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主编温静
速递传媒信息,对接行业需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白话时事  ·  2025年展望分析:旋涡之年 ·  8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主编温静

《朗读者》摘得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唯一大奖

主编温静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6-16 23:40

正文


传媒内参导首先恭喜《朗读者》荣获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唯一大奖。自2016年春天开始筹备,从节目的立意、朗读嘉宾的选择,到舞台、灯光、开场札记,制作人董卿事无巨细参与,也向观众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董卿。关于这档节目,董卿还有哪些话想说?


首先要感谢白玉兰对《朗读者》这个节目的厚爱,那我是第一次担任制作人,我记得我们有一期节目的主题就是“第一次”。当时我在节目里采访了青年围棋手柯洁,那个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很快将直面AlphaGo,他讲了一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说:‘我真的很想赢,哪怕以后会成为一个笑话,我今天也要说,我一定能够打败它。’


当然,今天我们都知道他没有能够赢,但是,他也没有成为笑话。因为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敢于去胜利的决心,和每个人成长当中必须要面对的挫败的时候体现出来的勇气,这一点,人永远比机器更加高贵。而《朗读者》节目也就是希望能够彰显这样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


中央电视台作为一个国家媒体,也可以说在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重新把目光又投注到了最简单也最丰富,最质朴也最深刻的文字的世界,就是要扛起这样一面文化的大旗,我们作为媒体人,也理应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条道路上,一往直前,始终如一。


——董卿




董卿:以文学之名 叩问生命。

(上海白玉兰电视节开幕论坛完整版)


文/董卿



《朗读者》取得成功之后我被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做这样一档节目?

 

这不由让我想到因为攀登珠穆朗玛峰而丧生的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曾经在被问及为什么要去攀登的时候的回答:因为山在那里。而我想说,因为文章在那里。

 

华夏文明本来就是“文章”的传承,《文心雕龙》里说“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千古文章从来传播哲学之深远、艺术之高华、精神之广博。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果被忽略了、遗忘了、淡漠了,那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当电视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还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的时候,有一位美国的传媒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电视使这个时代充满了遗忘症患者,人们似乎只知道过去二十四小时发生的事情,而对几个世纪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事情知之甚少。”这种说法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已经不只是电视让人们遗忘,互联网、手机屏都在让人们变得健忘,而这种具有当下性的群体性格反过来又在影响着今天的视频内容的制造,很多重形式轻内容、重表象轻本质、重潮流轻历史、重伎俩轻格局的同质化的节目长期霸占屏幕。


但这一切真的是人们内心的需要吗?我想不是,所以才会出现《朗读者》一面世便引发热潮的现象,不仅因为节目以文化人的面貌让大家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在一个什么都可以被遗忘被娱乐的时代,《朗读者》敢于回归到最单纯也最丰富的文字的世界,让大家在颇具仪式感的朗读当中感受到安静的、庄重的、深厚的、隽永的情感所带来的美好的体验,在久违的心灵共振中有重新认知自我、认知世界的可能。



古老的“诵”如何顺应现代的“读”

 

一直到现在还会有人把《朗读者》说成朗诵者,的确,朗诵艺术源远流长,从中国古代文人的吟、诵、啸、咏,到古希腊人在每年的春种秋收的时候对酒神的赞颂,朗诵自古就是传承文化和传播思想的手段。

 

那么《朗读者》作为当今社会的一档电视节目,怎样才能够既拥有一贯的文化功能又能够顺应现代文明的需求,符合大众传播的特性打动人心呢?

 

我们在节目的创意之初和国外的节目模式专家以及国内的文化艺术界的专家学者开了不下几十次的会,通过反复论证得出一个结论,“电视朗读”一定不是“剧场朗诵”,不能把传统的朗诵会的形式直接搬上屏幕,字正腔圆的教科书般的朗诵可能只是一部分人所热衷的一种艺术形式。

 

要想让朗读能够引发最大多数人的共鸣,一定要寻找到某种关联,即朗读者的情感、写作者的思想和观众的理解这三者能够最大限度的关联起来,相互之间重叠的部分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所以最终我们设计了“访谈+朗读+轻解析”的模式,首先通过谈话将朗读者的个人生命体验完整地构建起来,当说的人和听的人心意相通,情感达到一定饱和度的时候文本顺势而出。所有的嘉宾在这个舞台上都还原成最诚恳的朗读者的面貌,在“我要读”而不是“我会读”的主动表达当中完成“以文学之名叩问生命”的节目使命。

 

