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道学
普及道学、弘传道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墨香中华  ·  中秋,给你说说《中秋帖》的传奇故事! ·  4 天前  
墨香中华  ·  小漫画:中秋快乐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道学

走进钦安殿,朝礼真武帝丨精雕细琢 匠心独运:细品钦安殿的溜金斗拱

腾讯道学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3-21 16:26

正文


整体上端详钦安殿的主体结构:下层檐施重昂五踩溜金斗栱,上层檐施单翘重昂七踩斗栱。要想真正看到下檐溜金斗栱的全貌,还要进入到复原后的抱厦屋内。


文/刘畅


循道教之道,建一座木结构的殿堂,或许比在那遥远山巅上修建熠熠生辉的金殿更具超脱凡尘的心境。只不过帝王的心中终究是凡尘,因此殿堂要有殿堂的规格,斗栱要有斗栱的制度,彩画要有彩画的等级,石雕要有石雕的主题。


钦安殿外景


理解规格制度,靠的是见识。把御花园中的钦安殿拿来与众多明初的敕建道教殿宇比较,面阔、进深、重檐形式仿佛并不奇绝,唯独其重檐盝顶屋面,以及盝顶上安设的宝顶,不仅是紫禁城中仅有,在各地“同侪”中也难以找到。针对奇绝的讨论固然重要,进一步高屋建瓴的宏观假说便是要考察数千年制度的演变,揣测帝王的内心。这需要更厚积薄发的研究,远远超出笔者的功力,因而不是本文的主题。不过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从细微之处入手,也换一个对象,看看更贴近我们的匠人,或可“一叶知秋”。


来端详钦安殿的溜金斗栱吧。


“溜金”不是“镏金”


如果拜访太庙或是大内奉先殿,确实可以看到镏满金的木质斗栱——那是纯然的贴金做法。然而,虽然太庙和奉先殿这两处的斗栱都是溜金斗栱,但是所谓溜金斗栱却不是指表面都贴满金箱的斗栱,反而和“镏金”没有丁点儿关系,而是专指长着一组大尾巴,上彻屋内,直达金檩之下的那种斗栱。在匠人的词典里,“金”就是“从外向里数,靠里”的意思,近乎“进”字。


举两个例子:承托屋檐的挑檐檩和斗栱正心上方的正心檁构成“檐步”,正心檩和再往里承托屋架的下金檩构成“金步”;大殿外围的立柱叫做檐柱,檐柱里边的那一圈立柱则叫做“金柱”。因此,所谓“溜金斗栱”,就是指那种不仅是由水平构件叠垒,而且有斜向构件联系内部屋架的斗栱。这类斜向构件往往被称作“挑斡”。这类斗栱无论在制作上还是在设计上难度都更大些。时至今日,无论是溜金斗栱的关键技术问题,还是什么样的建筑采用溜金斗栱的问题,都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钦安殿内下檐溜金斗拱


整体上端详钦安殿的主体结构:下层檐施重昂五踩溜金斗栱,上层檐施单翘重昂七踩斗栱。要想真正看到下檐溜金斗栱的全貌,还要进入到复原后的抱厦屋内。这里既避开了屋檐下罘罳(设在屋檐下防止鸟雀筑巢的金属网)的遮挡,又可以在大门内外反复观察对比斗栱内外做法及其之间的联系。


详细记录溜金斗栱内外不同做法的常用技术手段包括摄影测量和三维激光扫描:前者有时受制于光线,而且由于自身数据来源是照片,因此没有直接的尺度信息;后者则采用激光测距的原理,把测量对象表面信息转化成一层由点组成的“云”,每个点都可以空间定位,并可以附上色彩等其他信息。于是,我们就可以得到一张钦安殿内下檐溜金斗栱三维激光扫描影像图像。


