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蓝釉描金双兽耳樽
基本信息
时代:明天顺(1457年—1464年)
尺寸:高32cm,口径15 cm,底径15 cm
器物描述
圆唇,短颈,溜肩,肩上对称饰一对兽耳,鼓腹,腹下渐收,平底外放,浅圈足,沙底,足缘有修刮痕。器外壁施蓝釉,深沉厚润,蓝中带黑灰色,施釉不到底,釉面有几处棕眼,口沿内有几处露涩胎,器内壁施青釉。器物外壁描有金彩纹饰,已全部脱落,侧光下略见痕迹。
纹饰图案揭秘
描金是在烧成的蓝釉器物上,用金粉描绘纹饰后,二次烘烤而成。由于是釉上绘彩,故金彩附着力很低,极易脱落。因此,这件樽上的金彩纹基本脱落,只有在侧光下才能略见其外壁曾饰有三层描金纹饰:第一层为颈部饰一圈缠枝花卉;第二层为肩部饰一圈锦地纹开光,内篆书“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第三层为主体纹饰,于腹部绘“仙山楼阁访友图”,画面上方一角题北宋汪洙《神童诗》:“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空白期蓝釉器价值
此器古朴厚重,画面生动流畅,釉色莹润。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中收录该器物,将其年代定为天顺时期。正统、天顺、景泰三朝的蓝釉器,因目前考古发掘和墓葬出土资料甚少,故而非常珍贵。耿宝昌先生曾对此时期器物特征归纳为:笔调色泽既有别于宣德晚期的粗重晕散,又不似成化时的纤细淡雅。此件蓝釉描金双兽耳樽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作,从中可见此时期蓝釉器釉面光润平静,色重泛黑。作为古陶瓷烧造之最高境界的单色釉瓷器,没有斑斓的工笔重彩,没有花卉人物、山水走兽的点染,依靠的只是造型和釉色,因此烧造单色瓷需要极高的技法。综观目前可见之明清蓝釉瓷器,其造型多样,装饰方法除素地外,多采取描金和绘白花的手法。
蓝釉器烧造历史
我国烧制高温颜色釉瓷器的历史非常悠久,传统的青釉、黑釉和黄釉就是以铁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而颜色比较纯正的高温蓝色烧制成功,是元代瓷窑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蓝釉,又称“祭蓝”、“霁蓝”、“积蓝”、“霁青”、“宝石蓝”,最初表现在唐代三彩陶器上。元代崇尚蓝色,皇宫常用蓝色琉璃瓦覆盖,宫廷举行庆典时也喜用蓝色织品,即使装裱字画也常采用蓝色凌绢,蒙古妇女们也常用蓝色绸料束于腰间,这与当时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突出的是人们对天的敬仰。人们尚青尚蓝,故而促进了蓝釉瓷在元代的烧制成功。以适量的钴料作为呈色剂,生坯施釉,在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其后明宣德时期蓝釉器烧造达到顶峰,《南窑笔记》言:“宣窑……又有霁红、霁青(青指蓝)、甜白三种,尤为上品。”其釉色蓝如深海,净无纹理,色调深沉,浓淡均匀,浑厚而美观,是古代颜色釉瓷的优秀代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玩元素网采集整理,同行转载请署名!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在朋友圈分享此文!
也可关注我们的微信号:shgudong 阅读更多精彩的文章。
参加拍卖加微信:guwanyuansu
手机:15201921803(微信)
全国热线:400089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