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EO智库
中国商界第一领袖社群,百万级CEO人脉圈子,商业管理第一号,商业、商学、商道、商圈,尽在CEO智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新逻辑  ·  华为 “奖金体系” 是如何设计的? ·  2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带领谷歌10年营收翻数百倍,谷歌前CEO做对 ... ·  2 天前  
高绩效HR  ·  AI赋能人力资源实战应用:AI如何帮助HR ... ·  2 天前  
薪人薪事企小薪  ·  我叫个税,我变了!11月1日起,这是我最新最 ... ·  5 天前  
人力资源分享汇  ·  老板的冷落与疏离。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CEO智库

下一个谷歌会不会是它?2年8轮融资,最高4.5亿美金,行业第一,而创始人却是个90后!

CEO智库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3-12 19:46

正文

关注后回复 礼包 免费领取【8G总裁班视频+100本经管畅销书】 

◈作者: 徐立 

◈来源: 营销头版(id:mkt2000) 


下一个谷歌,肯定不会是BAT

但很有可能是它!



2年完成8轮融资,

D轮更是以4.5亿美元的融资额,

创共享单车单笔最融资记录;


D轮前融资情况


目前,已连接单车数量超过100万,

注册用户数超过2000万;

51.2%的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一;

为用户累计提供出行服务超过3亿次;

它就是共享单车市场的独角兽:ofo


而ofo背后的掌门人

却是一个只有26岁的90后,曾是北大学生会的主席!

戴威


这位创始人兼CEO雄心勃勃地说:

“终有一天,我们的ofo会和Google一样,影响世界。”


北大毕业后支教,顺势萌发骑行创业


100万烧完只剩400块和个别嚣张叛逆的90后不同,外表温和儒雅的戴威,性格却是敢想敢闯敢做。戴威在大学毕业后,没有像大多数人按部就班一样投入社会工作,而是选择去青海一个偏僻的镇上支教。


因为支教地区条件很差,戴威和其它支教伙伴只好在周末的时候,骑车到县里改善伙食。自行车成为了他无比重要的交通工具。


正是这段支教的经历,让戴威产生了很大的感悟,“骑行是一种最好的了解世界的方式。”


于是,他决心开始创业,做骑行旅游。2014年年底,戴威顺利拿到了100万天使投资,开始他的ofo事业。为了增加用户,ofo推出了扫码送脉动的推广,虽然粉丝数上来了,但并没有带来实际订单。


100万很快就被烧完,公司账面上只剩下400块,员工工资都快发不出来,戴威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为了解决资本问题,他跑遍了北京三四十个投资机构,希望能拿到投资,但事实是,没有人看好这个项目。


让戴威更受打击的是,当时是整个资本市场特别火热的时候,所有人都在融钱。唯独ofo没有人投。没办法,裁员、关闭和租车店的所有合作,成了戴威无奈的选择。



背负600万债,仍坚持着梦想


尽管戴威和ofo团队在前8个月的时间里一直在摸索、努力,但是结果很遗憾!是动摇放弃?还是继续坚持?


戴威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他要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东西。况且,创业的因子早就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他不断总结原因,思考着什么才是用户的真实需求。毕竟,创业不是一时热血可以成就的。


这时候,戴威想起自己大学4年丢了5辆自行车的经历,自行车共享的概念在他的脑海中灵感突现。他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出门看到车就可以骑,骑到哪放下就可以不管了,随时随地有车骑。正是这个非常简单的出发点,戴威决定改变ofo原来的骑行定位,转型做共享单车!


