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意读书
北大法意读书--在这里,有好书,有良友,有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法意读书

希拉里寄语拜登政府 | 发展经济,少打仗

法意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20-11-28 21: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者按

在世界各国屏息注目美国2020年大选结果之时,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外交事务》杂志刊文分析其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问题的思考:大幅变革现有的国防与军队体系,以及增加在基础研究、先进制造业和关键物资等方面的投入以恢复与强化美国国家实力。尽管希拉里创作此文的目的是抨击特朗普政府以及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拜登的竞选造势,但本文仍是美国传统精英以其职业政客身份做出的严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思考,其内容本身对于我们理解中美关系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当下的美国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中。国内疫情肆虐、种族暴力横行、医疗不平等问题触目惊心,技术与产业优势萎缩。国际关系上,美国的盟友体系矛盾不断,来自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压力巨大。希拉里认为,新冠危机正是促使美国汇聚力量、应对挑战的契机。她开出的药方是:在改革国防军队体系的同时加强研发投入,巩固美国在长远未来的实力基础。两条措施相辅相成,国防军队体系改革所引发的失业问题可由研发投入来弥补。


短视的现存体系

希拉里用“短视”一词来评价美国现有国家安全体系。首先,决策层在国家安全战略方面认识不足,在传统的洲际弹道导弹和地区动荡之外未能将网络攻击、碳排放、病毒、网络宣传、供应链转移等非传统威胁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特朗普政府大幅裁撤、合并了奥巴马时期由希拉里牵头建立的病毒、疾病监测与防护机构,导致了美国当前灾难性的防疫困局。特朗普政府在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错误同样显著。


希拉里寄语拜登政府


更严重的是,问题并不止于特朗普政府的过错,两党采取的经济政策都在逐渐削弱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产业,促使供应链向海外转移。这些失败的经济政策已经威胁到了国家安全,因此民主党人应当团结起来抵制共和党人的政策。在对外政策方面,特朗普政府以简单的冷战意识形态来应对复杂挑战,国务卿蓬佩奥是其典型代表。如今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网络方面的挑战与苏联的传统军事威胁完全不同,采用过时的战略完全无助于应对新冠疫情、气候变化这样的共同挑战。


美国外交政策的过度军事化使人想起了艾森豪威尔总统曾经警告过的“军工复合体”。右翼意识形态主导下的不断膨胀的国防开支挤占了内政部门的资源,导致国内基础设施和研发支出持续萎缩。


然而变革现存体系又是异常艰难的。 国防部延续着冷战时代的扩军政策,形成了一种顽固的路径依赖,显然无法妥当应对中国的挑战。 当军事采购与就业岗位和经济影响挂钩时,推动体系变革便会遭遇来自国防部、国会内部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巨大阻力,多年从政的希拉里对此深有体会。


更加明智的国防预算策略

变革遭遇的阻力并非新鲜事,但变革已迫在眉睫,国防部必须采取与应对冷战和恐怖主义完全不同的国家安全战略。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快速淘汰旧体系并创造出许多国家试图把握的全新机会。另一方面,来自东亚的挑战尤为严峻。在军事上,中国以相对低廉的成本发展出了更加有效的反拒止武器系统(如反舰导弹等),对美国航母舰队构成了非对称威胁。比军事压力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凭借在全世界投资基础设施的方式扩大其经济与外交影响力,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和外交人员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而这正是中国挑战不同于苏联的地方。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正在以其糟糕的管理能力削弱国防部的实力。


国防军事体系现代化是应对全新挑战的核心,其着力点是国防预算体系改革。退役现有武器系统将会在未来数十年内节省出数千亿美元,但具体如何削减则需要国家安全战略顶层设计以及具有清醒头脑和强大执行力的总统班底。预算削减的目标是应对技术先进的敌国所带来的非对称威胁。例如,美国海军应打造快速维护体系(针对航母舰队)和新型潜艇部队来应对反舰导弹的威胁;美国空军应削减F-35战斗机的数量并以B-21战略轰炸机取而代之,同时与中俄两国军队做好沟通以防止两国将远程常规打击误判为核打击;美国陆军应摒弃重装思维,以先进的情报技术与智能系统代替臃肿的装备。在常规武器之外,应削减老旧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遵循“新而精”的原则打造核武库,同时与中俄两国推进核军控条约谈判。在外交方面,美国的同盟体系是中俄都不具备的宝贵资源,是美国向全世界投送力量的基础。特朗普威胁北约成员取消军事保护、分摊军费的做法使美国的同盟体系出现了裂痕,必须修复美国同盟体系才能强化美国的军事地位。


美国海军


国内重建

在上述军事战略之外,希拉里还主张重建美国的产业与技术实力。美国萎缩的工业产能与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不足导致美国在许多方面依赖于中国,这对美国应对未来危机是极为不利的。


具体而言,美国应像前任副总统拜登所倡导的一样,在基础研究与高端制造领域加大投入,带动国内关键领域产能提升,巩固供应链安全,扩大战略物资储备。在关键产业与资源方面,应通过贸易管制措施保持美国对制药、5G网络、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的控制。在基础研究与高端制造领域的大规模投入虽然很昂贵,但其长远回报巨大,不仅能显著拉动GDP增长,还能创造上千万就业岗位。


希拉里认为,军事现代化与国内复兴两大议程应当进行融合。淘汰陈旧的武器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经济动荡,但新能源、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与经济产值远远超过军费开支所能创造的价值。美国政府应当帮助军事工业所在地区的高素质工人逐渐向高端制造转型,她曾经主导俄亥俄等地的制造业基地实现转型的例子证明该路径是可行的。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顶层的领导力。没有人比拜登更适合担任美国总统一职,其从政经验、军队服役经历、底层工作业绩使其远远胜于毫无经验、远见与同理心的特朗普。在当前的危机之下,美国应跳出当下困境的桎梏,变革其国家安全战略,巩固美国国家实力的基础。

(段阳蕃 编译)

段阳蕃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6级法律硕士,法意读书编译组成员,现任职于中成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合规部,渴望与朋友们一起探索未知的边界。

观点评论

本文发表于2020美国大选前夕这一微妙时刻,特殊的背景决定了其特殊的目的:为民主党选举造势。就其内容而言,本文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美国社会的深层问题,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批判了特朗普政府的短视政策,提出了较为可行的政策主张。然而正如希拉里所认识到的,执行这样的长远战略需要非凡的领导才能。如果特朗普连任成功,民主党所代表的与特朗普截然相反的政治议程显然是一纸空文。即使拜登顺利当选,当前党争激烈的政治环境以及保守派占优的联邦最高法院仍然为其政治议程的推进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无论2020美国总统大选结局如何,中国都应当保持自身的战略定力,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国际格局的重大不确定性。


技术编辑:韩    正

责任编辑:徐梦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