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0785亿元,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4%,达到4.14%,文化产业距离“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又近了一步。
过去五年,我国文化产业一直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远高于同期GDP增速。以电影产业为例,无论是影片质量、城市银幕数,还是电影票房、观影人数都取得长足进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表示:“五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成就全球瞩目。(涌现了)像《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战狼2》等一批‘三性统一’、两个效益俱佳的优秀作品。2012年中国的电影票房只有170亿,2016年底达到了492亿。我们的城市影院荧幕数2012年1.3万块,截止今天达到了49000块。2012年我们城市影院的观影人次4.66亿,截止到去年年底,达到了13.72亿。”
我国文化产业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开启了走出去的步伐,以电视剧为例,国内热播剧《琅琊榜》《甄嬛传》等在走出国门后也受到热捧,国产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坦桑尼亚的收视率更是一度达到52%。
汪峰、蔡国庆化身支教老师 《让世界听见》看片会在泸沽湖举办
10月27日,湖南卫视音乐公益节目《让世界听见》媒体看片会在泸沽湖银湖岛酒店举办。据导演、制片人潘瑞芳介绍,《让世界听见》由汪峰、蔡国庆两位明星化身支教老师,分别前往两处农村组建童声合唱团——汪峰去往四川省凉山州泸沽湖畔的达祖教学点,而蔡国庆则去到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的大托村小学。
《让世界听见》旨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接触正规的音乐教学,并帮他们实现将歌声唱出大山、让世界听见的梦想。“我们发现很多热爱音乐的孩子,在音乐这块领域的教育有所缺失,于是我们有了这个灵感,希望给他们带来更好的教育支持”,潘瑞芳谈到节目的创作初中时说道,并表示计划让孩子们参加2018年2月在俄罗斯举办的的儿童和青少年合唱锦标赛。
据悉,节目将于明天(10月29日)起,每周日晚在湖南卫视播出。
中国影视剧喀尔喀蒙古语译制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赴内蒙进行专业技能交流和座谈
10月25日至27日,中国影视剧喀尔喀蒙古语译制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与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进行了专业技能交流和座谈。
“中国影视剧喀尔喀蒙古语译制中心”是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蒙古语卫视频道驻蒙古国影视译制工作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业影视剧译制中心,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建立,2016年10月1日正式成立。译制中心目前承担着国家对蒙影视译制两大项目任务,分别为“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项目和“中宣部译制工程”项目。
“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项目自2014年获准立项,启动实施以来,蒙古广播电视台蒙古语卫视频道着手筹备译制工作,向蒙古国工作室轮流派驻由翻译、配音、录制、管理各工种人员组成的精干团队,进行喀尔喀蒙古语本土化译制。经过两年多的紧张工作,21部952集,714小时,42840分钟的电视连续剧的译制任务圆满完成并在蒙古多家主流媒体上进行播出。在译制工作当中,“中国影视剧喀尔喀蒙古语译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们不断创新和挑战,运用在当时蒙古国很少的对口型进行翻译和配音,每一部剧的译制水平都达到了译制电视剧新的高度。
来源:央广网、新浪等
编辑:王梦茜 于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