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研究院
【腾讯研究院 ★ Tencent Research Institute】 网聚智慧,连接世界!网罗互联网前沿理念、传递互联网发展声音、汇集互联网研究成果、推动互联网法治进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创业邦  ·  两极反转,外国人开始在X上卖中国AI的课了? ·  11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车企接入DeepSeek是进步还是噱头# ... ·  15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奥特曼称DeepSeek可与ChatGP ... ·  18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李飞飞发公开信力挺开源AI# ... ·  昨天  
新浪科技  ·  【#iPhone17横向双摄##iPhone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研究院

S-Tech:互联网让音乐品质变好 or 变坏? | 音.NET沙龙实录(2)

腾讯研究院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1-07 17:31

正文

互联网带来了全然不同的世界,给“音乐人”这个迷人的字眼注入了更多的含义、注解、身份和期待,全新的互联网时代对于音乐人来说是更加多元的渠道还是更加艰难的环境?在这个篇章中,S-Tech请到了独立音乐人李星宇,由他为我们讲述互联网和他的音乐之间不能不说的故事。
主题分享:音人而异
口述 / 李星宇

我经历了互联网与音乐人之间三个完全不一样的时代:

1 / 鲜为人知・小众时代
早期大学时做乐队,那时的互联网还只是一个很小众的音乐平台,我们通过某网站报名参加了台湾的一个音乐比赛,意外的拿了第一名,因为学校的原因无法跟几个有意向的台湾公司签约发唱片。这之后虽然商场、咖啡厅都在播放我们的音乐,但由于网络的不发达,根本无法知道听众的反馈,我们也没有被多少人知晓。在互联网没有发展的时代,不发行唱片根本无法靠音乐生存。

2 / 崭露头角・萌芽时代:
2009年,微博的出现代表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始,我组建了新乐队,注册了微博和豆瓣,上传即兴音乐视频,发起同城活动,那时候在咖啡厅随便做一场演出听众规模都是几百人。在这期间没有签公司,自我运作发行了两张唱片,有了很多粉丝,也有了效果很不错的现场演出,靠自己支付昂贵的宣传费用,自己录音、做后期、营销、宣传,依靠着互联网和网络社交的产生使我们的音乐成熟起来。

3 / 为爱发声・土壤时代:
2014年,乐队解散后,我做了第一张个人唱片,也把自己的音乐放在了网络平台上,瞬间破了百万收听量。我开了淘宝店卖自己的专辑,这时候互联网的音乐社交生态才真正的开始完善起来,我收到了非常多的反馈,有很多人与我很真心的交流,包括一些有疾病的病人、要高考的同学等等,用为他们送去祝福是我特别开心的事。

通过互联网的平台,我和我的听众建立起来了很强大的一对一的联系,打破了对于音乐人高高在上的传统认知,我很感动我创作的东西能够给这些人一点帮助,从他们的反馈中也可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这其实是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慢慢的互联网生态发展会引导每个人成为这些音乐的土壤,我也在从中受益,我的“声音博物馆”项目在30天内众筹到40万,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对音乐的认知,在互联网时代,每个音乐人也慢慢变得越来越独立,他们离开了原来的经纪公司,成立一个个独立的工作室,开始培养自己的听众和粉丝,建立自己的粉丝群体。我的听众也帮助了我很多,在这里要对他们说一声感谢。

互联网时代下新一代的年轻人,他们会接触越 来越好的文化,听音环境也会越来越好,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上升,他们听到的音乐也会越来越多元,这是一个向好发展的现象。



开放讨论:互联网让音乐的品质
变好 OR 变坏?

S-Tech: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听歌越发便捷、选择面变广,技术为音乐制作增添了想象力,听歌码率也由64kbps到320kbs、再到无损音质;另一方面,流行落入商业运作的窠臼,神曲遍布大街,精准推荐又似乎让我们的品味更加收拢。 种种现状令人反思:互联网究竟让音乐品质变好还是变坏了?

嘉宾 / 曹少雄:

我觉得变坏了,因为我觉得听音乐像一个追悼者,我一直在听80年代、90年代的音乐,我总觉得摇滚音乐在90年代就死了。我觉得网络这个东西让音乐人有了更好的途径,但是网络的属性是短频快,就像我做乐评的时候,除了想介绍整个乐队的议程,我还想介绍他们音乐里面是不是对于有北爱尔兰问题的反应等等,但是我没有机会,因为老板说屏幕必须划三四下,因为太多了没有人读,这就是我们的困境,我们 活简单了,钱好拿了,但是没有地方施展



嘉宾 / 孙雪朝:
我觉得 音乐品质跟互联网其实是不相关的,他的好坏都是由音乐人和他的受众决定的 。比如说,在音乐市场这个行业,音乐人想赚钱的话,有一些会做一些类似淘宝的爆款,让受众去买他的音乐产品,但是他在品质和金钱上产生了差异和不同,还有另一部分音乐人,就是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创新,再通过互联网让大家认识他,所以他还是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获得了利益。

嘉宾 / 唐婉:
其实现在音乐品质大家都知道,比如说之前听古典没有歌词,后来慢慢地有歌词,再到现在音乐不仅仅是一种音频的形式,还会有很多视频。比如说现在特别火的一些综艺,把音乐跟推理相结合,现在我们看到的所有综艺内容都是希望打一个爆点,可能 现在很少有人真的会关注音乐本身的品质怎么样,现在的粉丝经济,大家看互联网上的信息一大前提就是能够吸引自己 ,然后很短的时间里粉丝就流失了。所以不管是从整个媒体产出的内容来看,还是从现在受众的角度来看,整体真的都不容乐观。当前很少能有人静下心来欣赏音乐,比如说买一盒磁带,或者静静的听完一整个歌单,其实我还是比较悲观的状态。




嘉宾 / 曹少雄:

我觉得现在变成了 单曲的时代,不是专辑的时代 ,曾经没有网络的时候我们听歌只能买一张专辑,每一首歌听完才能发现最喜欢的,专辑表达的意思可能是7、8首歌整体作为它的一部分,一起烘托出整张专辑,但是现在我们很少有人关注专辑,而且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开始发单曲,现在如果出专辑的话,为了增加传播率有效刺激听众的耳朵,主打歌会放在第一首或者第二首;以前的话主打歌的位置都是随机的,互联网单曲的时代让人怀念以前走心的专辑时代。
或许正如前文所言:音乐品质不决定于互联网,而决定于音乐人和我们每个听众。互联网定义的是新音乐世界的玩法,而非音乐本质。

但,人在网中,网络确实更迭了人们的生存方式。我们如何在这个时代生活,面对困境?这关系到音乐的未来。

文 | 余洁、胡梓娴



·

·
·
·
·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