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于2013年4月,目前超过15万编剧、导演、制片人、公司总裁为主的影视专业人士订阅,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编剧及剧本资源平台。 |
点击↑蓝字即可订阅
来源 | 戏剧与影视评论 作者 | 内奥米·华莱士 译者 | 陈恬
译者按 :《我与静默》的剧作者内奥米·华莱士在写作之余,也在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爱荷华大学、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等高校教授英国文学、诗歌和编剧。本文是2007年10月,华莱士在英国约克圣约翰大学所做的演讲。她在文中提出“ 越界写作 ”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我与静默》这个描写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种族问题的剧本背后,作者所持的态度和立场;而文中关于剧作者社会责任的讨论和对于编剧教师的建议,其适用性恐怕并不限于西方国家,尤其在主流戏剧等同于国家戏剧的地方,剧作者的越界意识更难坚持,也更加可贵。
“ 成为讨嫌的人,是一种高贵的事业心 ”
最好的戏剧写作是一种越界行为 —— 作为编剧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 跨越界限,重绘界限,擦除界限 ,甚至可以 增加界限 ,以便我们静观、前行以至突围。
如果像恩古齐·瓦·提安哥 [1] 所说,知识分子或作家“是以文字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思想生产者”,那么,问题就变成,我们要如何鼓励学生使用生产工具( 使用自己的语言,对自己的写作负责,回应他人的写作 ),并使他们思考:我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的写作仅仅是积累和捍卫私人财产的实践,还是一种推动剧作者和从业者共同体的集体奋斗(即便独自追求)?
换言之,我(和你)为什么目的、为何种利益而写作?作为教师、学生和作家,我们和社会现状、权力结构、大众观念以及陈规旧习的关系是什么?是去强化还是去挑战?我们是做讨好的人还是做讨嫌的人?( 成为讨嫌的人,在我看来,是一种高贵的事业心。 )
“ 一切剧场都是政治性的 ”
我相信主流文化和主流戏剧的工作是维持和谐。而我们作为教师的工作,就是鼓励年轻作者去打破和谐,面对权力揭开谎言,说出真相。认真思考一下鼓励(en-courage)这个词: 我们给予学生勇气(courage)到底去做什么?答案不仅仅是娱乐。
当戏剧专业的学生走进教室,很少有人能带着我们所谓的“原创性头脑”。当然,他们的创造性,他们怀疑和思考的能力仍然存在,但是它们被一种将个体凌驾于共同体、利益凌驾于和平、财产凌驾于人类需要的文化所统治、所抑制。我们生活在这样一种文化中,如果一种创造力和新思想不能服务于资本、帝国及其最致命的副产品 ── 种族主义、恐同症、阶级优越论和性别歧视,那么我们的文化就对它充满敌意。年轻的作者常常会将这些价值观带进课堂,带入自己的写作,尽管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 而这些价值观只能导致一种虚弱、浅薄、陈腐、死气沉沉的戏剧艺术。
作为教师,我们能够帮助学生 意识到自己的写作在“贩卖”什么产品 :隐藏在表层之下的是何种价值、假设和思维方式,其沉重负载会将写作拖入平庸。布莱希特曾经提醒, 一切剧场都是政治性的 ,我们所说的政治性是指人与社会的互动与碰撞。所有剧场都处理权力问题。谁拥有权力?谁没有权力?谁想得到权力?如何得到?谁失去了权力?为什么?谁因权力被害?谁为权力牺牲?
