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你用的调料可能都是假的,
而你,
可能已经吃了十年……
近日,有媒体报道,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存在一个“北方调料造假基地”,记者发现此地聚集的造假窝点多达四五十家,每年产值以亿元计,造假历史更是长达十多年。王守义、太太乐、海天、李锦记、老干妈、雀巢等市场知名品牌几乎无一幸免。制造的假调料包括酱油、十三香、白醋、味精等多种必备调料品。
天津独流的调味品造假者送出的样品
为了调查假冒劣质材料,记者和静海区刑警大队的民警来到独流镇九十堡村的一处普通民宅。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院子里简单却齐全的造假工具:
1米多高的深蓝色塑料桶、几根变色的橡皮管、堆放在地上的各种原料、大量空玻璃瓶和印着各种品牌字样的瓶盖……
另外两间屋子里,则摆满了灌装封盖未贴标签的“东古酱油”,以及装箱的“东古一品鲜酱油”、东古酱油外包装纸箱和成桶的色素。
记者:看现场的话,现在都发现了什么情况?
民警:发现了制假的成品、原材料,还有玻璃罐、商标之类的。
记者:看这个数量得有多少?
民警:要是按箱算的话,估计也得几十箱的东西。
记者:这是它的一个加工点吗?
民警:看样子是个加工点,因为这里边都有灌装的东西……
记者:他们是用原料兑在一起,是吗?
民警:对。
记者:现在我们查到的勾兑原料都有什么?
民警:食品添加剂硝酸钾,还有精制盐,在这种地方,买这些东西都是混合在一起,直接灌装。
除了上述造假设备,记者和民警还在造假现场看到了山梨酸钾添加剂、苯甲酸钠添加剂、三福牌甜蜜素、味精等原料,以及两个半袋的白色袋装长舟牌“高级精制盐”。
而据当地造假者介绍称,工业用盐就是造假调料的原料之一。造假的方法非常简单,以假酱油为例,只要将工业用盐、自来水、色素和食品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勾兑一下,一瓶假冒伪劣的“酱油”就做完成了。
专家表示,工业用盐并不能用于食品生产,因为工业用盐含有大量杂质和很多有害成分,如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还有一些重金属,会伤害肝脏、肾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在制作假调料的同时,一定是超范围、超剂量地使用,这就可能造成慢性毒性、致突变、致癌性等健康风险。这次造假,它使用了非食用物质,这样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记者在暗访中发现,除了上述假调料外,独流镇的造假窝点内,有小作坊还将用过的八角花椒回收炮制“十三香”。
一台灌装机,若干个十三香包装盒,只需要将原料粉末灌装到包装盒里,便大功告成。
知情人士爆料称,这些原料来自瓜子加工厂。瓜子加工厂将废弃的八角、花椒等调料给专人回收,专人回收后,再将其晾干粉碎成粉末,以每斤两元的价格卖给这些调料造假者。
知情人士:每次送来1吨原料,大概可以供它用几天。
2017年1月11日,天津独流镇七堡村河北一条的一村民家中,罐装好的假十三香小袋装,等待工人往单包装纸盒里装。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假货的外包装箱,品牌标签,与真品看不出来丝毫差别,更可怕的是,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还能显示出相关内容……
参与这次打假行动的相关企业负责人透露,从2002年开始,他们就在独流镇打假,至今已经15年的时间,但造假产业在这个地方始终难以根除。
负责人:在当地,造假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包括各地的销假的都要跟他们联系,造假产品出来之后有专人销售。
为什么我们打假,十几年都不行?因为,每次等我们到窝点了,那个地方就一件东西都没有了,有的地方人都跑光了。
记者调查发现,当地的造假人员的警惕性极高,无论和经销商联系,还是物流发货,都不会留下真实姓名,甚至造假作坊外都安有摄像头。
记者曾以买假调料为名联系到独流镇多名造假人员,对方均表示,有货(假调料)可以出,包装和质量放心,可以先发样品给记者看看再做决定。
造假人员:被逮到了就塞点钱,一千、五百的,给他塞点钱他不就走了嘛!
负责人:大概有10万箱左右假货到市场,这只是我们一家的,还有其他企业的,光独流镇上生产的假货至少50万。
打假进度如何?
天津独流进行逐户排查七人涉制售假调料被拘
17号凌晨,针对天津静海“假调料”事件,静海区委、区政府从区市场监管局、公安分局、商务委、属地乡镇等部门先后抽调200余人组成执法队,对独流镇进行全面查处。静海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到昨日,执法人员完成了对1500多户的排查。截至18日0点,公安部门已经拘留涉案人员7人。依法查处调料造假窝点3个,缴获王守义十三香4箱计18.4公斤,4000多升冒牌酱油醋及灌装机器等物品。
1月16日,天津独流镇西北民主街附近一假醋制造窝点,执法人员雇请的工人将涉假调料和设备装上卡车。
执法人员在一处生产假冒酱油的窝点查处的涉案物资装满了五辆货车。
针对造假人员自曝花钱打点上面关系,静海区委书记冀国强表示,若发现公职人员与造假窝点有关系,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对独流镇存在的假调料窝点将严打到底。
记者根据在造假现场查获的长舟牌“高级精制盐”包装袋上的联系方式,电话采访其生产厂家及售卖该款产品的卖家,两方均表示,该盐属于工业用盐,不可食用,也不能用于食品生产。
专家解释,工业用盐含有大量杂质和很多有害成分,如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还有一些重金属,会伤害肝脏、肾脏。但判断是否对人有害要看剂量。说白了还是得看吃了多少。
其次,被印在加调料包装上的甜蜜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添加剂虽然可以食用,但是须严格按相关标准添加,过量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比如苯甲酸钠,作为一种防腐剂,虽然有防止食物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但用量过多会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
专家表示,食品掺假造假虽然不一定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它存在很多无法预知的风险(未知也是最大的风险)。而且这些小作坊、黑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卫生操作不规范、原料品质难以保证,很容易给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埋下隐患。
专家提醒:
1、仅靠人的五官,如尝味道、看颜色、闻气味等,普通人很难分辨真假,也不要轻易相信网上流传的辨别技巧,这些技巧造假者都知道,很容易破解。
2、尽量去正规的超市买正规的产品,如果产品明显有问题,比如包装破损、印刷有问题,就不要买了。
3、不要贪便宜去买一些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产品。
4、注意饮食均衡,清淡饮食,不要太重口味,不要用太多调料,也能减少风险。
来源:经济日报、新京报、澎湃新闻、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