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安徽省医保局发布文件,确定2024年二十八省体外诊断试剂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信息公开大会时间为12月30日。
28省包括:安徽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福建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8省(区、兵团)医疗保障局组成采购联盟,
为体外诊断试剂集采最多的一次,
北京、甘肃只参加肿瘤标志物,不参加甲功
。
小编: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四大省并未列入名单。这四省的经济总量、医疗资源配置和医院数量在全国中占据重要地位,
四省在全国化学发光市场的占比约30%左右。
此次集采项目25个,肿标16项和甲功9项。肿标意向采购量为2.4亿人份;甲功意向采购量为3亿人份;合计达5.5亿人份。
集采前采购量超过100亿,集采后不超过53亿。
肿标共90个厂家参与,A组9家,B组81家,其中23个厂家需求量为0。
肿标A组企业中,国际四大家和国产发光五虎,全部进入A组。
其余81个厂家占比8.9%。
甲状腺功能检测试剂一共96个厂家参与,A组8个厂家,8组80个厂家,C组8个厂家。
甲功8个A组企业中,国际四大家全部进入,国产发光五虎中,亚辉龙没有进入,排名B组第一。
其余87个厂家占比7.0%。
中国化学发光市场被高估,集采后可能不到300亿
岭北山人曾经根据德勤报告估算过2023年中国免疫市场规模各细分赛道市场规模,大致是肿标150亿,甲功97亿,传染病88亿,心标80亿,性激素62亿,炎症因子41亿,优生优育31亿,其他31亿。
这样算下来,2023年中国免疫诊断总的市场规模约为580亿,而2023年中国IVD市场总规模约为1200亿,也就意味着免疫诊断市场规模占比达到了48%,这个确实不太合理,大概率580亿是高估的,但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尤其是各细分赛道占比。
很多人对市场规模感兴趣,那咱们就通过此次集采估算下中国化学发光市场规模。根据岭北山人提供的数据,肿标和甲功占比中国免疫诊断市场总规模约为42.59%。
集采后的肿标和甲功市场规模以53亿计算的话,同时被集采的的肿标、甲功市场总规模按65%计算的话,报量一般不会全部报,假设平均按70%报量的话,则可估算出
中国化学发光市场规模约为275亿元左右
。
通过此次集采,确实能看到一些趋势,比如中国化学发光市场,
罗氏肯定是第一名且断层领先,是第二名的两倍以上。
第二名其实一直有争议,而小编之前曾经多次根据上市企业财报估算,
迈瑞其实就是第二名
。
目前来看,迈瑞化学发光为中国市场第二名,已经基本实锤了。尤其是,此次集采,
迈瑞是最大赢家
,其他企业其实市场变化不明显,但迈瑞集采前后,无论肿标还是甲功,市场份额都有明显提升,这个提升很大程度来源于国产替代,也就意味着其实有一两家外企份额是减少的。
总体而言,此次集采国产IVD企业市场份额有提升,以迈瑞、新产业、安图为代表,外企整体有下滑,但下滑其实并没有之前很多人预期的那么明显,
外企对于集采的配合度已经非常高了,加上此次集采比较温和。
罗氏近年来也在不断加码中国市场,深耕中国本土化运营,
首期投资30亿的苏州基地也将于2028年正式投产。
雅培10月9日宣布其
国产免疫模块Alinity i和自动化流水线GLP正式上市
,也充分体现雅培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
贝克曼库尔特在市场份额的变化上,算是此次外企中表现最优秀的,肿标稳中有升,甲功基本持平,率先布局的中国本土化战略初见成效。
西门子医疗CEO孟天齐(BerndMontag
)9月19日至23日
访华,先后抵达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拜访政府、客户并出席系列重要活动,充分展现出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外企在集采早期,反应不够及时,导致了较大规模的国产替代发生,但可以看到的是,近两年来,
外企在中国市场已经开始全面反击
。
所以当下的市场格局只是阶段性的清晰了一点,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场头部企业之间的较量,仍在继续,
中国市场,没有任何一家头部外企会轻易放弃。
对于国际头部IVD企业,中国市场的意义早已不局限于中国市场规模本身,而是中国的人才、相关产业基础设施等。之前在
中国只是为中国,现在越来越多的外企在中国,是为了世界的市场。
体外诊断观察特成立IVD企业高管交流群,交流IVD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