钦安殿内下檐溜金斗拱三维激光扫描影像图像


在“点云”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轻易、更准确地端详木结构的变形,测量那些难以捕捉的细节。“点云”素材多了,我们也就可以更自信、更深刻地讲出各个案例之间的异同、设计因地制宜的匠心、匠作官式私法的流派。


回过头来,我们需要再找一些参考。考诸北宋的《营造法式》中存在与溜金斗栱相似的“下昂造”,清代的《工程做法》中却并没有说明其到底与普通的翘昂斗栱有什么区别。可“溜金斗栱”这个名头在匠作行当内是响当当的。清人江藻撰写的《太和殿纪事》记载了康熙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年)太和殿的重修工程,里面就说“太和殿一座计九间……吾(应是“吴”的讹误,“吴殿”即“庑殿”的宋式叫法)殿重檐,溜金斗科,上檐单窍三昂,下檐单窍重昂”。这里“斗科”是清代对斗栱的常用称谓。值得注意的是,太和殿标准的“溜金斗科”用在下檐,是一个单翘重昂的七踩斗栱,比钦安殿的要高一个级别;而太和殿上层的斗栱九踩,只于后尾安设挑斡二根,比钦安殿的七踩斗栱也高一个级别,并且多了挑斡的设计。


太和殿上下檐溜金斗栱样图

钦安殿上下檐溜金斗栱样图

神武门上下檐溜金斗栱样图


同为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建筑,神武门门楼也使用了溜金斗栱,而且上下层檐都是。从规格上讲,神武门与钦安殿的斗栱最接近,下层是单翘单昂五踩斗栱,上层是单翘重昂七踩斗栱。翘昂组合稍有差异天花之上,神武门上层依然溜金,而钦安殿则或者是由于用了盝顶的关系,上层斗栱未用挑斡


溜金斗栱虽然没有镏金,但几乎就是高规格建筑的标志。木头依然是木头,含义则大大不同了。

溜金的两头


不妨端详得再仔细些。用当代学者根据清工部《工程做法》卷二十八绘制的清式溜金斗栱来作对比,二者是非常相似的。而真正的启发,总是来自于不厌其烦的对比。


先说总体的样式差异:

其一,斗栱外拽——室外部分,钦安殿用了两根昂嘴,而更为常见的斗栱往往采用一翘加一昂的组合。虽然不知道在形制决策者的心目中是否用昂越多地位越崇高,但是无疑在匠人眼中用昂越多物料人工都要越费。


其二,斗栱内拽——室内部分,钦安殿的挑斡末端并无栌斗支撑。挑斡相关的装饰构件数量和形式与《工程做法》中对应的屋架和山面攒当(斗栱间距)设计略有出入。


钦安殿内下檐溜金斗拱与当代学者所绘溜金斗拱(左下)对比图


再说微观一些的不同,并贯通前后两端进行观察:


其一,二者昂嘴斜度不同。《工程做法》所记载的相对缓和,钦安殿的峻急一些。相应的如果使用一块木料制作,则前者略省,后者略费。


其二,钦安殿溜金斗栱木构表面覆盖彩画,无法窥见内部构造交接关系。有趣的是,如果沿着挑斡构件画一系列的延长线,恰好可以把整个下昂伸出部分包含进去,尽管下昂斜度与之不同。换句话说,可能存在与现有测绘图纸不同的设计,即后尾和前出由一根木料制作,倾斜放置,从而大大节省物料。


神武门下檐溜金斗栱样图


对于彩画掩盖下的细节构造,我们不好妄下断言,但是“连做斜置”的做法在明代溜金斗栱中是最为普遍的。郭华瑜教授曾经汇总明代溜金斗栱主要特征构件(其中包括昂嘴、折线形斜杆、多重挑幹叠置、覆莲销及菊花头、六分头和三福云的使用),在这些特征构件和做法中,隐蔽在彩画之下,无法准确制图解读的,是折线形斜杆的“折点”。郭华瑜先生关于“折点”位置的论述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随着斗栱后尾挑斡数量的不断增加,各斜杆的折点却并不一致……明代后期斗栱上部的耍头、撑头木后尾仍以挑檐桁位置为折点,而下部的各斜杆则逐渐将折点定于正心枋一线。”(郭华瑜《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而采用首尾贯通的真昂,也被认为是明代“经常继续使用”,但在清代溜金斗栱中是“难觅”的。