主流剧场深陷主流文化之中,又受经济压力之累,倾向于欢迎那些温和的作家,他们提出的问题尽管也可能涉及某些校正,却不会从根本上动摇社会现状。总体而言,社会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并未被触及:异性恋仍然居于最显著的地位,白人特权仍然不受质疑,反抗不公正的写作仍然被边缘化,最终,去质疑某些深入人心的假设,就被视为无礼且徒劳之事。
“ 我们需要更多将剧场视为社会转型空间的作家 ”
当我提出“越界写作”,我是在提倡,戏剧教育要鼓励学生去反抗被教导的自我,进入“自我越界”和“对自我的批判性警醒”中,这将使他们能够成为约翰·邓恩 [2] 所说的“世界公民”。 越界的含义之一,就是解剖自我和发现更广阔的世界。这两个过程(也许是同一个)都涉及怀疑的权利和同理心。
我相信和美国相比,英国对于越界戏剧更加宽容,不过两国的学生对政治性写作往往都很迟疑。他们害怕被看作教条主义、枯燥乏味、缺乏创造力或政治正确( 此处允许我跑题一下,我同意马库斯·布里斯托克 [3] 的看法,他认为“对‘政治正确思想控制’的指控,已经成为那些懒于思考的种族主义者、性别歧视者和伊斯兰恐惧症患者的可悲的借口” )。更糟的是,学生可能担心有明确政治、社会观点的写作最终会阻碍他们的职业发展。
我们必须鼓励学生认识到,参与到历史进程──参与到人类集体的戏剧中──对于作家来说不是死路一条。我只需举一些例子 :阿瑟·米勒、托尼·库什纳、艾德里安·肯尼迪、奥古斯特·威尔逊、达里奥·福、哈罗德·品特、卡里尔·丘吉尔、克瓦米·奎-阿尔马[4]、特蕾西·斯科特·威尔逊[5]、黛比·塔克·格林[6]、谢耀[7]、罗伯特·奥哈拉[8] ,余不一一。 从历史来看,剧场始终与政治挑战、社会压迫的话题保持同步。 想想莎士比亚、谢里丹、萧伯纳和斯托里 [9] 。
不过好事总是多多益善: 我们的剧场里需要更多参与社会的、持不同政见的作家。我们需要更多将剧场视为社会转型空间的作家。
“ 推动新人越界的六个方法 ”
我倾向于概括。我喜欢概括。不过是不是有一些具体的途径,可以推动学生超越自身经验、性别、种族和阶层进行思考?以下是可能推动新人越界的六个方法 (也许不够明确,但我希望有用)。
① 帮助他们确定他们的“ 观看之道 ”──借用约翰·伯格 [10] 的术语,即他们 在写作时所作的社会和文化选择。
② 鼓励他们 批判被普遍接受的观看和写作方式 ,像瓦尔特·本雅明那样,反抗、迂回、穿越 ── 用一种违反常规的方式写作。
③ 研究语言机制 ── 隐语、术语、修辞术、模糊表达和生造词,非人性的体系正是藉此得以维持。
④ 打破陈词滥调和杂乱思想 。这里我指的是,去对抗那些冒充信息的渣滓,那些我们被训练去花上一小时又一小时消费的垃圾。例如,如果问到布拉德·皮特是谁的前夫,大多数人都知道是詹妮弗·安妮斯顿,后来他成了漂亮的安吉丽娜·朱莉的伴侣。但是如果问到第一次海湾战争后,英军和美军在曾经以椰枣之乡闻名的地区留下了多少放射性垃圾,也许要花上一点时间才能想出答案(350吨)。有理由怀疑,对皮特先生的了解,恰恰助长了我们掩盖更加紧迫的问题。
⑤ 指定必读书目,不只包括 欧里庇得斯、韦伯斯特[11]、贝恩[12]、莎士比亚、契诃夫和布莱希特 ,也应包括年代更近的越界作者, 如海纳·穆勒、爱德华·邦德、特雷弗·格里菲斯[13]、沃莱·索因卡[14]、贝蒂·沙米耶[15]、理查德·蒙托亚[16]、克瓦米·奎-阿尔马 (他值得再次被提及)、 伊斯梅尔·哈立迪[17]和奇亚·科思戎[18] 。以上仅仅是一个很不完整的名单。
⑥ 鼓励编剧学生持续地、积极地阅读历史,使自己对所写题材有充分了解。正如伯格在上世纪末写道:
在一个每小时都有几千人死于政治原因的现代世界,任何写作除非对政治意识和道义有充分自觉,否则就是不可信的。作家不应生产乌托邦式的垃圾。我们这个世纪末不可饶恕的堕落就是天真。
没错,这很刺耳。也许伯格的话显得顽固而不通人情,但是提倡博学多闻的写作确实至关重要。如果作家努力追求对历史和历史进程中无数力量的理解,并由此重新构想语言,那么我们就有可能重新构想我们自身及我们的共同体──对我来说,这是 一个作家的最高追求 。
