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eso怎么看
科技,互联网,生活及其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泽平宏观  ·  美联储首次降息,对我们有何影响? ·  2 天前  
王路在隐身  ·  大模型搭讪与看相的测评和感想 ·  5 天前  
泽平宏观  ·  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 ·  6 天前  
张雪峰老师  ·  老张正在给小张讲道理。。。。 ... ·  6 天前  
罗辑思维  ·  快刀青衣:OpenAI新模型的潜力,远不止推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keso怎么看

向付费订阅者致敬

keso怎么看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6-26 12:43

正文

2016年11月7日摄于台湾淡水渔人码头


上个月,罗振宇在一场名为“知识发布会”的课程产品发布会上,隆重表示要“向终身学习者致敬”,挺感人的。不过说实话,我没太弄清楚他的致敬对象到底是谁,也完全不知道如何区分终身学习者和非终身学习者,当然更不知道自己是否包含在那个被致敬的列表中。


这个时代,若非被逼无奈,若非担心被淘汰,谁爱自讨苦吃当个终身学习者?这个时代,只要你还活着,只要你还能养活自己,你怎么可能不是一个终身学习者?这个时代,除了跟有鼻子有眼的真人竞争,还要跟人工智能竞争,你怎么敢不是一个终身学习者?所以,“向终身学习者致敬”这句口号如果可以稍加改动,改成“向付费订阅者致敬”,有没有觉得立刻明晰、确切多了?这么一改,该向谁致敬就向谁致敬,一清二楚,绝不会导致“误致”或“漏致”。


其实,向掏腰包的人致敬,就是向衣食父母表达敬意、表示感谢,这应该是一种基本的商业伦理,也是一种正常的交易关系。过分吹捧、恭维、拔高顾客,反而会显得有点虚伪,好像你在乎的根本不是他的钱一样。比方说,“顾客是上帝”就是一句很虚伪的陈词滥调。接过顾客的钱的时候,微笑着感谢惠顾即可,不需要夸顾客有眼光、有思想、长得好看。


从去年开始的这股内容收费潮流,我一直都把它看作是一个游戏,一个需要玩家带着钱来参与的未经验证的游戏。难得的是,在根本不知道这个游戏好不好玩的情况下,不少人就举着钞票加入进来了。以我的36氪收费专栏为例,我真的不知道我能不能在这一年中,为订阅者提供超过199元订阅费的价值。我不想恭维他们更有觉悟,或者更有上进心,更专业,仅仅冲着他们的勇气和善意,我都得向他们致敬。


我的收费专栏成绩平平,但内容收费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过去一年却有一个超乎想象的巨大发展。得到运作一年,收费专栏总共销售了206万份;知乎Live上线一年,参与者超过300万;喜马拉雅FM仅在6月6号一天,就卖掉了220万份会员资格。从绝对数上看,这些内容收费的代表性服务付费订阅者并不很多,但考虑到这一业务目前还是一个没有巨头参与的小生意,对现有的玩家来说,已经算得上是一个远远好于预期,足够肥美的正经生意了。


有人认为,由于这一波内容收费的引领者大都有着媒体背景,而且这些产品和服务几乎都具有很强的媒体色彩,所以,媒体的春天可能真的回来了。也有人认为,互联网内容收费的兴起,是媒体、出版和教育三者融合的结果。我不同意,我不认为媒体还有什么春天,我也不认为内容收费跟媒体、出版和教育有任何关系。除了娱乐内容,内容收费收得到钱的,本质上都是培训,跟那些面向小孩子的美术班、奥数班没有区别。


既是培训,就不存在媒体的平衡报道、客观中立,也不需要考虑出版的系列、丛书等综合性与关联性,更不会受到教育的系统性和公平性的制约。一般而言,媒体、出版和教育都是生意,又不完全是生意,或多或少都有些生意之外的公共价值。培训则是纯生意,它以课程为运营单位,目标非常明确——赚钱。


我并不歧视培训,恰恰相反,不承担任何公共使命的培训,可以更加市场导向,实用导向,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选择。当消费者在自由市场上挑选他想要的培训课程时,不管是由于焦虑情绪,还是为了人格跃迁,他最终让内容收费这件事走通了,形成了闭环。


不过,我并不认为内容付费是一个趋势,或者说,我认为内容不应该是收费的。这已是另一个话题了,下回再说。




本文首发于36氪“开氪”收费专栏《keso的互联网洞察》,欲第一时间读到最新文章,下载36氪app,在“开氪”专栏中订阅。


iOS用户请在备注中留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