直观起见,我们可以找到神武门门楼溜金斗栱再作参照,或者稍微远一点,把故宫英华殿的溜金斗栱实测图和三维激光扫描点云当作参照。


英华殿的溜金斗栱详图和三维激光扫描影像


昂嘴斜度问题虽小,意义却非常深刻。昂身可能贯穿前后,但昂嘴略有缓和的斜率与挑斡斜率不同,这说明当时匠人的心中已经从那些并不溜金的斗栱中假昂的样式中提取了些许节省物料的算计。


挑斡斜度设计又继承自什么传统?或是有什么关于结构关系尺度的考虑呢?请再给研究者一些时间吧。

溜金斗栱的使用


溜金斗栱,如此费尽心机,如此制作精细,到底会被用在什么样的建筑之中呢?


古老的《营造法式》中记载的下昂造斗栱是溜金斗栱的前身。《营造法式》没有明确说明什么建筑使用下昂造,所幸《营造法式》图样中还是透露了一些线索。和“溜金斗栱”问题最有关联的图样有五幅,图样中柱头铺作在左,补间铺作在右。它们分别是:


殿堂等八铺作,副阶六铺作,双槽,斗底槽准此,下双槽同,草架侧样第十一;殿堂等七铺作,副阶五铺作,双槽草架侧样第十二;殿堂等五铺作,副阶四铺作,双槽草架侧样第十三;殿堂等六铺作分心槽草架侧样第十厅堂造,八架椽屋乳柎对六椽柎用三柱。

《营造法式》第三十一卷


图纸上标注的小字说得清楚,那些至少殿身部分需要做顶棚的重檐大殿们,除了做成插昂的四铺作,无论上下层檐,都要做成出真昂的斗栱。典型的案例包括:那座最高等级的“八铺作”,图纸小字描述斗栱规格有“殿身外转八铺作,重栱,出双杪三下昂,里转六铺作,重栱,出三杪”、“副阶外转六铺作,重栱,出单杪两下昂,里转五铺作出双杪”,都是昂尾挑斡于后的做法.,还有那座单层屋檐、可能常用作大门的殿屋,采用的是六铺作,“重栱,出单杪两下昂,里转五铺作,出两杪”,虽不见吊顶,但见斗栱后尾上彻屋内;再有,“厅堂等自十架椽至四架椽间缝内用梁柱”之中各类屋架几乎俱用四铺作,唯独“八架椽屋乳柎对六椽柎用三柱”中使用了单杪双下昂六铺作,昂尾挑斡明明白白。


也许我们可以推测:北宋时期,官式建筑下昂造斗栱使用得非常广泛,一直贯彻到那些重檐大殿、重要的单檐大殿和殿式门座、重要的厅堂建筑。时至明代紫禁城,尽管普通的翘昂斗栱已经成为木结构的主角,但宫殿建筑在形式规格上仍然不能逊色于旧制,“溜金斗栱”于是得以大行其道。通观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太和殿、神武门和钦安殿,如果说重檐大殿主体殿身在天花遮挡之下可以将溜金斗栱大大简化,甚至在钦安殿盝顶结构这一类特殊案例中可以不予使用的话,那么在旧称“副阶周匝”(指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的下檐,溜金斗栱后尾的装饰作用则得到了充分的突显,也暗示其对古制的尊崇。(编辑:忆慈)


声明

1.本文由腾讯道学编辑整理,图文均来源于刊物《紫禁城》,故宫出版社出版,2015年5月号,总第244期。如喜欢本文欢迎转载,但请务必请注明作者与文章出处。

2.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3.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