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中国社会学,关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社会科学领域非官方垂直媒体平台。
两度自杀,四十年封笔,一代文学大师,孤独的背影令人唏嘘
作者: 枫叶君,前新华社资深记者,现定居加拿大。
原创文章来源:精致小号( ID:toronto2016shanghai),枫叶君长篇小说《移民》在精致小号连载。
﹀
去湘西凤凰旅游的人,有人会在观过古城后,顺道去一下一公里之外的杜田村。沿石阶而上,不久便可见一块五彩巨石,石上写着: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墓。
时光回溯,1922年,墓的主人,一个土气十足的湘西青年,脱下军装,只身去到北京,成为一名彼时的北漂。
青年沈从文
从面对古都的一脸茫然,到发表第一篇小说《福生》,他用了三年;此后,他的小说和散文频频问世,广受读者欢迎。
1928年,应胡适邀请,他前往上海,在中国公学讲授现代文学,而他的学历只是高小毕业。他称自己为“乡下人”。
此后的二十年里,他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结集八十余部,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位,其中包括《柏子》、《龙朱》、《阿黑小史》、《月下小景》、《边城》、《长河》、《湘西散记》等。其中,《边城》尤为著名,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
他就是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文物研究学者,一位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被人们遗忘的文学大师。
沈从文与妻子张兆和
事隔多年,作家萧乾仍然记得他在故宫看到的一幕:那天,萧乾陪外宾去故宫博物院参观,恰好看到沈从文在给游客讲解,手里拿着一根讲解棍。他讲得非常认真,可能是因为在患感冒,时不时剧烈地咳嗽。
“我看了很伤心,觉得这是一个年轻人干的事,怎么让他干?我怕影响他,也怕伤害他,躲得远远的……”回忆当年,萧乾心里满是凄然。
萧乾看到的,不仅仅是沈从文的一个普通工作日,而是他从建国后一直到1978年的生活缩影。
在二三十年代,沈从文蜚声文坛,著作等身,然而,在1949年以后,他却再也没从事过文学创作。1948年12月31日,沈从文在给友人的条幅落款处写下“封笔试纸”,这被后人视为他对文坛的无声告别。
沈从文的这一决定性转变,始于郭沫若于1948年3月发表于香港《大众文艺丛刊》上的一篇文章,《斥反动文艺》,对当时一批知名作家进行了猛烈抨击,其中沈从文是重点之一。文章措辞严厉,将沈从文的作品定性为“桃红色作品”,指其“一直有意识地为反动派而活着”。
郭沫若的这篇文章是对沈从文的致命一击。其时,正值中国政治巨变的前夕,国共两党军事、政治和文化的较量接近尾声,人们隐约看到,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
尽管内心有些惶然,但是,沈从文还是拒绝了国民政府的南下邀请,选择留下来。
应该说,沈从文与郭沫若的关系素来疏远。早年,他曾说郭沫若不会写小说,而郭沫若对沈从文也是印象不佳,沈从文认为文学家应该远离政治,反对政治干预文艺,提出要把文学“从商场和官场解放出来,再度成为学术一部门。”而郭沫若历来主张文艺应该为政治服务,因此,他对沈从文的批判早在意料之中。
因此,很多人认为,郭沫若的《斥反动文艺》一文更像是为沈从文量身定做的政治檄文,是对其近十年来背离左翼文学主张的总清算。
由于郭沫若的独特身份,沈从文感觉到,这篇文章不仅仅是缘于他与郭的个人恩怨,更像是即将到来的新时代给他预订的政治标签。
1949年初,北大校园里出现了”打倒沈从文“的标语,左翼学生张贴出抄录的《斥反动文艺》,矛头直指沈从文。沉重的思想压力令脆弱的沈从文难以承受,3月,他曾两次试图自杀。
一次,14岁的儿子沈龙珠刚回家,看到父亲把手放在电源插头上,吓得他赶紧拔掉电源,把父亲推开。可是,数日之后,沈从文再次用刀片割破自己的手腕和脖子,幸好家人发现及时,将其送到医院抢救。恍惚之中的沈从文以为医院是牢房,大声喊着要走。
建国后,郭沫若的地位如日中天,成为中国文化界的领袖和旗帜。他曾长期担任中国文联主席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在政府内还担任政务院副总理等职。在这种情况下,沈从文的日子可想而知。
郭沫若
1950年到1978年,沈从文一直工作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有时给展品做做贴标签的活,有时拿着讲解棍,在故宫和历史博物馆给游客做讲解。人们都觉得他讲得好,至于他的背景和经历,无人知道,也无人关心。
在历史博物馆的日子,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办公室,而沈从文没有。对那段生活,沈从文有过这样的描述:
孤独、伤感和无望:
每天虽和一些人同在一起,其实许多同事不相熟。自以为熟习我的,必然是极不理解我的。一听到大家说笑声,我似乎和梦里一样。生活浮在这类不相干笑语中,越说越远。
关门时,独自站在午门城头上,看看暮色四合的北京城风景……明白我生命实完全的单独……因为明白生命的隔阂,理解之无可望……
从一个身无分文的北漂,到驰名文坛的著名作家,这是怎样精彩的人生逆袭?可是,在建国后近四十年里,沈从文的人生却跌入了暗淡的低谷。
“从生活表面看来,我可以说‘完全完了,垮了’。什么都说不上,因为如和旧日同行比较,不仅过去老友如丁玲,简直如天上人,即茅盾、郑振铎、巴金、老舍,都正是声名赫赫,十分活跃,出国飞来飞去,当成大宾,当时的我呢?天不亮即出门,在北新桥上买个烤白薯暖手,坐电车到天安门时,门还不开,即坐下来看天空星月,开门再进去。晚上回家,有时大雨,即披个破麻袋。”
