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参的个人成长空间
李参的个人成长空间,博客:www.lishen.me 新浪微博:@培训师李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李参的个人成长空间

带三个孩子上哈佛的女医生的时间管理秘籍——《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

李参的个人成长空间  · 公众号  · 管理学  · 2019-03-19 1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是一本很神奇的书,去年被很多公众号推荐,这本书抓住的关注点是如何能够取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或者说如何工作和家庭兼顾。一个三个孩子的宝妈,拥有全职工作,备考半年被哈佛医学院录取,在备考的时候怀第三个孩子,在哈佛上学的时候怀第四个孩子,她是如何做到的。



作者在讲一个励志的故事,也在和大家分享时间管理的方法,认真的读了一遍,和大家分享。咱们一起看看“女超人”是如何做到的


先说结论


这里没有你没听说过的方法,只是把你知道的方法很好的应用了一遍而已。


1.正是因为没时间,才能够做到


作者首先这个观点是务虚层面的,但是很有道理。 她先说自己绝对不是超人,是一个很普通的人,这点和很多人最初的认知不一样。 在你的印象里带着三个孩子又要工作又要备考哈佛的人应该是神一样的存在吧,估计作者也猜到很多人会这样认为,所以她会这样说。仔细阅读后, 我发现即使她没有考上哈佛大学,她的理念和方法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当然如果她没考上哈佛大学,你也就不知道她的故事了吧。


作者说,当我们繁忙的时候,往往萌生出更多想法,我想做很多事情,但是特别焦虑自己没时间。反而是自己时间比较空闲的时候不会有这么多的想法,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这个时候,往往是一个机会,既然有这么多的想法,何不抓住这个机会,想想怎么可以做到。


我想做什么什么事情,但是我确实没时间,这种声音简直是再熟悉不过了, 但是为什么不说:现在我很忙,我要想想怎么能为自己想做的事情找出一点时间。


我记得「改变自己」的主创张辉曾经说过: 别说自己买不起,要思考一下怎么才能买的起。


思维方式的转变确实很重要,反过来利用这些不利因素,有了这个思维的转变,你已经赢了。


2.找到可以利用的时间


吉田医生在这样的思路下,开始思考,如果继续深造,申请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她如何找到学习时间。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一个孩子3岁,一个孩子1岁,自己全职上班,妇产科医生,每天6点开始照顾孩子,5点下班,单程通勤时间1小时,孩子上幼儿园和托儿所,下班后接孩子陪伴孩子,家里没有上一辈帮忙带孩子,和多数职场妈妈的环境差不多。(日本托儿条件比中国好,在中国1岁的孩子一般没办法送到托儿所)


她想到的第一个方法是: 每天3点起床,学习3小时,晚上照顾陪伴孩子,不学习,和孩子一起晚上9点睡觉。


我觉得写到这里,基本可以结束了,看到了吧,你每天学习3个小时,半年也许考不上哈佛,但是足以做任何事情了。


微信读书上一条留言说:不用别的,就这一条就超过95%的人了。


吉田医生还说,自己并不是能做到每天都这么早起,如果今天累了,就睡到6点,正好补充一下精力。


工作日的第二个学习时间,通勤时间


每天有2个小时的时间在路上,她离工作的地方要乘坐新干线1小时,还是非常远的,但是这路上的时间,也会变成学习时间。新干线,虽然票价高,但是有座位, 一个有座位的火车,足以让我们专注的学习。 这和我国北上广深工作日在地铁里挤成肉饼还不是一个概念。


就这样,她找到了用于学习的时间,别人是别人,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时间,这个过程我们需要仔细思考,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在哪里。


我猜这里一定有人会说高铁速度太快,我看书头晕。我每天做高峰期地铁上下班,不被挤成肉饼已经很好了。 其实,如果你永远觉得自己是最特殊的那个,在繁忙的生活中找不出一点时间,后面的文字也不需要看了。


3.有明确的目标


当做事情有明确的目标,会产生足够的驱动力去做一件事情,就是那种全力以赴的感觉,集中精神做一件事情,往往可以做的很好。 有时候即使我们知道自己有哪些时间可以支配,但是因为并不明确自己要在这个时间做什么事情,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比如早起这件事情,早起可以找到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但是如果早晨起床了,没有明确的事情要做,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所以如果希望能够把时间利用好,明确可用时间,还要加上明确的目标。


4.凡事不追求完美


日本主妇在世人眼里是绝对的好妈妈,好太太。把家务活做的很好,把孩子带的很好。屋子里永远整整齐齐,每天为孩子们做精致美丽的便当,这才是日本太太。我记得高木直子漫画里描述到,单身女子到外面餐馆去吃饭,会觉得不好意思。而吉田医生却选择了将家务外包给其他人做,给自己争取了很多时间。


