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造成崇祯的不幸?即“溃烂而莫可救”,笔者以为是十六、十七世纪之交,支撑中华帝国的士人政治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个政治困局,当时的皇帝和文官集团都没法破解,即使是唐宗宋祖在世,也难力挽狂澜。
《财经》新媒体重磅推出十年砍柴所著历史传记《大明余晖:1573—1644》,关注公众号“财经”(ID:mycaijing),自2017年7月18日起,每周二、周四、周六更新。
私事整成公共事件
因为儿子位极人臣,湖北一个乡下老头的丧事,演变成1577年度大明帝国最大的公共事件。当然,张居正也不想这样子,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必须面对,谁叫他是全国除皇帝外最大的公众人物。
张居正嘉靖三十七年回南方出差,顺路省亲,当时他还是个正七品的翰林编修,从此和他爸一别十九年,再也没见面。朱东润先生在《张居正大传》中,说张居正和父亲情感淡薄,我觉得是有点想当然。人伦之情,人皆有之,他未必不愿意回家守墓庐三年,尽孝子之道。杰出的政治人物也有情,但他们经过一番利益考量能战胜个人情感。
无论从张居正个人抱负的实现,还是大明帝国的整体利益,他此时暂别政坛是很不合适的,改革有可能会因此半途而废。但不回家丁忧守制,在以德治国的明朝,违背了立国的基本原则,这个罪过张居正甚至皇帝都担当不起。
如何规避这个棘手的道德问题也算是法律问题,是摆在张居正面前最难过的 一关。只有一个办法,皇帝出面,以圣旨的名义不让他回去守制,理由是非常时期国家需要。这叫“夺情”,君王为了江山社稷不得不如此。
万历帝尚是一个少年,他也离不开自己的张老师。而大太监冯保当然也不愿意他在内阁中最重要的搭档离开,如果张一走,来一个和他合作不协调的首辅,比如高拱那样的人那将怎么办,他在宫内极力促进皇帝“夺情”。而内阁中惟张居正马首自瞻的几个辅臣,洞若观火,看透了皇帝和张居正的心思,既使他们心中可能在想,老张走了,我们的位置就会往前再进一步,但表面上不能表现出来,还得迎合皇帝和首辅,联名上疏,说内阁离不开张先生的主持,请皇帝下旨夺情。
尽管张居正此时不想离开相位,但向皇帝上疏请求解职回家丁忧的程序一定要走,这也是一种POSE,中国传统文化中,摆pose是一门常用而高深的学问。皇帝明确提出“夺情”,张居正再哀求回家,皇帝再强调要夺情。----如此几个回合,君臣两人演出了一场逼真的戏。最后张居正接受皇帝的“夺情”安排,且想出了一番折衷的办法,让自己的儿子回家主持营葬之事,并守制。-----孙子为祖父母守制也是法有明文的。而张居正“在官守制”,这二十七个月内,不领一文薪水,在内阁办事不穿官服而穿便装,使“执事不废于公朝,下情得展于私室。”也就是说明自己并没有贪恋权位不守制,而是以守制之身替公家办事。-----这确实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皇帝当然欣然同意这个办法,而且说张先生平素清廉,没有了薪水恐怕家庭用度不足,每日尚酒饭一桌,每月送米十石、香油二百斤,茶叶、盐、木炭等生活用品若干,再加上其它的赏赐,在低薪养廉的明朝,远远超过张居正工资条上那点薪水。
如此一番演戏,皇帝和张居正以为找到了万全之策,可以巧妙地规避守制这一铁律了。但他们低估了朝野对这公共事件的关注程度,大家都在盯张居正,不但是因为职位,更由于他的新政太惹人注目了,他能否回家守制已经不是他个人,也不仅仅是他和皇帝两人的事。
“夺情”的旨意一下,就立刻激起了一些官员铺天盖地的反对声浪。
未完待续。
前情回顾:连载 | 大明余晖:1573—1644(7)
作者简介:
关注公众号“财经”(ID:mycaijing),《大明余晖:1573—1644》自2017年7月18日起,每周二、周四、周六更新。
监制 | 李勇 责编 | 张亮惠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