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时评
青年关于国家、社会、生活的思考。提供有价值的思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时评

辋川记

青年时评  · 公众号  · 时评  · 2019-11-08 0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李白有首诗: “徘徊映歌扇,似月云中见; 相见不相亲,不如不相见。 ”这是他在旅途中的感触。 现实生活还真有夫妻天天相见,却被远远阻隔的事情,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的阻隔。 郭石洲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中州有个人叫李生,娶了妻子没几天,老母亲就生病了,和妻子轮流服侍照顾母亲,衣不解带的照顾了七八个月。母亲去世后,又遵守礼法,三年没圆房。后来日子越来越贫困了,就投奔外婆家。外婆家日子也不好过,仅仅只是温饱而已。


外婆家房间不多,只有一间多余的空房。没过一个月,外婆家的表弟要去外地工作,就把她母亲送过来投奔她姐姐。没有房间可以住了,只好让舅母和李生的妻子住在一个房间,李生自己单独住在书房里,夫妻两只有早晚一起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这样过了两年后,李生到京城找工作,舅舅就带着全家人去江西给人做幕僚。后来李生收到了家里的一封信,说是他妻子已经死了。李生非常难过,整个人浑浑噩噩的,想着坐船南下继续投奔舅舅。这时他舅舅已经换了个雇主,去了别的地方。李生一时没法生活,只好卖字糊口。


有一天,李生在街市上遇到一个长得很壮实的男人,那个人看了他写的字后说:“你写的字很好,如果我给你一年三十两黄金,聘请你做我的书记,你愿意干吗?”李生喜出望外,就立即跟着那个人坐船,到了烟水渺茫之中的一个岛上。到了地方后,供给他吃的用的都很丰盛。后来李生看了这个地方,和那些他写的文书内容,才发现这是一伙强盗的老窝。但是也没有办法了,只好暂时投靠他们。因为担心日后会有麻烦,就编了一个假的家乡和姓名。


强盗首领很奢侈,养了一群歌妓,也不太避讳别人。每次演奏的时候,就叫上李生一起听。有一次李生看到一个歌妓,跟自己妻子特别像,怀疑她是鬼魂。那个歌妓也经常回望李生,好像是认识一样。但是两个人互相之间不敢说一句话。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李生舅舅去江西的时候,一家人在江上坐船,被这个强盗打劫,强盗看中了李生妻子的姿色,就把她掳走了。舅舅觉得这件事很丢人,就赶紧买了口薄棺材,放出风声说李生妻子受伤死了,又假装哭丧了一阵,就把这件事瞒过去了。


他妻子呢,担心被强盗杀了,就服从了那个首领,成了他的一个妾室。因此夫妻两个人重逢见面的时候,李生确信妻子已经死了,妻子又不知道李生故意换了假名字,以为只是长得像的一个人而已,因此两个人就这样错失了。大概三五天就会见一次,习惯了后就不再互相对视了。


就这样过了六七年,有一天,首领对李生说:“我们这里快不行了,你这个读书人没必要跟着我们一起遭难。这里有黄金五十两,你拿着它,躲到草丛里。等官兵走了,就赶紧找个渔船逃走吧。这里的人都认识你,不用担心他们不会送你出去的。”说完,赶紧挥手让他躲起来,没多久就听到打斗的声音。


过了一阵,听到有人喊:“强盗全部坐船逃走了,我们来登记他们抢的钱财和妇女。”那时天已经很黑了,火光中看到那些歌妓都披头散发,赤身裸体,用绳子绑着,被官兵的鞭子驱赶着前行。那个跟李生妻子很像的歌妓也在其中,担心害怕的浑身发抖,让人心中不忍。


第二天,岛上一个人都没有了,李生一个人在岸边呆呆的喝水。过了很久,一个人呼喊:“你是书记先生吗?首领没出什么事情,就让我来送你回去吧。”坐了一晚的船,到达岸边。李生担心又有意外,就赶紧带着金子回到北方的老家,到达的时候,舅舅已经先到家了。


李生到家后,卖掉那些黄金,日子渐渐丰裕起来。想到当初夫妇那么相爱,但是结婚十年,却没一个月的时间能同床共枕。现在家境好了,不忍心让她就这样葬身薄棺里。打算换更好的棺材,而且想再见一下妻子的遗骨,也算是当初的夫妻情分。舅舅怎么阻止都没用,只好吐露了实情。


李生急忙星夜兼程赶到南昌,希望当时官兵登记的名册里会有记录。但是当时俘获的歌妓,早就都打发掉了,也不知道她们现在流落何处。


李生每次想起困在强盗窝里的那六七年,和妻子近在咫尺却像是相隔千里,就觉得惘然若失。又想起妻子被俘的那天,用绳子绑着,被鞭打的样子,不知道以后还要受怎样的折磨,今后又会如何,就难过的肝肠寸断。


李生从此没再娶妻,后来听说他落发为僧。


戈芥舟评价说:“这件事可以成为一个传奇了,可惜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可以与《桃花扇》相提媲美了。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故事已经结束了,但这感情却像是如同这江上的烟波,滚滚不尽,让人徒增伤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