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随着时间推移,发生过的事情都会在心态上有一个很大的变化。近期比较喜欢的一个词叫做: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但是更喜欢的一句话叫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段时间,我找了很多心理咨询师对话,也做了很多测评分析复盘,每一次的谈话都是70分钟左右。每一次梳理都逼着我自己去面对最真实的自己,真话不好听,也很露骨。但缓过劲来,更加了解感情,也更了解自己每一个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借此机会,我也对我的人格框架做一次浅层的搭建,算是最近的总结,也算是2020一年的告别仪式吧。我们和谁在一起不是目的,在一起之后的几十年能不能过得幸福,这才是目的。小王子里面有一句话: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用眼睛看不到的,尤其对于不懂爱的人而言,她好像故意蒙上了眼睛。至少有几个方面,现在必须积极面对和克服。原生家庭环境相似的两个人的性格脾气会相似,但是由于具体接受到成长事件的差异,也形成差异。亲密关系一书将人格分成安全型、回避型以及焦虑型、恐惧型四种型态。回避型于亲密关系是:希望与伴侣保持距离,忽冷忽热,常常发出拒绝信号,逃避责任,不认为自己有责任关注对方的言行,总是对方让伤心,喜欢模棱两可。并且认为独立比亲密关系更加重要,不愿意袒露心思和想法。一旦被表达亲近的行为或语言时,就会想要逃离。(通常表现为爱无能)。回避型人格习惯在亲密关系中是属于渴望亲密但是希望有距离感,不想受到控制,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演变。回想发现亲密关系里对我进行善意的规劝是受到我下意识反抗的。小孩的成长非常受到父母关系的影响,双亲是否强势,双亲婚姻关系是否和谐,双亲对小孩采用哪种教育方式等等都极大地影响这个小孩的长大后展现出现的性格。而我,就是典型的回避,我非常自我,有很强烈的自恋人格,内心平时风平浪静,一遇到挫折来了容易受到重创,自信心被摧毁。也由于不信任亲密关系,对于突然来到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关心,其实她是很难去拥抱的。回避型人格由于在童年里对于父母的偶尔忽视和离开,他们并不会表达出自身的不开心和不安全感,因为随着次数的增加他们懂得了这并不能改变结果,他们渐渐地习惯了自己独处长大的时光,了解了世界上就是会不存在永远的亲密关系,真正的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真正的长久的快乐和幸福只有在提升自我时感受得到。不可否认,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也是合理的。我们就是过去的每一个时刻造就的。通过过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但是心理学之所以能够划分成为不同学派是因为借鉴意义不同。阿德勒的目的论能让我们化被动为主动,过好当下这一刻。性格很大程度影响了我们的沟通能力,在亲密关系中沟通的重要性是相当相当重要的。如果足够了解自己,那学会沟通就是我的最大的课题。在亲密关系中,我面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回避,我可以从一万种解决方式里面选择一种最坏的方式,只因为这个方式可以轻松不费劲,也不用逼着我去面对真实的自己。有情绪但是不表达,不解决,问题并不会消失。而且这种长期缺乏沟通带来的问题的后果几乎是不可逆的,惨重的。所以学会沟通,尤其个体差异,异性思维模式具有显著差异,不沟通就会对误解他人,衍生无力感。缺乏共情能力。不是第一天才意识到的,以前我就常跟朋友说,我想要经历一些痛苦,避免自己的情感知觉过于钝化,换位思考能力下降。我的担忧真的发生了,墨菲定律放感情里还挺准。杨绛先生说有生活经历了才能看得懂书,才能沉淀下东西,这也是我寻求痛苦的原因,我清晰地知道痛苦来临的必然性。即便当他到来的时候,我难以承受。不过拥抱接纳痛苦,一定是成长的一件好事情。我确实有了更加敏锐的感知力,别人说的一句话,我的反应更大了,更容易接受刺激。拥有换位思考的能力,亲密关系里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懂得父母怎么考虑的,懂得对方的内心真实需求,懂得放下自我,我不重要,你爱和爱你的人,尊重他们,用他们想要的方式去爱他们,这比较重要。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问题存在我和我的生活中。我常常对很多人感到愧疚、难过,对自己也有很多的不满和为难。但是,我又常想,这就是那个时候的美慧,她的心智和这一刻的美慧截然不同,当时的决定已经是当时的美慧所能做的最好的决定了,至少我得接纳。这一年,我好像只做了一件事情,结局还是痛苦的。这段时间积累太多怀疑,愤怒,失望,不甘,框架,底线,但是我相信穿越和反思痛苦,存活于此,才能获得黑色生命力,获得更加敏锐的感知力。我想在短暂的生命岁月里,尽情地去体验。像QY同学四年前祝福「平静不浮躁,礼貌而宽容」那样,要学会宽心,简单,知足,长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