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今日头条“挖角”300知乎大V的传闻很闹腾,激起很多的争论。我之前也收到过头条那边的邀请,不过略作考虑后,婉拒了。
钱少当然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我想了想,这件事对我作为一个写作者的护城河构建,并没有什么帮助。当一件事,既能赚钱,又有助构建我的护城河时,我会乐意去做;如果一件事只是在消耗我的时间,用时间换钱的时候,我就会考虑这钱到底抵不抵得上我的时间成本。而我的时间,我自己觉得太贵了。
巴菲特喜欢用“护城河”的理论来评估一家公司是否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屹立不倒,一个在目前的知识大潮下的创作者,也应考虑,如果建立自己的护城河,维护个人价值的长期性和不可替代性。
知识创作者的护城河主要包括他为自己稳定的、高质量的创作所构建的系统。
写作者据说是拖延症最高发的群体,因为他们常常会被过高的压力和文思枯竭所击倒。但是如果你有一个支撑你的创作的系统,就很不一样了。这个系统应该包括:
1.主题
。也就是你欲意回答的大问题,或者一个特定的钻研领域。
2.哲学观
。你对这个主题的最核心的看法,上层建筑,用以统领所有的相关信息和素材,隐藏在你所有作品的内部。
3.素材来源
。多元而稳定的素材来源,能源源不断地给你灵感,为你的作品提供组件,最好包括独特性地、少有人知的素材渠道。
4.方法论
。你如何组织和理解素材,如何分析问题和案例,如何加工和表现的一整套方法。
5.表达技巧和风格
。你要在表达的技巧上提升水准,并努力形成稳定的风格,知识往往是枯燥的,而卓越的表达技巧和风格能构建你的独特竞争力。
以上这五个部分,是一件东西的不同方面,它们是汇聚的,而不是发散的。一个写作者特别需要提防的,是自己被碎片化、被肢解。
见到什么问题就答,见到什么热点都插一脚,固然能一逞口舌之快,并赢得一定的关注度,但对你的系统并没有什么益处。你的写作,必须是聚焦的,你必须首先对一个主题有超越了绝大多数人的见解之后,你的文字才有长久的价值,而你只有建立一个我所说的系统,你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具有长久价值的文字或者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