,没少遭遇父亲控制性的教育,至今还有阴影。
心理学研究发现,“割草机父母”执迷于掌控孩子,这是一种跨越正常界限的行为,会大概率导致孩子的性格缺陷。
《如何为爱立界限》的作者,心理愈疗师梅洛迪·贝蒂认为,
身为父母,更好的作法是,明确与孩子相处的界限,尊重孩子,并带着爱意放手。
推荐阅读
▼
点击书封即可购买
在这方面,有一个故事特别打动我。
美国传奇作家西德尼·谢尔顿的一生充满光环,是世界最顶级的说故事高手,几乎每本小说都是出版不久就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全球有180个国家引进了他的作品,有51种不同语言的版本,全球总销量超过3亿册,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他在音乐、电影和电视三大舞台都获得了最高荣誉奖,分别是托尼奖、奥斯卡奖和艾美奖。但是,你一定没有想到,一个人拥有这么光彩夺目的人生,却在17岁的时候差点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
那一年是1934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家境贫寒的谢尔顿不得不辍学出去打工。那段时间,他心灰意冷,想到了自杀。他从打工的药房偷拿了安眠药,准备在家里没人的时候实施自杀计划。当谢尔顿正打算把药片送进嘴里的时候,正好被回家来拿东西的爸爸撞上了,谢尔顿就干脆承认,说自己准备自杀。
一阵沉默后,爸爸缓缓地说:“我不知道你一直这么不开心。”
谢尔顿决绝地说:“你没办法阻止我,你今天阻止了我,明天我还是会自杀。”
面对这样的情景,我相信,绝大部分父母都会惊慌失措,他们可能会愤怒,会质问,也可能会哭着哀求。但是,谢尔顿的爸爸没有这么做,他对谢尔顿说:“你的人生,你当然可以做主。不过如果不是特别着急,咱俩要不出去走走?外面冷,穿好外套,可别感冒。”这句话差一点就把谢尔顿逗笑了,但他依旧没有动摇自杀的念头。
父子俩在街道上并肩行走,谢尔顿说:“我想上大学,可是没有钱;我梦想成为一名作家,但是投的稿都被退了回来,我不想余生就这样悲惨地度过。等你离开以后,我会继续自杀。”
爸爸说:“孩子,你说你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作家。所以,在你看来,人生就像一本小说,对吗?小说的魅力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会是什么。”
欢迎转发金句卡到朋友圈
谢尔顿说:“我知道,我人生的下一页啥都没有。”
爸爸接着说:“小说中每一页都是不同的,都充满了惊喜,你不翻开看是不会知道的。如果你还是想自杀,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我真的不想看到你太早把书合上,因为这也许会让你错过人生最精彩的部分。”
谢尔顿觉得父亲的话有些道理,决定暂时搁置自己的自杀计划。后来,谢尔顿在回忆录中写道,也许我本来就不想自杀,是父亲的关心、支持和爱给了我更多活下去的勇气。
听完这个故事,你可能会庆幸谢尔顿的爸爸为世界挽救了一位文学巨匠。其实,拯救谢尔顿的关键,是
他的父亲能够坚守自己的界限,把孩子看作独立的生命来尊重,即便面对“自杀”这种极端选择,也能和孩子平等地对话,并带着爱意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推荐阅读
▼
点击书封即可购买
好,以上就是我为你分享的内容,其中包括了本期音频的金句卡片,欢迎你保存和转发,当然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精彩观点。
韩焱精选,明天见!
湛庐创始人韩焱老师将用专业出版人的视角,每天为你推荐一本好书。专栏将用一条音频,一段文字,解开你的阅读困扰。和你一起亲自阅读,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