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光仔看消费
国信社服研究团队,积极打造“有价值的研究”。 用心研究,热忱服务,合作共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光仔看消费

【国信社服|掘金2025年】科锐国际:经营变革进入收获期,AI赋能助推发展新阶段——系列研究之二十二

光仔看消费  · 公众号  ·  · 2025-03-10 14:0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报告发布日期: 202 5年3月10日

报告名称:《国信证券-科锐国际-深度跟踪点评: 经营变革进入收获期,AI赋能助推发展新阶段


证券分析师:曾光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1040003

证券分析师:张鲁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21120002



报告 回顾


科锐国际:短期关注疫情,中线看好灵活用工成长 20200424

科锐国际:Q2逆势高增长,持续看好灵活用工空间 20200826

【深度报告 科锐国际:业务为矛,定增打磨技术之盾,纵横灵活用工行业 20200925

科锐国际:灵活用工持续靓丽,技术赋能助力成长 20201028

科锐国际:年报预告略超预期,线下线上共成长 20210129

科锐国际:中报表现靓丽,看好灵活用工及平台化 20210827

科锐国际:灵活用工助力业绩快速增长,定增落地期待平台化升级 20211027

科锐国际:灵活用工保持高景气,数字化布局持续推进 20220126

科锐国际:灵活用工高景气度延续,技术赋能中线成长 20220411

科锐国际:灵活用工高景气度持续验证,科技投入修炼长期内功 20220422

科锐国际:经营节奏符合预期,国际化业务恢复势头良好 20220428

科锐国际:全球化战略优势凸显,全产业链生态持续完善 20220715

科锐国际:海外业务强势复苏,静待国内业务景气度回升 20220825

科锐国际:三季度国内承压,海外持续形成支撑,关注招聘需求回暖节奏 2022-10-28

科锐国际:四季度增速有所回落,企业用工正在触底回升 20230424

科锐国际:经营复苏节奏更偏温和,国际化布局持续深化 20230428

科锐国际:业绩季度性环比有所改善,灵活用工业务稳健增长 20230828

科锐国际:灵活用工环比继续改善,企业招聘意愿复苏仍需观察 2023-10-30

科锐国际:新一轮股权激励稳信心,国际化战略再夯实 20231221

科锐国际:2024 年一季度盈利能力边际改善,静待用工需求进一步回暖 20240429

科锐国际:国内业务恢复环比继续提速,期待海外经营回暖 20241031


核心观点

103


事项

1、公司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快报,公司营业收入117.93亿元/+21%;归母净利润2.04亿元/+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亿元/+2%。

2、据新浪科技访谈信息,科锐国际CTO刘之提及公司将在2025 年开始推出PC端寻访自动化Agent、关系图谱预测的 GTN 等能力。


国信社服观点

1)2025年成长展望:1)灵活用工韧性增长 :公司过往2年持续深耕绑定大客户,依托于大客户的稳定贡献,灵活用工业务净增人数保持韧性增长。宏观企稳叠加下游部分产业需求爆发下,2025年增长有望提速,据跟踪2025年1月单月净增人数已超过2024Q1净增数据; 2)招聘需求回暖&内部降本增效,猎头盈利边际改善 :据智联招聘数据,春节后劳动力市场供需两端快速升温,活跃职位数和求职人数同步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公司过往2年推进猎头降本增效,2024年猎头人效同比已提升至40万/年,伴随招聘需求回暖2025年人效进一步提升值得期待; 3)新技术平台减亏 :伴随新业务研发投入进入尾声,叠加收入增长释放规模效应,技术平台减亏有望达到千万量级。 综合而言,公司经过过去2年对不同业务管线的潜在耕耘布局,2025年有望迎来收获期。

2)AI赋能规模效应显现,用工需求有望受益 。2023年底时公司成功推出 CRE 大模型,并在2024年基于该模型推出支持RAG 的匹配系统 match system。通过不断训练大量简历需求和招聘顾问行为数据,匹配精准度从最初的30%提升至90%以上。据公司CTO刘之访谈介绍, 目前系统在匹配精确性能能超过初中级顾问的水平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AI核心产业人才缺口达500万,算法工程师、数据标注师、AI产品经理等应用型岗位需求同比增长217%。行业爆发增长初期的行业,对高端研发人才需求量往往较大,具备招聘能力的科锐国际有望受益于用工需求增长。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承压、行业竞争加剧、大客户流失、AI商业落地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等。


