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清明时节,这篇纪念小文与投资无关。
重读了父亲留下的一段有关军山的文字,那是父亲披坚执锐、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也是一段生动有趣的陈年往事,感触许多,感同身受。于是,
思念如拍岸的浪花,连绵、湿润而执着,
就以这不起眼的百米军山,来表达无尽的思念吧。
军山,是父亲永远的靶场
这篇《军山打靶记》是父亲留下叙事散文。
文中,戴着眼镜的父亲,一杆俄制步枪,一顶草帽,代表如皋县出征南通大市的民兵比武,很有画面感。
《军山打靶记》
1964年8月下旬,我厂6名经过三个月业余训练的民兵射手去如城东门打靶场选拔比赛,成绩优秀者将代表如皋县去南通军分区参加民兵大比武。当时我是民兵副连长,负责靶场警备。
经过一上午打靶,成绩很差,六人都不及格。人武部作训科长洪善涛很生气,说你们几个月训练怎么搞的。结束时他对我说:“老赵你可以来过一下枪瘾,子弹不限量。”正好,我就用手中的纳甘.莫辛步枪(俄式,号76381)打了6发,100米远全部命中,引起了洪科长的兴趣。他说:“你打得不错!”“你再打6发给我瞧瞧。”我就按照低肩贴胸,深呼吸,停止呼吸轻击发,瞄准下沿的原理,又打了6发,结果又全部命中。科长见了大喜,射击教员陈大军也说:他打得很好,弹着点散布稍微大一点,可以参加比赛。洪科长就说:“今天南通比武有人选了,非你莫属!”
在回厂路上,吉开明等6人垂头丧气,说什么“两个眼睛的不如四个眼镜,是运气好碰来的。洪科长听后批评说:“你们怎么碰不到?只一人碰不到,怎么6个人都碰不到!只是你们不懂射击,不下功夫的结果,光嘴凶有什么用!”
刚回到厂,人武部电话要我去。到县人武部后,张政委说下午一时去南通参加比武。同去的还有两位石庄复员军人。到南通军分区玉龙桥招待所报到后,发现6县一市射手全到了,人家用的都是53式步骑枪,只有我拿的俄式步枪。
第二天上午下雨,下午也下雨,以为不赛了。但雨一下,发现军分区特兵科李文才大尉吹集合哨(在我厂63年搞训练,我很熟悉),全部人员在雨中集中。有人表示意见。李大尉说你们都是各县优秀射手,一个优秀射手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参战消灭敌人。随后全体上军用卡车开往军山靶场。
登车到了军山(现瑞慈医院西边向南),先打200米靶(我没打过),17名选手中,南通县、启东县打得好。到我上场时,下大雨,我戴草帽遮住,靶台一片泥泞。才打了一发,就听见停止射击(因下雨目标很糊,幸亏我戴了一顶邓有贵(手榴弹组)的草帽)。李大尉跑上台说,你慢慢打,不要紧张。以后我有了信心,6发子弹5发命中,打了27环。如皋另两位军人吃了光头。
后来又打了200米人头靶和300米跑步靶,人头靶在枪的准星上只有火柴头一样大,我第一发就打飞了。李大尉还叫来一名士兵,在我站的靶台水坑里摸,怀疑有一发子弹丢在水坑里。我说已经打过一发,没有掉水里。然后打300米跑靶,由于没经验,结果没打中。(65年在如城东门靶场我打跑步靶、人头靶都中了)
比赛结果,军分区少将宣布南通县第一名。北京军区神射手代表南通参加南京军区大比武。如皋邓有贵以手榴弹76米去参赛。
回如皋后,人武部张政委说,你打得还不错,其他两人是军人吃了光头。
(注:莫辛
-
纳甘步枪(莫辛纳干系列俄文ВинтовкаМосина,英文
Mosin-Nagant,
又称莫辛
-
纳干)即
M1891
莫辛
-
纳甘步枪,在俄国被称为“
VintovkaMosina
”(莫辛步枪),是在俄国政府委托下在
1880
年代后期至
1890
年代早期研制的步枪,并由俄国军队在
1891
年正式采用,定型为
1891
型
3
线口径
(7.62x54mmR)
步枪。)
曾经听父亲的描述过那杆枪,当年如皋轻工机械厂民兵连接受了一批俄制武器,打开木箱,是油泥封好的各式旧款兵器,父亲说,他配的那杆步枪是一战后退役的。记得家里还有一张民兵连的合影,放在最前面的有一挺或两挺带着圆盘的机关枪,见证了那段尚武备战的年代。
父亲晚年还有一首打油诗,也讲到了军山比武。
《烟雨过军山》
父亲虽然做过民兵连长,却未参过军,近视且身材不高,实弹射击训练也不多,很难想象会是射击高手。58年前的那场比武,父亲也未能获得名次。但我的两次射击经历,确实听取了父亲的指导。
高中时,如皋中学组织军训,有一次5发子弹的实弹机会,100米卧姿。父亲告诉我,射击的后座力很大,一定要把死死地夹紧枪身,枪托要顶死在肩窝,然后瞄准击发。我那次打了29环,在同学中算好的。后来大学军训,也是5发100米卧姿,我打了41环。靠的就是父亲教我的,顶死,夹紧,瞄准,击发;然后稳住,继续顶死,夹紧,击发。
文中“东门打靶场”当年是个土丘,也是我高中军训时实弹打靶的地方,记得我还去捡过弹壳,从土中挖出过弹头,而六十年代,父亲已经在那边练习射击了。
军山,现在长成这个样子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场比武,已经是黑白幻灯片式的回忆。盛世的市井,只有炊烟的升起,景区军山也早无靶场的痕迹。
当下的军山,已经是景区一角,市民的登山健身的好去处。
百度一下现在军山。
文字和照片都在下面。
南通狼山风景名胜区,自东往西分别为军山、剑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据称五行排列依次为木、金、火、水、土。对应的方位是东、西、南、北、中,是南通的风水福地。
狼山高不过百余米,却与南岳衡山、中岳嵩山、江西庐山、北京香山等同列“中国佛教八小名山”,是江北著名的旅游佳地。
而
军山,为海中岛屿时,相传曾为秦王屯兵之地,因形似伏象,又名象山。
俯瞰军山,山水相依自然构成一幅八卦图。
山上古迹有,
燕真人洞、白云泉、四贤祠、包公祠、董其昌碑刻及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办气象台等。
明代高僧法空在军山创建普陀禅院,狼山总兵题榜出门,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撰写了《军山普陀别院碑记》,认为于浙江普陀山相比“不减珞珈真境”。寺庙、宴堂曾多达百余处,为昔日东南佛门胜地。
重修后的普陀别院,坐北朝南,依据山形梯次式结构。圆通宝殿供奉着的是千手观音。
翡翠观音楼则供奉着一尊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座像观音,院内两侧长廊绘有33应身观音石刻像,引人入胜的佛教观音文化在此得以集中、充分表现。
新建景观有景区牌楼、中国第一观音净瓶、大观瀑、观景廊、望江台、潇湘榭等几十处之多,并与清碧涧溪、葱茏林木融为一体。
军山气象台是中国历史上国人自建的第一座气象台,是在张謇(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气象学会第一、二届名誉会长)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测候室”基础上于1916年10月建成的。
南通,盛世的市井再无硝烟
篇后:
照片源自网络,有
赞美之心,无侵权之意。
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