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句台词你心里是不是出现了一个确定的名字?
这样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一个人,确定和他在一起的时候胜过和任何人在一起时的开心,见到那张脸心里就能腾起一阵暖意,他做的任何事都合你心意,他就像一把钥匙插进锁槽和你的匹配度100%。他喜欢你收藏的歌单,吃火锅时点的涮菜刚好是你爱的那几样,喜欢在傍晚六点三十分以后去散步。。。这一切和你的喜好完全吻合,志趣相投三观一致,他是你的soulmate,你们相见恨晚,一天24小时用来相处都不够,他是你明天的太阳充满了希望。
这样的人,一生也许只会出现一次。
但是他不一定会在正确的时间里出现。
很多人都说这是一部为婚外情洗白的电影,我觉得有这种想法的人和看了《前任3》跑回去去找前任的人一样愚不可及,活该变前任活该被出轨。
据说《廊桥遗梦》上映的时候引发一阵离婚潮,也许是有人明白婚姻不该将就,他不知柴米油盐贵却还吐槽你饭菜做的不够好吃,他从来就不懂你;也许是有人一时冲动被欲望冲昏头脑,以为遇到了“一生只有一次的确切的爱”,迅速被短暂的热情所击溃然后马上翻脸离婚,奔赴“真爱”义无反顾。
真爱确实难得,所以真爱也难辨真伪。
《廊桥遗梦》之所以能成为巨作,不是没有道理的,无数人想违背道德希望男女主能一起离开让这对有情人成为眷属,然而女主的意志力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坚定,导演伊斯特伍德在我们脑子里写了两个巨大的字“遗憾”!每个看完电影的人无不扼腕叹息,恨不得咬紧嘴唇打破屏幕冲进电影里替女主拉开车门让她走,她的纠结从用力的指关节中表现的真真切切,她心里清楚只要她拧开车门向身后的那个人走去,她就可以过上自己理想的一生,但是她没有,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家庭。
我喜欢一切有细节的事物,就像伊斯特伍德拍摄《廊桥遗梦》的手法一样,他从弗朗西斯卡听音乐的品味中、光脚的习惯里和迎风解袍的解放中表现出这是一个有自我想法却深受家庭禁锢的女人,但是育有一双儿女的她并不渴望被理解,在她独处的时间里依然能够做回本真,这种在家庭和自我中做出的调解她早就接受。
当男主以问路人的角色进入女主的生活里,在某个平静的午后带着意外的爱情来了,他欣赏她的一切,她喜欢的电台频道、她的裙子、她站在桥上羞涩的少女微笑他通通喜欢,女主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温柔的爱情,第一次有人这么懂她,她享受其中并知足。
“真爱的最大功德,是让你成为你自己”。
和很多婚后的女人一样,遇到这样的男人总会有要和他一起仗剑走天涯的冲动,女主也是,她确定这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爱”,要是错过就永远的错过,但是面对家庭,面对丈夫和孩子,她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责任心还是无法被眼前的爱情磨灭,原本打算循规蹈矩在这个小镇上潦草过完一生,可是现在有改变现状的机会,唯一能懂她的男人想要带她离开,走还不是不走,人生的选择就在于此。
每个人都想嫁给爱情,谁也不愿意在婚姻里将就,可是总有先来后到,当一切已成定局她不能弃家庭于不顾,老实憨厚的丈夫和她相敬如宾,一双儿女懂事孝顺,她无法抛弃这一切自私的去过自己的人生。在这个小镇上,一丁点的家丑就会被人作为谈资耻笑多年,她不能,不能就应该唐突的离开,留下是最好的选择。
我觉得这部电影并不是促使已婚人士毅然决然地离婚去寻找真爱,反而是一本婚姻教科书,家庭的责任感在女主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确实是爱啊,确实是人生唯一的爱,但是已婚多年的她要考虑到整个家庭以及无辜的丈夫,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所以不该承受任何后果。
最终她还是留下了,没有走向大雨里的那个男人,继续尽职尽责扮演自己的角色。
在生命的最后,她在信中交代儿女们
“人生多美好,今生要做令自己开心的事”
,真正做到不枉此生真的很难,尽力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完这一生吧,无论是人生伴侣、朋友、工作,还是一顿晚餐、一部电影,不要得过且过,被驯服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不能拥有最好的结果至少也不要让它变成最坏。
别忘了点赞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