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通过学习和研究后发现,道教所提出的丹道、养生都是人类至宝,故边学、边研究、边宣传,遂于1933年在上海公开创办了《扬善半月刊》,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养生知识。
文/李信军
陈撄宁,字子修,号圆顿子,公元1880-1969年,安徽怀宁人。当代道教理论家、养生家、医学家。
陈撄宁像(资料图)
其十岁时,读《神仙传》,于是萌发了学仙之念。后考中秀才。十五岁学中医、25岁又考入安徽省高等政法学堂,后因病退学。他起初为了学医治病,四处求医无效,只好走入佛门。经过一段体验,他认为佛学理论脱离人类现实生活,佛教修炼对于人类肉体来说无能为力。遂又到上海白云观,用数年时间通读了《道藏》。他认为道教则是解决当时(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思想问题的最好工具。如说:“吾人今日谈及道教,必须远溯黄老,兼综百家,确认道教为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寄托。切不可妄自菲薄,毁我珠玉,而夸人瓦砾。须知信仰道教,即可以保身;弘扬道教,即可以救国”。也就是说,道教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支柱,是中华民族抵抗外来文化侵略的最有力的精神武器。
他通过学习和研究后发现,道教所提出的丹道、养生都是人类至宝,故边学、边研究、边宣传,遂于1933年在上海公开创办了《扬善半月刊》,1939年又创办了《仙道月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养生知识。在民族危机严重、道教文化极其消沉、人才缺乏的近现代史上,陈老能独树一帜,为保存和发扬道教学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养生(资料图)
1957年4月,中国道教协会正式成立,他被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1961年,众望所归,陈老被全国道教界推选为第二届会长。
陈撄宁先生从事道教研究六十余年,治学精勤、务实求真。他领导全国道教界的工作后,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经典著作、养生功法的研究和实践以及弘扬民族文化上。其中他将《道藏》所收录的各书按内容分为道学、道通、道功……等十四大类。并著《论不识道家学术之全体》。以及《黄庭经讲义》、《孙不二女丹诗注》、《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最上一乘性命双修二十四首丹诀串述》、《论性命》、《辩十种仙》、《第五十章研究》、《内外篇》、《口诀钩玄录》等。晚年又撰写了《神经衰弱静功疗养法》、《静功总说》。并主编了《道教知识汇编》、《中国道教史提纲》等。
陈老对道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仙学”思想以及养生功法、功理的研究,可谓“功载千秋,德臻人寰”被誉为当代的“仙学”大师。
(编辑:玄朴)
腾讯道学旨在
“弘传道学、普及道学”
。除
微信公众号
外,您还能从
腾讯官网
、
腾讯道学官网
、
腾讯新闻客户端
、
天天快报
、
腾讯网迷你版
、
腾讯视频官网儒佛道频道
分别浏览精彩原创内容。
1.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
李信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3.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