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O2O商学院
O2O新媒体第一平台,以日均超50万阅读的影响力,致力为读者提供新鲜、深度、有料的商业财经读物,为企业提供全媒体品牌策划、内容原创、推广传播。 无干货,不接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草原云 北方新报  ·  内蒙古满洲里市发生地震 ·  22 小时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服饰丨当超现实主义与新浪漫主义融合,颠覆传统 ... ·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2025年春节假期国内出游5.01亿人次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范迪安:戏虽落幕,台还敞开 ·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通知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关于征集戏曲创作优秀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O2O商学院

第三波倒闭潮来临,潮汕牛肉火锅还能再牛吗?

O2O商学院  · 公众号  ·  · 2017-07-02 21:13

正文


版权声明
  • 文 / 王春玲 李珍  来源:职业餐饮网(ID:zycy168)

  •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来源标注有误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 O2O商学院投稿及建议:[email protected]


“太疯狂了!”


在上海去年一年内开出了2500家;在杭州2公里内连开11家;在厦门三个月开出400家;在潮汕当地,类似的门店有3000家……


可以说,去年最风光的餐饮品类非潮汕牛肉火锅莫属了。


“倒闭的太快了!”


同样是在上海,有业内人士爆料从今年开年到现在,上海地区已经有40%的潮汕牛肉火锅店都已经关闭了;在大众点评上搜北京地区的潮汕牛肉火锅,更是惊呆了我们,一个页面上就有五家潮汕牛肉火锅属于暂停营业状态……


毫不夸张的说,今年倒店率最高的餐饮品类也非潮汕牛肉火锅莫属了。



鲜牛记的联合创始人王华平表示:“牛肉火锅市场已经开启了“洗牌模式”,第一轮淘汰了出品差、环境差的店,第二轮淘汰了出品差、环境好的店,第三轮将淘汰杂牌、无连锁的小店。”


潮汕牛肉火锅正迎来第三次倒闭潮。



那么,为什么潮汕牛肉火锅会在最近两年如此火?又能都否会继续“牛”下去呢?


这头牛怎么就“火”了呢?


1

\\

满足顾客的尝鲜心理,传统火锅品类已吃腻


您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潮汕牛肉火锅存在绝非一年两年,也不是凭空就跳出来的餐饮品类,可是为什么前些年不火,五年前不火,偏偏在最近这两年火了呢?”


如果放在五年以前,未必会像现在这么火。


为什么这样说呢?


目前火锅市场基本上就以下几种类型,以海底捞、德庄为代表的川渝火锅;以小肥羊、东来顺为代表的北派涮锅;以呷哺呷哺为代表的小火锅;还有前几年同样大火的豆捞系。



小肥羊、东来顺为代表的北派涮锅近两年都表现的差强人意;而呷哺呷哺为代表的小火锅只是就餐形式上的改变,口味上并没有太大的创新;虽然以海底捞、德庄为代表的川渝火锅消费者比较喜欢,消费频次也比较高,可是即便再好吃吃了十几年了,难免还是会腻。


而这个时候,牛肉火锅出现了,你说对于消费者来说惊不惊喜、刺激不刺激呢?


它,恰逢事宜的出现在人们味蕾需要新的火锅品类刺激的时候,尝鲜是很多人排队去吃的最主要消费动机。

2

\\

透明厨房,“现切现卖”给顾客充分 安全感


比起传统火锅,所有菜品、肉品都是成品上桌不同,潮汕牛肉火锅最大的卖点就是现切现卖。


一览无余的“透明厨房”,其实是一个活生生的牛肉切配室,消费者先看到新鲜实物,再进行点餐,想吃牛的哪个部位,切工师傅就把哪里割下来。


这样的用餐形式别具一格,一是让消费者眼见为实看见新鲜食材;二是用强烈视觉感官刺激消费者的味觉。



3

\\

吃法高大上,有仪式感


以往,吃火锅就是纯粹的吃火锅,食材上家家也都是大同小异。


可是如果你要是一个第一次吃潮汕牛肉火锅的人,就会感到这次吃的有点特别。


会惊讶于菜单上奇奇怪怪的名字,什么肥胼、吊龙、匙柄、脖仁,然后还配套介绍出不同的烫法和吃法……这也是潮汕饮食的地方特色,给牛各个部位的肉重新取名,然后细分吃法。



为了让消费者清楚知道吃的是牛的哪个具体部位,店家们还会在菜单上贴一张详细解读牛各个部位的图,让人一目了然。


吃一顿潮汕牛肉火锅,就像吃一顿全牛宴,了解了牛的每个部位。


比如肥胼,是指牛腹部上的一条肉,只需在锅内涮8秒左右的时间,就能让油香与肉香弥漫整个口腔;切成片状后的匙柄,中间会有一条明显的肉筋,入锅8—12秒味道最佳。


除此之外,潮州牛肉火锅很注重刀工,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能用机器,要用手,比起吃其它火锅来说,逼格会更高,这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它还能一路“牛”下去吗?



截止到目前潮汕牛肉火锅火了还没有两年,却已经迎来了第三次倒闭潮,第一轮淘汰出品差、环境差的店,第二轮淘汰出品差、环境好的店,第三轮将淘汰杂牌、无连锁的小店。


那么,2017年以后潮汕牛肉火锅究竟还能否会继续“牛”下去呢?


1

市场空间并没有鼓吹中的那么大


鲜牛记联合创始人王华平就曾直言不讳的表示:“虽然我自己做,但我也并不太看好,牛肉火锅的市场空间坦白的说并不大,很像当年红极一时的红焖羊肉,属于小众市场,之所以火爆是因为顾客的尝鲜心理,和资本的助推。”


同样,老屋川菜的创始人王凡尹也表示过类似观点:“在我们店里,我们的招牌川菜是鱼和蛙,而不是牛肉,在川菜里你也很难见到以牛肉为主打食材的菜品,我不认为单独靠牛肉能做火一家餐厅。”



2

没供应链做不长久,单店最容易面临倒闭


“一天一头牛,对于做牛肉火锅,考验最大的就是供应链”,这是在牛肉火锅业态公认的事实。


都知道全国最好做牛肉火锅的黄牛肉就是秦川牛肉,而去年在全国共开了一万多家潮汕牛肉火锅店,一下子被这么多的店分解,货源肯定很紧张,所以这个时候就是拼品牌优势和拼规模优势的时候。


比如说鲜牛记、左庭右院等品牌就已经提前布局供应链了,基本上谁抢占了供应链的优势,谁就有了话语权。


但单品的抗风险能力就显然弱很多,一旦货源紧张,都紧着大企业用牛肉,单店只能四处去搜刮,有些甚至是买品牌店里别人用剩下的牛肉,一旦没了供应链上的支持,随时都会面临倒店的风险。


再加上“现切现卖”是潮汕牛肉火锅最大的特点,一旦过了6个小时的最佳食用期,味道就不好了。


所以现在北京做潮汕牛肉火锅的基本都是从河北现杀后运到门店,而潮汕火锅的发源地汕头本身也是没有这种黄牛的,过去是从贵州买黄牛,让她在汕头生活一段时间,接接地气,然后再送到屠宰场,以至于当初有很多潮汕火锅店就开在屠宰场附近。


如今走到外地的潮汕牛肉火锅如何解决“鲜”的问题,也成了经营牛肉火锅老板们头疼的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