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我和家人一起来海边城市游玩,唯一带的一本书是松浦弥太郎写的《100个基本》,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书中对人生的每一个信条值得我耐心地慢慢品味
。
这本书就好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学者,心平气和地和你聊聊生活应该怎么渡过,
不断明确自我认知,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做才能成为这样的人
。
原来好的生活可以很容易,恪守“基本”,才能享受生活;原来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本质。
今天这篇文章是第三次分享,第31-45条,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如果你也喜欢,别忘了买一本作为床头读物。
▽
31
想要伙伴,先制造敌人。
想要真正的伙伴,
就必须先明确地表述自己的意见。
对你的意见自然会有认为“值得支持”,
和认为“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的人。
想要得到全部人的赞同,并不现实。
和与自己意见相符的人加深关系,
不正是交流的本来目的吗?
意见表述暧昧不清的人,
虽不至树敌但也不会有朋友,
只不过变得八面玲珑而已。
▽
32
要了解,孤独是生而为人的条件。
孤独是人生存的条件之一。
工作和生活上,
都会有孤独感袭来的时刻,
不可能从中逃脱。
不仅如此,
你愈想逃避,
孤独的影子愈是会紧紧追随。
倒不如坦然接受“人生来孤独”的事实,
理解“孤独,
正是我们活着的证明”。
会这么想的人,
也许才算是真正的成人。
▽
33
常保指尖和手的清洁。
要常保持指尖和手的清洁。
无论是碰触东西,
还是工作的时候,
手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握手、递东西,
手作为交流的媒介,
是不
可或缺的工具。
作为最活跃的工具,
千万不要疏于对它的修剪和照料。
▽
34
去思考,这样做会给他人带来幸福吗?
开始行动前,
无论多小的事我都会自问:
“这样会让他人幸福吗?”
这个习惯很重要
,
并会反映在工作姿态中。
日常的每分每秒,
都要用来反问自己:“这样他人会幸福吗?”
将这个纳入到日常的练习吧。
▽
35
每日,换个设想。
这样做会怎样,
那样做会如何,
即便现在觉得这样是正确的,
也试着改变设想。
任何事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
为了无论发生了什么都可以沉着应对,
要去预先设想各种可能。
面对一个计划,
也要设想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
才能做到从容不迫。
▽
36
任何东西都要修缮。
任何东西都有坏的一天。
即便很小心使用,
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重要的是,一旦坏了,
不马上扔掉,
而是要有“一定要修好”的意识。
也好鞋子也好,衣服也罢,
即便买新的更便宜,
我也会选择修缮后继续用。
丰富而专注的人生会就此生发。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因人生道路不同或者工作上的麻烦而产生裂痕,
也要小心修复,
这样才会构筑更深刻的关系。
▽
37
不只关注中间,
也看周围,
并去思考。
看一样事物,
不要只看中心,
也要顾及到周围。
比如说,
感到“这咖啡好像很好喝”时,
看看周围。
看周围,
不是说要去研究冲泡方法和咖啡豆。
咖啡的四周,
指的是咖啡店的氛围、音乐,
为你冲泡的人,
端咖啡的人,一起喝的人。
可能是因为周边环境的影响,
本来普通的咖啡也会变得美味。
理解一样事物时,
要综合事物的中心和周边,一同思考。
▽
38
与其读一百本书,
不如把一本好书读一百遍。
一本一本地积累数字,
说着“我读过这么多书”的时候,
到底学到了什么?
我感觉留下的只不过是“读了一百本书”的记录而已。
还不如找到好书,反复读一百遍。
从“即便读了一百遍,
也会有新发现”的好书那里,
可以学习很多东西。
这和人际关系同理。
比起交往一百个人,
倒不如和一个真正喜欢的人交往,
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本质。
▽
39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入下去不断磨炼、
挑战。
谁都有一两件擅长的事情。
找出它们吧。
深入学习和练习,
使之更为精湛。
为了变得更加擅长,
而去挑战吧。
这样才能培养出“个人专长”。
▽
40
不为自己设限。
是谁让你萌生“已经没办法了”的感觉?
我想,多半是自己吧。
当然凡事总有极限,
比如环境不允许、物理上办不到、时间不够等。
但是,在到达真正的极限前,往往是自己先设限。
即便认为“已经很努力了”,
也有
可以更深入的空间,
天外有天。
只要不抱着“算了,就这样吧”的心态,
就能向更深更远的地方冒险。
▽
41
贯彻自己的意图。
没有必要凡事都彰显自我的存在。
或者说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情况更多。
但在自己的意图上则另当别论。
坚信的事情
、
认准的事情,
无论发生什么都要贯彻始终。
因为这是深思熟虑过的自己的“意志”,
不能那么容易就动摇了。
这从某种意义上,
也是对自己负责。
▽
42
始终保持坦诚,
决不遗失初心。
不管积累多少经验、
变得多么聪明,
都应该保持坦诚。
绝不从于习惯,
也不忘初心。
这是持续成长的秘诀。
在确保坦诚并不忘初心的同时,
仍能贯彻自己的意图。
我认为这才最好。
▽
43
关键时刻不怯场的勇气。
总是大放厥词、
卖弄勇气是很辛苦的,
也会招致旁人的厌烦。
但在“就是现在”的关键时刻,
万万不可犹豫。
不要害羞或者不好意思,
拿出前进一步的勇气,
拿出举手的勇气。
特别在工作上,
只要下定决心不怯场,
勇气自然就涌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