“ 从历史的脉络中我们可以发现更加惊人的创意,
可悲的是它们常常沾满血腥 ”
有时我被问及对作品“单调乏味”的看法──我想,对提问者来说,它等同于缺乏激情、复杂性和娱乐性的写作。我的建议是,鼓励学生检视、质疑和抵制主流文化和主流戏剧,这会招致他们的反感,会切断他们的创意源泉,就好像创意是某种超越历史、政治和社会因果关系之外的东西。事实上, 我认为从历史的脉络中我们可以发现更加惊人的创意,可悲的是它们常常沾满血腥。不是少数人的血,不是特权阶层的血,而是大多数人的血。
如果不是关于单调乏味,那我就会被问及如何看待作品缺乏性的内容。在写作时,亲密关系是政治性的,而我认为我们必须对学生承认,关于政治和经济的人类戏剧非常非常性感,非常非常切身。正如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写道,我们的经济世界是“ 对身体的感官财富的劫掠 ”──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身体如何失灵,如何被使用,被虐待。还有什么能比我们身体的历史、身体与世界的关系更加切身、更加私人呢?
历史本身就是对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或缺乏亲密关系的研究。历史和政治难道不就是人们定义自身、探求可为与不可为的斗争吗?有两本书应该列入必读书目,霍华德·津恩的《美国人们的历史》和罗宾·凯利的《自由之梦:黑人的激进想象》,书中有性和罢工,阴谋和幻想,帝国和隔离、谋杀以及种种不可思议之事。 凡是你想得到的,都在那里等待被书写。
数百万无辜的非洲女人、男人和儿童死于跨国公司膨胀的贪欲和罪恶的提价,这不性感,但是切身。在中东,美国的子弹和榴弹使成千上万的人丧命,更多的人致残,这当然也不性感,但是肯定很切身,因为事实上,以色列士兵射出的、穿过巴勒斯坦儿童身体的子弹,是由美国税收支付的,是那些梦想着钓鱼、打棒球和做爱的美国工人挣来的。那些用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将我们的人类同胞撕成碎片的武器,被命名为鱼床、鞭挞者、支点,亚当、蜂巢和弹跳贝蒂,甚至有一种武器叫悲伤之眼,还有什么比这更私人?我们早上起床,亲吻家人,上班,回家,纳税──每日劳动缴纳的税款却被用于杀人,那些我们从未谋面、不知姓名的人,还有什么比这更切身?
这很戏剧化,不错。不过我们身处于真实的戏剧之中。每时每分,它就发生在我们周围。事实就是,我们都通过互联网发生联系,我们都不属于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从未打过电话的人口──我们所过的丰裕的生活,充满“选择”的生活,是以世界上大多数人的贫穷和痛苦为基础的。
我不是在倡导一种居高临下的,或者“向皈依者布道”式的戏剧,我倡导的是一种热情的、有力的、好奇的、野蛮的戏剧。 如果我们鼓励学生去挖掘,他们就会在主流的政治花腔之下,发现那些私密而脆弱的身体。
我们作为教师和作家,如果有什么可以奉献给将要取代我们的年轻人,那一定是鼓励他们去挑战合乎规范的观看之道,使自己感觉不舒适、不安全、不确定。在这个美丽的、被凌虐、被毁坏、被耗尽,但同时又不断令人惊叹的世界,想要感觉安全、确定和舒适,只能是转身不看它── 只能是在很大程度上背弃生活,也背弃自古以来作家所需的救赎:真理。
“ 距离感只是一种精巧的伪装,值得用我们的一生去拆解 ”
我们作为教师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 跳出我称之为“哇哦”(wow)的思想状态,进入一种“如何”(how)的思想状态 : 事情如何变成这样?我如何因自己的无知而遭贬抑?我如何不知不觉地被剥夺了声音?在舞台上如何恢复语言的功能:澄清而不是合谋,抵抗而不是顺从?
