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影视大魔王
有态度的影评,有广度的资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都日报  ·  暂列全球第二!《哪吒2》再破纪录 ·  2 天前  
新消费日报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破59亿! ·  2 天前  
新消费日报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破59亿! ·  2 天前  
南京日报  ·  “Lé Zà”,南京参与制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影视大魔王

绑匪这么帅,换我我也爱!

影视大魔王  · 公众号  · 电影  · 2016-12-28 22:02

正文

今天推送之前,先给各位小宝贝们科普一个小知识。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


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


像是著名童话《美女与野兽》就曾经被冠上了宣传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帽子。

不过这是个18世纪的童话,和1973年才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没什么关系。


据说在1973年的时候,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闯入两名劫匪,劫匪扣押了4名银行职员作人质,与警察对峙了6天之久。


可是在人质被警方营救出来后,非但没有控诉绑架者,相反却为劫匪辩护,对警察的调查取证工作也采取坚决不合作的态度。


其中一位女人质甚至还爱上了一位劫匪,并和他订了婚, 还有一位人质居然在全世界为绑架者筹款,建立了为绑架者辩护的基金会。


这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不仅让全世界哗然,更是激发了研究学者的关注。


后来的研究显示,类似这起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事件,居然令人惊讶的普遍。


根据对后来不断出现的种种案例的分析对比,研究学者们总结出了四个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条件。


1.人质必须有真正感到绑匪(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认出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

3.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4.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随着对这一心理行为的研究加深和更多类似事件曝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出现在大众眼里的频率越来越高。


关于这一心理的电影也层出不穷,比如在各大电影节多次提名最佳影片的 《汤姆的农场旅行》


电影中的汤姆因为参加男友的葬礼,而被前男友的恐同哥哥弗朗西斯囚禁在农场里。


弗朗西斯对于同性恋深恶痛绝,对于弟弟的男友自然也是抱着强烈的敌意。


弗朗西斯不许汤姆离开农场,限制住汤姆的行动,对汤他拳打脚踢,但之后又会带他去医院,然后再拳打脚踢。


但是汤姆却在这种打一巴掌给一颗糖中居然渐渐的对弗朗西斯产生了别样的情愫。

类似的情节,在国产电影 《日照重庆》 中也有出现过。

范冰冰在里面饰演一个被绑匪绑架的医生人质。


但是在被绑架的期间,范冰冰却渐渐同情起了这个绑匪, 希望用善良挽救这个心灵错乱、需要帮助的绑匪。

但在《日照重庆》中更多的是揭露绑匪的心理而非人质的心理。


所以,今天我就要和大家说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关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的电影。


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

十二年前被绑架的妹妹获救回到了自己的家,然而自己的家人却接二连三的发生各种意外,当姐姐发现不对劲时,站在她面前的却是当年的绑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