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到中国访问,在上海落地后还不到8个小时,拜登就签署了要求把TikTok从其母公司字节跳动强制剥离的法案。
此举意味着字节之前在法律层面的各种努力与两国在政府层面的交涉统统作废,虽然剥离时间从165天延长到270天,如果总统觉得剥离有进展还可以再延长90天,把终极摊牌时间推到了美国大选之后,但是就结果而言,已经没有什么回旋余地。
此前,尽管美国参众两院已经通过了法案,拜登也承诺说一旦两院通过会立即签署成法,仍有不少“专家”及观察人士认为,考虑到布林肯马上访华,再加上法案可能对更广泛的中美关系造成冲击,在中方交涉下,拜登至少会推迟签署。现在看,这些相对乐观的分预测全部错误,拜登连一天都没等,甚至连布林肯正在中国访问都不顾,立刻签署了法案!
面对这赤裸裸的威胁与挑战,可想而知,布林肯接下来两天的行程会是什么待遇,会不会看到好脸色。
布林肯启程前,分析他这趟行程时,我举了中国古代对立双方信使交来时,其中一方总是以热鼎油锅迎使以作谈判筹码的典故,来说明中美关系目前的玄妙之处。
老拜登现在是等不得中方烧热油锅,就先把他的国务卿布林肯先生扔进了油锅!
布林肯这趟到中国访问,我的同事郑真昨天在“香港01”专栏写了篇文章,分析了他到访的四大目的,包括:
进一步顺势而为捆绑中俄,分裂中欧关系;
制裁中资银行,挑起金融战开端,借助自身强大的经济金融实力向中国施压;
在稳定乌克兰作战信心的同时将问题矛头转向中国,打造对华强硬的形象,为拜登的竞选活动增色造势;
以中国支持俄罗斯为切入点来倒逼中国在俄乌冲突解决过程中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为达到这些目的,我前天也在专栏文章中总结过,
布林肯这次访华前美方使出了三招:一,要对参与到中俄贸易把为俄罗斯提供金融支持的“一些”中国银行纳入制裁名单限制在国际金融体系的支付能力;二,同时在菲律宾完成部署了中程导弹;三,在印太框架下为台湾提供了合计81.2亿美元的军援预算。这些都是刀刀见骨的狠招。
可能是觉得这三招还不够,老拜登临时又添了一把大火,在布林肯到上海落地后不久,就签署了要求强制剥离TikTok的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