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EDU投资人俱乐部
i-EDU教育产业投资人俱乐部是一家布局海外教育投资的教育垂直媒体研究机构。由超过300名投资人、30家上市公司、45家VC、32家PE及12家券商组成。通过打造媒体属性的智库,融合一二级市场投融资数据,成为教育行业投融资信息服务供应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本地宝  ·  18万㎡!上海又一免费梅花展来了! ·  3 天前  
乐游上海  ·  老洋房里看演出,梧桐区“最有戏”Citywa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EDU投资人俱乐部

教育部:9月底前完成小区配套园回收、购置、置换手续

iEDU投资人俱乐部  · 公众号  ·  · 2019-01-22 20:56

正文

1月22日,教育部召开2019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围绕国务院今日公布《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进行了相关解读。为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通知》试图彻底改变原有粗放建设的方式,着力补足学前教育设施短板,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要点





山东省:3份文件,4大方面


2018年,山东省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城镇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的意见》《山东省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三个重要文件。山东省围绕政策文件,在4个方面强化落地,切实增加公益性普惠幼儿园的学位。


首先,做实配套规划,2018年-2020年, 山东省每年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000所以上,新增学位50万个,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张志勇在22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2018年山东省已经超额完成任务;同时,山东省提高了幼儿园配建标准,根据张志勇介绍,其配建标准为: 幼儿园服务半径原则上不大于300米、每3000-5000人口居住区设置1所6个班以上规模的幼儿园。


第三方面是完善政策链条。 其配套园要求优先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资产国有的普惠性民办园,确保公益普惠性质 。张志勇表示,山东省规定其规划部门要跟据规划条件和建设条件严格审查,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或通过;建设部门需要要求配套园先于或同步于居住区项目建设,保证同步竣工验收,且建成并验收合格后 3个月内 必须无偿交付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目前山东省排查结果显示,目前 需要整治幼儿园982所 ,其中未规划的 149 所,建设不到位的 348 所,移交不到位的 295 所,使用不到位的 176 所。张志勇表示,山东省已成立专班,全面排查全面整改。确保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改任务。


最后,山东省已建立考核机制,完善财政奖补机制。 张志勇表示,2019年山东省级专项经费有4.5亿元,重点将用于支持各地配套园建设 。各市也加大了投入力度,给予每个孩子 生均不低于710元的财政补贴。济南按照新建幼儿园每班补贴10-40万元,改扩建幼儿园每班补贴5-15万元的标准,每年奖补资金达到1亿余元。青岛按照每班50万元的标准对回购的配套园进行奖励。


广州市:注重顶层设计,破解瓶颈难题


广州市分别于2016年2018年以政府令的形式制订了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的暂行规定,确保幼儿园与首期建设的居民住宅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暂行规定明确要求, 幼儿园、小学等设施应当先于住宅首期工程或者与其同时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并在住宅首期工程预售前先行验收,取得建设规程的规划验收合格证。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华山鹰在22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 强调,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市已经建设移交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 196 所,其中办为公办幼儿园的 95 所,办为普惠性民办园的 94 所,办为普惠性幼儿园占比 96.4% ,极大地促进了广州市学前教育的普惠健康发展。 同时华山鹰表示,广州市将按照每个配套幼儿园360万的政府拨款标准,对每一所幼儿园进行装修。


除此,广州市开展了学前教育发展策略规划研究与布点规划编制工作,合理规划幼儿园教育布点, “一区一策” 制定年度学位增长计划,确保学位供给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同时,广州市按照 “一案一册” 标准归档,根据各时期相应的法律、政策的规定及相关的行政协议,逐一梳理出 159所 居住区历史遗留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和移交责任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意见和操作指引。

“我市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明确由各区政府牵头统筹负责,市、区两级教育、住建、国土规划、城市管理、财政部门等通力合作。 截至2018年12月,159所历史遗留问题幼儿园已回收41所,其中办为公办园25所,办为普惠性民办园16所。 ”华山鹰表示。


配套园本身难有补偿


相关人士对i-EDU表示,配套园作为小区的配套设施,本身就是开发商在建设小区之后要完成,建成之后要移交给政府部门的,属于公用设施,对于开发商来讲,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所以没有补偿。

他还表示,对于已经成为高收费幼儿园的配套园,目前来看并没有补偿的解决方案。因为这属于国家政策调整, 就幼儿园与开发商签的销售租赁协议上来讲,这属于政策调整或者不可抗力,幼儿园有可能需要自己承担损失, 但是具体情况还要看具体协议规定与不同地方的有关规定。他强调,这部分幼儿园最好仔细研究当时签署的相关协议,对国家重大政策调整是否规定了处理方式。


小区里的幼儿园不都是配套园


目前,城镇小区中的幼儿园并不都是配套建设的幼儿园。 如果幼儿园的土地性质属于出让教育用地或住宅,商业用地则不属于“配套园”范畴 ,也不会面临限期移交等问题。但是举办营利性幼儿园,需要选择商业用地作为办园场所,保持用地性质清晰是核心关键。

小区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多为政府划拨土地,这部分配套园属于治理范畴。 i-EDU创始人张海庞表示,配套园如果需要存续经营,只能改为非营利性普惠园。他强调,小区配套园已经成为高端园的,需要利用政策窗口期,寻找非小区配套的经营场所,新开设营利性幼儿园。


撰文 | 石斛

视觉 | 澄悠


第二届香港峰会重磅解读

将在《i-EDU内参》

2019年第2期中整理发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