我们的工作是鼓励学生通过写作,成为在道义和情感两方面都能担负责任的人── 成为危险公民。 即使不是为了道义,仅仅为了自我保护,也应该发生这个转变,因为我们作为作家和公民,若非积极抵抗所有贬抑我们的手段,那么我们的人性就会受到损害──而我们作为作家的敏感性也随之受到损害。
马丁·路德·金说过:“ 我们的生命终结于对重要的事情保持沉默之日。 ”我仍然相信,展望一个不同的世界,能使我们提升到半神的境界。在一个抵抗不公正的世界里生存和写作,能使我们的生命有价值。
我想用兰德尔·贾雷尔的四行诗作结,它讲述了人类的互联性:
用少女命名的轰炸机,炸毁了
我们从学校里知道的城市──直到我们生命耗尽,我们的尸体躺在
我们杀害却从未谋面的人中间
正如全球变暖、环境危机和移民问题所显示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互相依赖、密切联系的世界里:约克夏,我在英国的居住地,到巴格达的距离比我们所以为的更短。肯塔基,我在美国的出生地,靠加沙或耶路撒冷更近。伦敦离缅甸和耶拿 [19] 不远;纽约靠哥伦比亚和刚果更近。 距离感只是一种精巧的伪装,作为教师和作家,值得用我们的一生去拆解。
让我们一起越界 ── 用越界产生的热量和火花,去制造一道看得见的光,为我们所有的人。
版权信息
原载于《戏剧与影视评论》2016年11月总第15期
文章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转载及合作请联系版权方
作者简介
内奥米·华莱士(Naomi Wallace,1960― ),美国剧作家、诗人。作品包括One Flea Spare、Slaughter City、The War Boys、The Fever Chart: ThreeVisions of the Middle East、And I And Silence等近二十部,分别在美国、英国、欧洲大陆和中东地区上演。2009年,OneFlea Spare成为法兰西喜剧院保留剧目,这使华莱士成为继田纳西·威廉斯之后唯一入选法兰西喜剧院保留剧目的美国剧作家。华莱士曾荣获苏珊·史密斯·布莱克本奖、南方作家戏剧奖和奥比奖,同时也是麦克阿瑟天才奖金和美国国家艺术基金获得者。
译者简介
陈恬:南京大学文学院,讲师
注释
[1]恩古齐·瓦·提安哥(NgũgĩwaThiong’o,1938―),肯尼亚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粒麦子》(A Grain ofWheat)、《界河》(The River Between)、《血的花瓣》(Petals ofBlood),剧本《黑色隐士》(The Black Hermit),评论集《返家:走向民族文化》(Homecoming:Essays on African and Caribbean Literature,Culture,and Politics)等。──译注(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译注)
[2]约翰·邓恩(John Donne,1572―1631),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其作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重新发掘,对现代诗歌产生很大影响,T. S.艾略特对其推崇备至。
[3]马库斯·布里斯托克(Marcus Brigstocke,1973― ),英国喜剧演员。
[4]克瓦米·奎-阿尔马(Kwame Kwei-Armah,1967― ),英国剧作家、演员、歌手,非裔,代表作有《艾尔米拉的厨房》(Elmina’s Kitchen)、《瓦尔特的战争》(Walter’s War)等。
[5]特蕾西·斯科特·威尔逊(Tracey Scott Wilson,1966― ),美国剧作家,代表作有《故事》(The Story)、《好黑人》(The Good Negro)等。
[6]黛比·塔克·格林(Debbie Tucker Green),英国剧作家、导演,代表作有《天生坏种》(Born Bad)、《随机》(Random)等。
[7]]谢耀(Chay Yew),美国剧作家、导演,新加坡裔,代表作有《瓷》(Porcelain)、《他们自己的语言》(A Language of Their Own)等。