当麦家讲述完两代父子之间充满挣扎的故事之后再读自己的家信,当许渊冲老先生说人这一生不是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之后再读林徽因,当无视贫穷和疾病依然快乐依然相爱依然在路上的丁一舟夫妇读流浪的三毛,当外交官安文彬讲述二十年前中英香港主权交接仪式上的两秒之争后再读《可爱的中国》,文字的感染力自然产生了叠加的效果,经典文化的传播也实现了最大化。



《朗读者》的气质就是文字的气质,

丰富而美好

 

关于谁是“朗读者”,这是一个从节目开始策划就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最初我们的设想是全明星阵容,一来觉得明星有号召力,二来觉得明星总是能读得更好听一些。但后来发现这样的想法过于简单和肤浅。

 

“谁来读”取决于这档节目的定位到底是什么?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央电视台视察调研的时候就提出了“多设计一些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好栏目,多办一些脍炙人口、寓教于乐的好节目”的要求,《朗读者》正是在那个春天酝酿,我期望那是一档贴近人心的、“高而不冷”的文化节目,“高”是文学的气质,“不冷”是人的情怀,国家媒体理应负起文化传承和价值引领的责任和使命,“以经典之美激活文学价值、以心灵沟通弘扬情感价值、以持续创新提升市场价值”。

 

所以仅仅是明星朗读就显得太过单一和狭窄了,最终打动人心的一定不是“光环”而是“情怀”——独特的人生、饱满的情感、深邃的思想、质朴的品格、顽强的精神、高远的志向才是最可宝贵的,这也成为我们最终挑选朗读者的标准。

 

在第一季一共68位朗读嘉宾当中有15位演员,其余分别有作家、科学家、外交家、音乐家、企业家,导演、运动员、还有很多普通人。

 

我有一个特别深刻的感受,《朗读者》的舞台仿佛是一块试金石,真正有人格魅力的嘉宾在这个舞台上会折射出夺目的光彩,像阳光穿透水晶般耀眼。


 

比如,第一期节目当中的许渊冲老人。其实最初我也对一位已经96岁的、翻译唐诗宋词、莎士比亚的老翻译家能否吸引观众有过犹豫,但当导演前采回来告诉我这是一位著作等身,但依然单纯的像个孩子一样,是一个率真、热情、坚定、有趣的老人的时候,我当即决定第一期的重量级嘉宾就是他了。

 

我还很清晰地记得那天老人家的出场,他穿着一套米黄色的西装,带着格子的羊毛围巾,导演告诉我那是他每到重大场合就会换上的唯一的一套正装,平时他几乎足不出户,他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除了翻译,而在家里翻译的时候他就穿一件袖口已经起了毛边的大浴袍。

 

当我看到他迈着耄耋老人略带蹒跚的步履摇晃着向我走来,脸上却是纯洁如孩子般的笑容时,那一瞬间我已经被感动了。

 

他讲了很多他的故事,关于爱情、事业、生命,每一个故事都会给人以启发。他说,年轻的时候为了追求一个女同学所以去翻译林徽因的诗,但后来发现对方早就有男朋友了,但那又怎么样呢,那种感觉很美,人生的每一种状态都值得珍惜。

 

他说,2007年他查出癌症,医生判断他最多还能活七年,但他走出医院就把医生的话忘了,照样熬夜天天工作,七年后获得了国际翻译界的最高奖项——北极光文学翻译奖,他带着小得意说,你看,生命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然后现场笑声一片。

 

节目播出后,很多年轻人在网上留言说太爱这位萌萌的老人了,被感动到泪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季我们选了很多老人,连带短片当中出现的年龄超过八十岁的老人有二十多位,83岁的王蒙先生、90岁的潘际銮先生、80岁的樊锦诗、93岁的叶嘉莹先生、89岁的余光中先生、99岁的钱谷融先生等等,第九期节目的最后有一段朗读集结了十三位清华大学老院士、老学者、老教授,年龄加在一起超过1200岁。

 

这些老人大都有着一些共同的地方,坎坷的人生经历和通达的人生态度、卓越的专业成就和谦和的处世哲学,这一切给我们以启示和感动,他们的朗读也因为人格魅力而充满力量。

 

除了“90后”的老人,我们也有真正90后的年轻人。我记得我在采访柯洁的时候,他已经知道未来他将直面阿尔法狗,他说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真的很想赢,就算以后我输了被看做笑话,我也要说,我一定能够打败他。”

 

当然现在我们都知道他输了,但是我们并没有把他看作笑话,因为他有着敢于胜利的决心,也必须有在失败中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就因为这一点,人永远比机器更高贵,而《朗读者》就是要彰显这样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读本只选最合适的那一篇

 

文学的世界浩如烟海,我们读些什么呢?