投资建议

投资建议


正文内容



成长展望: 灵活用工稳健,猎头反转,

新业务减亏综合助力2025年经营反转

2024年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7.93亿元,同比增长20.60%,实现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1.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2.10%。收入的增长预计主要来源于灵活用工业务的持续增长;营业利润同比下滑10.94%至2.06亿元,但受益于政府补助款项到账,公司在归母净利润层面实现1.5%增长至2.04亿元。 2024Q4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77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归母净利润6826万元,同比增长4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89万元,同比增长32%, 季度增速环比大幅提速。

复盘过往,灵活用工受益于渗透率提升及适度逆周期属性保持持续增长,但毛利率较低;猎头、招聘流程外包业务则呈现更强的周期性,毛利率相对较高;新技术服务业务仍处发展初期。 展望2025年,过往2年潜心耕耘效果有望显现,受益于渗透率提升灵活用工稳健增长,猎头业务盈利触底反弹及新技术平台的收入放量减亏,公司经营端有望迎来拐点

1、灵活用工业务:成长基本盘,深耕大客户保证需求增长

灵活用工业务具有适度逆周期属性。 灵活用工业务依托于自身风险转移、降本增效等特点,业务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且在经济衰退时期,部分企业为节约用工成本,会选择将部分长期员工转为外包形式,因此外包业务会呈现出一定的抗周期性。参考科锐国际分部经营数据,在2023-2024年外部宏观承压期,灵活用工也能保持逆势增长。 但需补充的是,若外部整体经济环境的波动较大,灵活用工需求同样会受到影响。

深耕KA大客户需求稳定,2025年增势良好。 公司灵活用工凭借快速招聘响应和成本优势,公司持续深耕绑定大客户,灵活用工业务持续保持双位数营收增长。进入2025年,依托于大客户的稳定贡献、华为等高科技智能制造行业的需求增长,灵活用工业务净增人数保持快速增长,具体见下图,单月净增人数已超过2024年一季度整体净增数据。

2、猎头业务:强周期性业务,需求触底回暖&降本增效边际改善可期

猎头业务是“经济晴雨表”赛道,周期性强。 参考下图,招聘业务与经济活跃度呈现强相关,且招聘业务滞后于经济周期1-2个季度。在经济扩张周期中,企业会涌现出较多用工需求,人力资源机构作为招聘中介,上游需求一般会同步增加,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间,国内PMI位于荣枯线以上处扩张期,同期的科锐国际/猎聘的猎头收入增速表现十分强劲。反之,在经济下行期,企业招聘意愿走低、缩减用人规模以降低支出,人服机构需求也跟随减少。2021年6月至今,国内PMI长期低于荣枯线,同期招聘相关业务也增长承压。

招聘需求回暖&内部降本增效,2025年盈利改善可期。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5年春招市场行业周报(第一期)》显示,春招首周,劳动力市场供需两端快速升温,活跃职位数和求职人数同步大幅增长,招聘需求边际改善。此外,在过往2年弱经济周期环境下,公司积极推进猎头业务的降本增效进程,2024年猎头人效同比已提升至40万/年,伴随招聘需求回暖,我们分析2025年人效进一步提升值得期待,盈利改善可期。

3、新技术业务:技术平台收入增长,投入进入尾声,减亏值得期待

公司打造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产品,2019-2023年间研发支出持续提升。 为扩宽公司“前店”获客能力,持续输出专业化、标准化产品,公司积极打造多种数字化产品,其中包括人力资源产业互联平台“禾蛙”、“同道”系列垂直招聘平台(涵盖“医脉同道”、“零售同道”、“数科同道”)以及人力资源管理SaaS“才到云”等。为建设多个数字化产品,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开发进度,2021年公司研发支出合计已达到5838万元,并在2021-2023年间持续提升。

