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可谓最有“戏”看的一周,从戏精的诞生到被写死的第一批90后,满满都是大戏。
首先,开始我们的“戏精”讨论:南方真的需要集中供暖?南方人毫不犹豫地说:需要!
一到供暖季,南方人总有很多话想说,戏就来。什么“你在南方的艳阳里,盖几层被,我在北方的暖气旁,四季如春”,这样的段子层出不穷,都已经审美疲劳了,但其实南方人还是没有搞懂他们为什么受冻。为什么中国南方不实行集中供暖?南方需要集中供暖吗?北方都能享受到集中供暖吗?北方的集中供暖,真的有那么好吗?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一定要划定秦岭淮河线南北供暖,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北方更冷,而是因为产煤量有限,即使是现在,中国的集中供暖也主要靠燃烧煤炭。
不可否认,南方冬天确实难熬,但即使南方有供暖需求,实行集中供暖,也未必能达到北方室内的效果。南方完全不必走北方的老路,分户取暖反而更适合南方。
遭受魔法攻击的南方,为什么至今没有集中供暖
然后我们就来说说“戏精的诞生”。《演员的诞生》从第一期到现在,期期上热门,年度最套路节目,当之无愧。尤其这周袁立持续一周更博声讨浙江卫视,不断爆料黑幕。有很多人讽刺袁立,甚至拿她“公益人”的标签来说事,说她这是拿做公益当遮羞布,拿着别人给的钱作秀最终还是个戏子,“做公益那就默默做啊,宣传出来让大家都知道不就是面子工程”。
可能这就是“娱乐圈”,但在做公益这件事上,将心比心,章子怡确实比不过袁立。
袁立:我累了,欠我的道歉你到底什么时候给?
不管是不是作秀,只要大众认可即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去做公益,只要用心,就会收获真诚与感动。下面这对德国夫妇,他们在中国15年,累计资助436名聋哑儿童。他们努力为中国聋哑人构建一个完整且强大的世界:可听可感,可以言说,还有凭自由意志选择有尊严的生活的能力。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别人。
吴正荣和太太杜雪慧在吧赫西点喝下午茶
无象|德国夫妇在华15年资助436名聋哑儿,至今租房住
“戏精的诞生”为什么这么多戏精?这是因为“艺术”源于生活,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戏精,比如戏份十足的办公室,你一天要待至少8个小时的地方,从领导到实习生,每个人的内心戏都非常饱满,对角色的演绎都极其精湛。比如,领导女皇表面上情绪化严重,实则深谙办公室驭人法则,他们的心思都不太好猜!
领导善变怎么伺候?如何吐槽才不会被知道?
办公室有一种人每天不自觉给自己加戏——神抖腿的人!因为他们一抖起腿来,连着的办公桌都在震颤,你想不注意也难。希望我旁边的同事没有看到这篇文章(捂脸.png)。
有人问,抖腿是因为肾虚吗?当然不是,还有人说“男抖穷,女抖贱”,哪有这么可怕,不要吓自己。
抖腿通常的情境是在静坐、需要集中精力的情况下。长期伏案的人久坐导致腿麻,抖腿则可以收缩腿部肌肉,刺激血液循环,让腿部舒服一些。站起来走动是缓解抖腿的好方法。但有的人抖腿是因为不宁腿综合症,这是病,还需要尽早就医。
每个爱抖腿的人,心里都有一台缝纫机
如果说实话,小编认为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个“戏精”,这个“戏精”源于你给别人贴上的标签。比如对于河南人,我们脱口而出的一个词——偷井盖。我们看到一个河南人可能就会想起他们偷井盖的黑历史,内心会对这个人产生一些不好的印象,这时候你已经自导自演了一场内心戏,你有没有发现。
不过言归正传,小编其实只是想说一下井盖而已,我也是个戏精!原来的井盖之所以被偷,是因为井盖通常是由金属铸成,偷了可以卖钱。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叫做“活性粉末混凝土”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就很好地解决了井盖被偷的这个大难题。
这种材料造价是普通水泥的十倍,却被用来造井盖
要说起标签,我们对浙江人也有一些固有印象,除了“浙江温州江南皮革厂倒闭了”,其实还有一句“浙江人学日语,三十天就够了”。因为日语中的吴音来自于南北朝时期的江南话,至今仍保留在日语的音读系统中,这让当代的日语和浙江话产生了某种奇妙的相似感。
不过虽然像,但浙江话和日语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轨迹。想要听懂日漫和日剧的中国年轻人,开始捧起了《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2015年已经有95万以上的中国人在教育机构里学习日语。反观吴语,一个曾经有7952万人作为母语的方言,如今却在一步步走向“安乐死”。
浙江人学日语,三十天就够了
要说这周戏份最足的除了《戏精的诞生》,莫过于本周被写死了的第一批90后。朋友圈铺天盖地的90后,不禁想问,90后这是得罪谁了?
从下面这篇90后的自述来看,主人公确实生活的不容易,很憋屈。她迷恋自由、寻求自主独立,但她并没有做足够多的努力;她渴望逃离家庭,却又不断接受家庭力量的恩惠。
大国小民丨第一批90后,从小到大都这么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