[8]罗伯特·奥哈拉(Robert O’hara),美国剧作家、导演,非裔,代表作有《反叛:把握历史》(Insurrection:Holding History)、《南北战争前》(Antebellum)等。
[9]大卫·斯托里(David Storey,1933― ),英国剧作家、小说家,代表作有剧本《家》(Home)、《更衣室》(The Changing Room),小说《萨维尔》(Saville)等。
[10]约翰·伯格(John Berger,1926― ),英国艺术史家、小说家、画家、公共知识分子。著有艺术论集《观看之道》(Way of Seeing)、《看》(About Looking)、《毕加索的成败》(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Picasso)等。
[11]约翰·韦伯斯特(John Webster,约1580―1634),英国剧作家,代表作有悲剧《白魔鬼》(The White Devil)、《马尔菲公爵夫人》(The Duchess of Malfi)等。
[12]阿芙拉·贝恩(AphraBehn,约1640―1689),英国剧作家、诗人、小说家,是英国最早的女性职业作家之一,代表剧作有《漫游者》(The Rover)、《月亮王》(The Emperor of the Moon)等。
[13]特雷弗·格里菲斯(Trevor Griffiths,1935― ),英国剧作家,代表作有《真实梦境》(Real Dreams)、《钢琴》(Piano)等。
[14]沃莱·索因卡(Wole Soyinka,1934― ),尼日利亚剧作家、诗人,代表作有戏剧《死亡和国王的马弁》(Death and the King’s Horseman)、小说《反常的季节》(Season of Anomy)等,198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5]贝蒂·沙米耶(Betty Shamieh),美国剧作家,巴勒斯坦裔,代表作有《咆哮》(Roar)、《黑眼睛》(The Black Eyed)等。
[16]理查德·蒙托亚(Richard Montoya),美国剧作家、演员、导演,拉美裔,代表作有《水与力》(Water & Power)、《美国之夜:胡安·何塞的歌谣》(American Night:The Ballad ofJuan José)等。
[17]伊斯梅尔·哈立迪(Ismail Khalidi,1982― ),美国剧作家、诗人,巴勒斯坦裔,代表作有《吐真剂布鲁斯》(Truth Serum Blues)、《网球运动在纳布卢斯》(Tennis in Nablus)等。
[18]奇亚·科思戎(Kia Corthron,1961― ),美国剧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武力使用层级》(Force Continuum)、《在贫瘠的撒哈拉沙漠的河流中浸凉》(A Cool Dip in the BarrenSaharan Crick)等。
[19]耶拿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城市,2007年因六名黑人学生遭遇法庭不公正判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种族歧视抗议运动
E / N / D
▽
公司、项目合作 ◇ gangqinshi01
项目、影视宣传合作 ◇ rene0602
影视公司合作 ◇ zqy24680
编剧合作 ◇ dongmeijuan3274
回复“我要加入分会”加入编剧帮全球分会
投稿 ◇ [email protected]
已同步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搜狐自媒体 | 一点资讯
界面 | 百度百家
|
杭州交通918 · 床垫上那层膜需要撕掉吗?原来这么多年你都做错了 7 年前 |
|
思路网 · 马云和李彦宏隔空对战,马化腾大胆点评了一下 7 年前 |
|
剥洋葱people · 央视主持人张泽群:四次高考才考上,被邻居调侃“大”学生 7 年前 |
|
创乎 · 【创乎荣誉】祝贺创乎获得移动互联网行业新锐奖 7 年前 |
|
中国律师商学院 · 【律界人生】我们期待:下一个毕业典礼,你要归来 7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