所研发的数字化产品部分已投放使用,研发投入进入尾声,叠加收入增长释放规模效应,技术平台减亏值得期待。 公司研究开发项目陆续进行到资本化阶段、投放使用,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的比例逐渐上升,研发支出对当期利润的影响有望下行。另一方面,随着公司逐步实现禾蛙生态人才流量侧的协同,推进“禾蛙”及“同道”系列平台C端流量的一体化进程,平台用户规模稳定扩张,带动平台收入增长,规模效应下减亏值得期待。2024上半年禾蛙生态已累计注册合作伙伴已达1.4玩家,同比增长21%。交付岗位8200个,同比增长97.35%。


AI布局:AI赋能规模效应显现,用工需求有望爆发

AI赋能匹配效率提升,规模效率有望显现。 2023 年,公司已面向技能和招聘的行业级预训练语言大模型CRE的训练工作,该模型借助深度机器学习技术,解析客户岗位需求文本和候选人简历的语义,年底时,公司成功推出 CRE 大模型,并在2024年基于该模型推出支持RAG 的匹配系统 match system。通过不断训练大量简历需求和招聘顾问行为数据,匹配精准度从最初的30%提升至90%以上。该系统集成在 CRM 网页中(公司内部招聘使用),包含人岗匹配、市场数据报告等多种功能模块。 据公司CTO刘之访谈介绍,目前系统在匹配精确性能能超过初中级顾问的水平,随着实时多模态等Agents 必备 的技术逐渐成熟,基础和初级岗位的招聘应该可能会全流程自动化,而中高级岗位的招聘在部分流程中会自动化。

AI产业革命有望重构就业市场,带动用工需求爆发。 国内AI企业正经历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落地的关键阶段,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AI核心产业人才缺口达500万,算法工程师、数据标注师、AI产品经理等应用型岗位需求同比增长217%,北上广深及杭州等新一线城市AI岗位薪酬涨幅达30%-50%。处于行业爆发增长初期的行业,对高端研发人才需求量往往较大,本轮由AI技术革命引发的劳动力市场重构,或将重塑未来十年的就业版图,具备招聘能力的科锐国际有望受益于需求的增长。


国信社服团队


团队简介:18年专业卖方团队,2008-2023年书写连续16年次新财富最佳分析团队辉煌。除此之外,常年荣获水晶球、金牛奖、上证报、新浪财经、Wind、21世纪等其它权威评选最佳分析师称号,所获专业研究领域各类荣誉奖项已有近70个。在大消费领域建立了具有国际视野的长期系统性的研究框架,重点龙头公司的财务指标预测和推荐的有效性长期位列第三方机构量化跟踪的最前列。立足精品研究和专业服务,追求自我不断超越,从未止步,与新老朋友一直并肩前行,做最值得信任的研究力量!

曾光: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统筹行业公司部,大消费组组长,直管社会服务及商业零售行业研究,浙江大学经济学硕士,2006年起从事社会服务业的研究至今已超16年,先后涉足社服、轻工、纺服、零售等行业研究,专注于国内外大消费领域研究,基本面研究造诣深厚,投资机会把脉精准,央视财经频道常驻嘉宾,各大财经平台常邀大消费领域专访分析师,长期受邀为消费类企业提供专业研究顾问支持。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1040003


钟潇: 社会服务业联席首席分析师,CFA,2011年起从事研究工作,厦门大学经济学硕士,重点覆盖社会服务全行业(包括免税、酒店、景区演艺、OTA、出境游、博彩、体育、茶饮等连锁消费)领域研究。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3100003


张鲁: 社会服务业分析师,2019年起从事研究工作,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士,重点覆盖连锁消费业态、人力资源、教育等领域研究。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21120002


杨玉莹: 社会服务业分析师,中央财经大学投资学硕士,2022年起从事研究工作,协助覆盖 OTA、 景区演艺、 免税、 酒店、 茶饮、会展等领域研究。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24070006


周瑛皓: 社会服务业分析师助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济学硕士,协助覆盖教育、人力、餐饮等领域研究。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名称:光仔看消费)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社会服务组设立并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公众号。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国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公众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国信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国信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国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和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国信证券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国信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公众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国信证券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国信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公众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询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公众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国信证券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为国信证券所有。未经国信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公众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国信证券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公众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国信证券将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