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沪上悘药人
沪上医药人,立足上海,放眼全国,为上海的医药人提供及时有用的行业资讯,包括但不仅限于招商信息、产品信息、商业信息、人才信息、市场信息互换等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防骗大数据  ·  妈!你还在跟着炒股导师赚钱吗? ·  昨天  
参考消息  ·  佩通坦访华前,中泰重要项目获批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特朗普“退群”,以色列“点赞”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中方起诉美方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明天要上班?是时候拿出这个表情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沪上悘药人

医保基金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改革正式启动

沪上悘药人  · 公众号  ·  · 2025-01-14 16:35

正文

“实施即时结算改革后,医院每天都能按比例收到上一天发生的住院医保基金,这些真金白银缓解了医院垫付资金的压力,为医院可持续发展赋能助力。”安徽省人大代表、淮北市人民医院刘永刚院长称赞道。刘院长称赞的即时结算是安徽省医保局落实国家医保局部署,自2025年1月1日起实行的医保基金结算改革新模式。

“T+n”变成“T+1”

过去,医保基金对医疗机构结算一直是“后付制”,即:参保患者出院时只缴纳个人自付费用,医保报销部分需要当月进行逐笔汇总,于次月15日前向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支付;医保经办机构受理后,再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拨付等流程。这种基金拨付方式存在滞后性,一笔医保应付费用,自患者出院后一般需要60天才能到医院账户上。如遇到异常结算需要沟通复议等情况,有时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到账,不利于医院资金流转。

为破解这一难题,国家医疗保障局要求各省积极探索住院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新模式。在国家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章轲的关心指导下,安徽省创新“日拨付、月结算、年清算”的医保基金结算机制,即:患者办理出院结算时,医保信息平台业务子系统实时抓取患者的医保结算信息,自动按照医保基金支付金额的60%予以拨付。实施即时结算后,医保基金拨付时限由通常60天左右压缩至1天,大大缩短医保基金对医疗机构的回款周期,缓解医疗机构垫付资金压力,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以2024年全省住院医保基金支出额测算,将有170多亿元医保基金提前2~3个月支付给定点医院。

刀刃向内改流程

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难改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思想观念。大量资金沉淀在医保专户上,就像“钱握在手里攥不出水”。“后付”变“现付”后,可为定点医院显著解决现金流问题。

安徽省医保局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省市联动组建工作专班,系统梳理基金结算流程,寻找创新路径。按照为医院“赋能不添堵”的原则,对结算业务规则、基金核拨流程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优化升级医保信息平台,畅通数据跑路“信息流”,做到不需要医院改造HIS系统、不增加医院成本费用、不增加医院财务等科室人员工作量。秉持“能快不慢、能办不拖”理念,仅用不到2个月时间就实现了全省医保结算模式转换和改革举措快速落地。

数据加持强赋能

安徽省医保住院费用日均结算3.4万人次左右。面对海量数据,靠传统的人工收集、汇总、拨付方式,根本无法实现即时结算。想要即时结算全自动、无感化,必须依靠信息化支撑和大数据加持。

一是 改造医保信息平台内部关联子系统,实现医保结算业务、智能监管、业务财务一体化、运行监测等系统无缝互通和即时结算涉及的全流程功能拓展。 二是 优化医保信息平台与医院HIS系统现行数据交互接口和字典。患者在医院窗口完成出院结算时,医保信息平台即可实时抓取《医保结算清单》明细数据,按即时结算支付比例自动分险种进行逻辑分类和计算,再将应付基金明细实时传给医保业务财务一体化子系统。这个过程以“毫秒级”速度在患者出院结算时完成。 三是 全面畅通医保信息平台与银行支付管理平台链路。医保业务财务一体化系统通过“银企(医银)直联”功能,将支付“指令”下达至当地医保基金支出户开设银行,银行根据事先维护的收款人账户信息,线上将资金拨付给医院。 四是 开发上线即时结算“实时监测”专项模块,省级每隔10分钟自动汇聚展示各地医疗机构接入数、结算应付明细数、基金应付笔数、基金即时拨付数等数据,对每一笔费用进行闭环跟踪,有效管控基金风险。

部门协同推改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