有段时间,沈从文一人住在东堂子胡同的一间房子,而妻子张兆和和孩子则住在小羊宜宾胡同,中间隔得很远,生活极不方便。萧乾见他挺难的,就通过北京市委的熟人联系历史博物馆领导,试图为沈从文一家解决住房问题。知道沈从文是好面子的人,萧乾从未跟他说过这件事。
生活上的清苦倒也罢了,对于沈从文这样的文人学者而言,最难忍受的恐怕还是精神上的凌虐。
文革期间,有一天,一个军管会的军代表指着他工作室里的图书资料说:“我帮你消毒,烧掉,你服不服?”“没有什么不服,”沈从文回答,“要烧就烧。”于是,包括明代刊本《今古小说》在内的几书架珍贵书籍被搬到院子全都烧毁。
要烧就烧,听起来轻松,可谁都知道,书籍对于沈从文这样的人来说就是宝贝,宝贝付之一炬,他眼里没有泪,可心在流血。
那时的沈从文内心灰暗,希望对他来说是一种奢侈。有段时间,他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农村看鸭子。一次,他和几个人上街,看到咸宁纵横交错的街道,有人担心回来找不到路,沈从文便指着住处附近火葬场那高高的烟囱说:“不会迷路。只要看火葬场的烟囱。那是我们每个人的最后归宿。”
文革中的沈从文与张兆和
文革十年的苦难一直藏在沈从文的心底。1985年,几个记者到沈从文家中采访,说起当年的境遇,沈从文甚至略带幽默地说:“说起来,在文革里我最大的功劳是扫厕所,特别是女厕所,我打扫得可干净了。”其中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听到这里,或许是心有触动,走上前按着沈从文的肩膀说:“沈老,您真是受苦了,受委屈了!”令在场人意想不到的是,沈从文听到这里,抱住女孩子的胳膊,像个孩子似的放声大哭起来,久久不能自已。
沈从文是深爱文学的,即便封笔多年,这个梦还时不时在他脑海里闪现出来。
1955年,农业合作化接近尾声时,反映这场运动的山西作家赵树理的长篇小说《三里湾》出版了。次年,在湖南参观的沈从文写信给妻子:“我每晚除看《三里湾》,也看看《湘行散记》,觉得《湘行散记》作者究竟还是一个会写文章的作者。这么一支好手笔,听他隐姓埋名,真不是个办法。”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完成于1936年的散文集。当他阅读《三里湾》时,已经有7年没再写任何东西。
沈从文的次子沈虎雏曾回忆说,父亲曾几次试图重新拿起笔,一些高层领导人、文艺界的同行也曾劝他写些东西,可是他终究没有勇气再写。
“……这对他来说,很矛盾。真要拿起笔来的时候,心中还是有顾虑。虽然是‘小阳春’,文学里的禁忌还是很多。”
对于自己告别文学,沈从文有着自己的解释,在给老友丁玲的信中,他这样写道:“因为心已破碎,即努力黏合自己,早已失去本来……文字写作即完全放弃,并不怎么惋惜”。
凡是被称为梦的东西,都不是那么能轻易说再见的。文学就是沈从文的梦。“并不怎么惋惜”,“听他隐姓埋名,真不是个办法”,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沈从文?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或许,在说”并不怎么惋惜“时,沈从文想到了老舍,或傅雷,或胡风。
1979年1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在会上,沉寂多年的沈从文再次被人提起,而对于所有的赞扬和恭维,沈从文一概淡然置之,说:“那都是些过时了的东西,不必再提它……我只不过是个出土文物。”
此时,距离连任三届文联主席的郭沫若去世已经一年零四个月了。
晚年沈从文
在历史博物馆工作期间,沈从文潜心于文物研究。1964年,他完成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其间数易其稿,延宕17年后,于1981年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被视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经典之作,考证缜密,文字传神,广受学界赞誉,多次被国家领导人作为礼品赠送给前来访华的各国贵宾。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因心脏病猝发在北京家中逝世。他在临终前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遗言:“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
真的没什么好说的,还是万般言语不知从何说起?不知弥留之际的沈从文是否回想起《边城》里那条美丽的小溪,以及那个让人叹息的结尾: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文学之于沈从文,一如翠翠之于傩送;翠翠等过傩送,文学也等过沈从文四十年。不同的是,傩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而那个文采斐然的沈从文却注定永远不再回来了。
本文授权转载自“精致小号”
-END-
欢迎关注“社会学博览”
中国社会学高端读者聚集地
【本文经中国社会学编辑节选】
读中国社会,关注中国社会学
文章不代表中国社会学立场
版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长按识别二维码
和我们一起读中国社会
微信公众平台:中国社会学
新浪微博主页:@社会学博览
合作事项请加微信ID:zhongguoshehuixue
社会科学媒体联盟成员同步入驻
腾讯微信 | 新浪微博 | 网易新闻
搜狐新闻 | 百度TA说 | 一点资讯
700000+人已加入并每天免费读社会科学
关注并回复 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年会丨考研丨干货丨博士丨研究生丨高考丨农民丨农村丨谣言丨朋友圈丨剩男丨大学丨毕业丨性别丨社会效应丨社会心理丨社会调查丨社会工作丨文化丨学者丨排名丨社会学史丨博客丨社科基金丨社会角色丨腐败丨改革丨精英丨二胎丨同性恋丨互联网丨差序格局
点击阅读原文,即时获取最新学术讲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