找到新方向后,融资又是一个难题。没人相信这个项目,戴威只好硬着头皮找到之前那位天使投资人,没想到对方说:“虽然我不太看好你这个自行车共享,但经历了失败,你们的团队也有了成长,我给你钱。”


后来,戴威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如果没有这100万,ofo根本就不会发展起来。除了这关键性的100万,加上之后陆续融资的500万,ofo当时一共背负着600万的债,整个团队都倍感压力。


15个月6轮融资,ofo爆发性成长


由于整个2015年几乎都是在借钱中度过的,戴威对融资这件事已经失去了信心。


然而2016年1月29日,极富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一个主动上门的“投资人”电话打了进来。正当戴威怀疑对方是骗子想要拒绝的时候,对方竟然约定了见面时间和地点。


抱着试试的态度,戴威发现投资人竟然是金沙江创投。在他给投资人分析了市场的规模和未来的成长空间后,ofo成功获得金沙江创投的A轮融资,改变了之前困扰已久的融资困境。


随后,ofo向北京20多所高校加速扩展,同时逐步向武汉、上海等南方城市拓展。但订单量却没有明显增长。戴威用减少单车数量投放的方式,似乎效果也并不明显。


焦虑的他决定调整投放策略,采取向少数学校集中投放、单双号政策等措施,让ofo订单疯狂上涨。ofo火了!


然而,订单数量的猛增也挑战着服务器的承载能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戴威经常陪技术一起通宵奋战,将整个后台的架构全部重写一遍,终于扛住了40万单的峰值。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戴威经常把这句口头禅挂在嘴边。


正是这种正能量精神,让ofo能够在上线15个月融资了6轮。在资本市场最寒冷的日子里面,ofo和ofo人却一直在不停的坚持往前跑。



一群人的骑行,才能骑的更远


你想走得更远,你想骑得更快,那你就需要不断使劲往前蹬。


戴威觉得,创业更像是一群人的骑行,这样才能骑的更远。


他似乎天生有一种“合并梦想”的本事,以自身的强大磁性吸引、聚拢一群具有相同追求的人。


在2015年ofo转型的时候,同为创始人的张巳丁对共享单车的设想不谋而合,薛鼎更是极力支持。


当时,薛鼎正带着团队以“自负盈亏,总部不用管”的决心,试图把环青海湖项目做到极致。当他用了一个月时间把沿青海湖所有的民宿、餐厅、自行车店、保障车、应急救援全谈下来,最终把价格压到4天环湖游299元的时候,戴威一个转战共享单车的电话,让他毫不犹豫放弃青海湖项目的成果,带领兄弟回到ofo大本营,重新再来。


而“Uber全球最年轻的区域总经理”、负责中国优步30个城市的业务的张严琪,也加入了ofo的阵营,并带来了优步的老同事们,“有运营、法务、战略,还有以前Uber最大城市的总经理。”


问及原因,张严琪说:“创始团队的理念很专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是我很认同的;戴威对数字很敏感,所有商业决定都是数字驱动的。”


至此,5个有着同样梦想的年轻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终有一天,ofo会和google一样影响世界


成功者,总是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面对竞争对手摩拜在2016年8月在北京的投放,戴威立即调整最初想要“做到2000个学校再做城市”的策略,刺激着ofo加快走出校园。但是,进城市的方式也不能盲目冲进去,必须得先测试,经数据反映良好,才开始正式进城。


资源配置方面,戴威擅长造车的飞鸽、凤凰帮忙造车,让擅长通信技术的华为、电信牵手布局物联网,推动ofo共享单车在供应链端、核心技术方面,形成更核心的竞争力。


戴威始终强调,ofo目标明确:“不做自行车的生产者,而是做自行车的搬运工。”和其他竞争对手最大的不同,ofo始终致力于连接车,希望用户把自己的自行车拿出来共享使用。


他希望,未来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每个人都可以通过ofo获得更便捷的出行服务。


由“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一公里”,是ofo的愿景,更是戴威的愿景。



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电话:18664516686,商务合作请加QQ:453658296


“今日头报 ”必备微信号 

营销头版

微信号:

mkt2000



推荐理由:全国运营最早的营销媒体,领先的互联网数字营销交流平台,专注于互联网、电商、零售等行业的创新创业、品牌案例、营销创意、广告传播研究,每日提供最权威的营销头条资讯!


▼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