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果壳童学馆
靠谱的儿童科学教育; 有料的亲子课讲座; 干货满满的线上分享课程; 以及,大家一起来动手的科学实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大家谈  ·  英国大家谈商务合作及转载须知 ·  15 小时前  
晨枫老苑  ·  战斗机换发是否需要重新研发发动机数控 ·  昨天  
晨枫老苑  ·  战斗机换发是否需要重新研发发动机数控 ·  昨天  
英国那些事儿  ·  157头伪虎鲸集体搁浅!然而救援困难,人们决 ... ·  2 天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新闻联播: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  2 天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新闻联播: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果壳童学馆

公鸡打鸣,会把自己震聋吗?

果壳童学馆  · 公众号  ·  · 2019-03-13 21:30

正文


公鸡打鸣会把自己震聋吗


解答者:Alulull,神经科学博士生

编辑:游识猷,果酱


“雄鸡一唱天下白”,公鸡打鸣时的动静搅醒过不少人的美梦。曾经有学者推测,如果在公鸡头部测量的话,打鸣声的声压级直逼130分贝,堪比飞机发动机。

我们人类若是暴露在这种水平的噪音之下,短短1秒就会听力受损。那么公鸡自己是如何忍受住自己制造的噪声呢?

一群来自比利时的研究人员决定较真一把。他们找来3只品种不一的成年公鸡,并在它们的脖子上绑上微型麦克风,位置刚好在外耳道开口附近,以还原公鸡耳里听到的声音效果。

挂在外耳道附近的麦克风(A),以及挂在一定距离外、鸡舍栅栏上的麦克风(B)。图片来源:Claes R. et al / Zoology (2017)

根据他们在2017年12月发表于《动物学》(Zoology)的论文,3只公鸡的实力轻松超过了前人的预估,其中一只打鸣平均声强甚至达到了142.3分贝——在这种音量下,人类内耳的毛细胞会损伤乃至死亡,导致听力受到长期损伤,如果连续听上几分钟,就会头晕目眩。

与此同时,对鸡头标本的显微CT扫描结果揭示了公鸡抗噪音的绝招。原来,公鸡的外耳道在张嘴和闭嘴状态下完全不一样。公鸡在打鸣时,上喙会张至最大,这一动作能够放松鼓膜,使1/4的外耳道完全关闭,下垂的软组织还可以覆盖住50%的鼓膜,相当于把耳朵由内而外地捂得严严实实。

此次研究未能测量到实际的降噪效果,但早期的另一项研究或能提供参考:后者发现,公鸡打鸣的动作会牵动控制听小骨活动的肌肉,可产生10到20分贝的降噪效果。因此在几种保护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公鸡的抗噪能力用来对付自己的叫声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但母鸡就很倒霉了……

因为对它们来说同样的动作只能略微缩小外耳道的直径,因此降噪效果远比不上它们的雄性伙伴。

公鸡鸣叫时的耳道(左),与母鸡鸣叫时的耳道(右)。图片来源:Claes R. et al / Zoology (2017)

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论文作者推测,这种构造上的差异可能是进化的结果。 一方面,母鸡自己的鸣叫声最高只能达到76分贝左右;另一方面,声音强度会随着到声源距离的拉远而快速衰减。

研究者们安装在鸡舍栅栏上的远场麦克风测量也发现,半米的距离就能让公鸡打鸣声减小至102分贝附近,差不多是普通家庭音响开到最大的音量,虽然还是吵,但几分钟还不至于造成听力永久损失。

因此,母鸡并不需要一套专门的降噪机制——“惹不起躲得起”嘛,在同伴吊嗓子的时候站得远一点儿就好了。

事实上,类似的自我降噪法在鸟类中并不罕见,而且,和哺乳动物不一样,鸟类的内耳毛细胞在受损后可以再生。在因为噪声而导致听力受损后,鸟类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大约100小时)之内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所以,被公鸡吵醒的人类们,还是老老实实戴上耳塞,感叹一声自愧不如吧。



果酱推荐时间

春天到了,各位喜爱观鸟小伙伴早已伺机而动了,你却还没来得及?没关系,在家也可以提前坐拥自然。


来果壳商店看看国家地理与leosco共同出品的六只肥啾吧~




细致的纹理,逼真的形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