其实这点非常重要,我们在选择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会有所失去。你可以选择自己为孩子们做上晚餐,自己做家务,在别人眼里做一个称职的好太太,好妈妈,将时间投入到这里,那么学习的时间就会减少,所以适当降低标准,就可以给自己很多时间。至少在那个时候,吉田医生的选择,为她节约了时间。


这点其实我深有体会,有时候我们对自己要求过高,会让自己陷入到一种执念,搞不好还会钻牛角尖。


我记得我家福福快出生的时候,我看了很多母乳喂养的论坛和资料,大家当然都知道母乳喂养很好,但有时候会陷入也会钻牛角尖。看到妈妈们分享自己母乳喂养的经历,就有一种错觉:给孩子吃奶粉,不是好妈妈。


那时候我每天因为母乳的事情变得很焦虑,很多产后妈妈都会这样吧,身体也因为营养不够抵抗力下降,后来生病住进了医院。我住院的时候,主治医生说:住院用药就要停掉母乳了,我郁闷的直掉眼泪。结果她说:没事儿,你都喂了11个月了,我家孩子我一口都没喂过。我家孩子早产,出生时候才两斤多,一直在保温箱里呆着,现在还不是健健康康的。大夫走后,我忽然意识到:两斤多的孩子,能活么?大夫到底经历了什么啊,这么想想,我是多么幸福,真是太矫情了。


《绝望主妇》里有这样一个场景,妈妈花了很多时间准备了精致的晚餐,但是爸爸和孩子并没有感觉怎么样。付出了非常辛苦的努力的妈妈终于崩溃了,他冲着丈夫和孩子喊道:我为了做这顿饭多么多么辛苦,费了多大的劲。但是孩子抬头说了一句话:妈妈,我们没有要你这样的。


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在一些事情上纠结是否做的完美,高品质。 地上多一些灰尘其实也没关系,不是只有自己亲手擀皮包的饺子才是饺子,吃一顿方便面,点外卖也真的真的没关系,吃完饭把碗堆在水池里其实也没关系。


5.有效利用碎片时间


讲真现在很多人说利用碎片时间,就是说说而已 ,我在做时间管理企业培训的时候,学员问的最多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最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如何利用好碎片时间


安排好一天时间的方法:利用好碎片时间


这既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解决方案。


关键是怎么利用,多数解决方案能做到听书,背单词已经非常不错了。


吉田医生利用碎片时间去处理各类杂事,人在江湖,事务缠身。有一些事情虽然在我们眼里一点技术含量没有,但是我们却不得不做。填各类表格,整理发票,到指定网站注册账户,各种事情,这些时间都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处理。


在新干线上的1小时是用来专注学习的,不受打扰,全身心投入,用来做这些没营养的事情有点太可惜了,那些等候,间歇的时间,才是碎片时间。


为了能更好的利用碎片时间,她外出的时候会带上一个大包,里面有各类需要的物品,没有这些物品就没办法做这些事情,所以即使包比别人重很多,被人家说“为什么带这么多没有用的东西”也没关系。


6.香肠番茄奶酪烩土豆


这本书里没有讲番茄工作法,没讲如何列清单,也没讲如何对待拖延,但是却用到了这些方法,我来总结总结。


番茄: 投入多少时间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全神贯注,投入有效时间。


土豆: 把要做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杂事列一张清单(土豆Todo)


奶酪: 10分钟不嫌少,5分钟也能做不少事情,瑞士奶酪工作法。吃不掉整个奶酪,就先在奶酪上打一个洞。


香肠: 把一个大任务切分成小任务,利用小块的时间来完成。这里吉田医生说的大任务和小任务的,可能和我们理解的会不太一样。 她说的大任务可能是一个要花10分钟填写的表格,那我现在在公交车上,先把能写的基本信息写上。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有10分钟也是时间的意识,同时为实现这些事情做足够的准备。


吉田医生说自己是普通人,确实纵观这本书,她用到的这些方法,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实现起来并不是太困难,关键是我们可以持续做到,还要抱着即使做不到,其实也没有关系的态度持续做下去。这里并没有独特的方法,很多方法大家都知道,至少道理都懂,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早起一小时掌控早晨”,“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全身心投入的有效时间”等,这里面有一条利用好了,你和别人就会有非常大的不同。


最后说一个我唯一发现的一个不普通的场景吧。周末不上班的时候,吉田医生全家会选择在图书馆渡过。她的先生带着大女儿在图书馆读绘本,吉田医生则背着小女儿在图书馆学习,二女儿趴在她背上睡觉,另外还有一个未出生的小朋友在肚子里。一个孕妇背着一个孩子在图书馆看书是很特别的事情,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她的解释:背着二女儿学习其实很有随机性,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小朋友会醒,她醒了就要抱到旁边,还要注意不吵到其他人,其实也没办法看多少书,但是也没关系,能看一点,就算一点,这样就是收获。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