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监管
此前人脸信息都掌握在政府手里,政府部门录入民众人脸信息“标本”有助于抓捕罪犯、预防犯罪,人脸识别便是鉴权的一种手段,一切都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现在,任何企业都可以收集用户的人脸信息,显然,这将给数据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政府部门必须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这种行为提出明确要求,提高收集数据的门槛,起到监管作用
2、对企业的要求
企业拥有这么多的“脸”,储存和应用几乎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对其进行约束,让数据隐私的暴露与否仅在一线之间。这就要求企业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积极开展保护用户数据的行动,从意识上重视此事,从技术上升级完善系统,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3、对用户的建议
作为用户,我们也要保护好自己这张脸,别没事到处“刷”。毕竟,生物特征作为安全措施的最大问题是不可更改。密码泄漏了,改一个,加强防范即可。脸的信息泄露了总不能去整容,这种不可更改性要求我们在刷脸的时候必须非常谨慎。
慧聪安防网总结
人脸识别充当着人工智能的“眼睛”,作为人工智能与外界交互的一项重要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性显得十足重要。在人口红利下,人脸识别有着十分庞大的市场空间,但在商业化上数据信息安全依然是所有厂商绕不掉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