 

对于读本的体裁我们几乎不做任何限制,诗歌、散文、小说、演讲稿甚至歌词,一切打动人心的文字都值得被朗读。


为了使每一期节目相对连贯统一,我们特地设置了主题词,十二期的节目分别设立了“遇见”“陪伴”“选择”“第一次”“告别”“青春”等十二个主题词。这些主体词本身就是对人生的一种浓缩,具有强大的情感张力,它对嘉宾的谈话起到一个引导,同时也会让文本的选择更具针对性。

 

当然“读什么”说到底是“谁来读”决定的。最终选择的读本往往是与朗读者本身的经历有关联的,是对他的精神世界的延展和提升。

 

比如第五期节目当中的朗读者,86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作曲许镜清先生,虽然他为《西游记》写了一百多支曲子,包括著名的《敢问路在何方》,但他依然过着最最普通的日子,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举办一场属于自己的音乐会,为此他努力了三十年。

 

最后他是依靠热爱他的听众,通过众筹的方式帮他实现了这个愿望,使得他在七十岁的时候拥有了人生第一场音乐会。

 

随后,他朗读了巴金写于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的文章《灯》,献给所有帮助他完成梦想的观众。文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但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

 

这个时候,我真的很难分辨这到底是巴金的话还是许镜清的话,亦或是很多观众的、听众的心里的话。“《朗读者》仿佛一个情感教育场,当一个嘉宾把自己的生命打开,朗读一个作家的作品的时候,他同时也打开了鲁迅的生命、巴金的生命”。

 

从老舍、巴金、冰心到路遥、史铁生、季羡林,从莎士比亚、海明威、小仲马到梭罗、高尔基、裴多菲等等,我们读了近百段的经典篇目,这些看似远离现实生活的文字并没有使观众产生任何违和感,相反,几十年前甚至一、两百年前的文章中所赞美的善良、正直、勇敢、进取、奉献、尊重等人类最宝贵的品质因为投射在了与之相关联的某一位朗读者的身上而焕发出了新的光芒,再一次击中我们的内心,给予我们慰藉和启示。


惟君心与我心同,方敢倾怀向君说

 

要创作一档好的文化节目,打破曲高和寡的魔咒,就必须要有创新的勇气,要有把文化节目办成精品节目的决心。

 

我们的舞台美术和灯光设计是邀请英国人的团队完成的,设计师Julian说他在世界各地都没有看到过专门朗读的节目,最初他对设计也没有把握,最后我们一起翻遍了世界上最美的图书馆、最美的剧场、最美的书店大概有几百幅的图片之后确定了方向——大方、典雅、庄重,与文学的高贵相匹配。

 

第十二期节目的朗读者冯小刚在录制现场特别仔细地观察了整个舞台,然后说“值得做电影的同仁学习”。

 

包括每期节目开场的札记,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分三十秒,但我们邀请国内最好的纪录片的团队来拍摄。还有弹奏开场主旋律的钢琴家以及演唱片尾曲的歌手无不是经过最仔细的考量的。

 

我想正是因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匠心,才有了《朗读者》第一季之后被津津乐道的一些数据,第一季手机客户端的收听量达到4.25亿次,相关视频全网播放9.7亿次,微信公众号突破10万+文章达到了312篇,业内认为这些数据充分证明节目得到了新媒体的热捧和年轻受众的喜爱。

 

但在这些数据的背后又是什么样的数据呢,我也可以和大家分享。

 

第一季在舞台上出现的朗读嘉宾大约68位,而我们实际联系过的嘉宾超过400位,舞台上呈现的读本近百篇,我们实际准备的读本超过1000篇,每期节目90分钟,我们实际录制的时间是每期节目900分钟,我们的朗读亭走进全国13座城市81个人文景点,约20000人次参与,留下了2400个小时的素材。

 

我始终认为绝不要低估观众的审美与判断,拿出最专业的态度和最大的诚意面对他们,我们会得到最好的回馈。就像宋代张伯端曾经说过“惟君心与我心同,方敢倾怀向君说”,事实证明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嘉宾愿意倾吐肺腑之言,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观众隔着屏幕落下眼泪,是因为我们坚守一颗庄重之心给生命以敬畏,给文学以礼遇。

 

中央电视台 董卿

2017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