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2P情报局
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动,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心。
51好读  ›  专栏  ›  P2P情报局

注意!央行预警“消费返利”,转告家人远离这些平台

P2P情报局  · 公众号  · p2p  · 2018-04-19 1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P2P情报局
爆料、测评、观察。
因为专业,所以有料!



“购物返本”、“消费等于赚钱”、“你消费我还钱”,这是一些“消费返利”的平台打出的标语。使用这些平台购物,消费的金额会全部返还,也就是说不花钱就能买到想要的商品,天底下真的有这种好事吗?


近两年来,这种打着“消费返利”旗号的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市面上,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发展得更盛。但实际上,这种“消费返利”的模式根本经不起推敲,大多数都逃不出庞氏骗局和传销的命运,当没有新的资金进入,只能以崩盘告终。



1



央行做出“消费返利”风险提示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到这种消费返利的骗局中,4月12日,央行就这种“消费返利”的模式做出了风险提示:


1、高额返利难以实现。 返利资金主要来源于商品溢价收入、会员和加盟商缴纳的费用,多数平台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正当实体经济和收益,资金运转和高额返利难以长期维系。


2、资金安全无法保障。 一些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途径,以“预付消费”“充值”等方式吸收公众和商家资金,大量资金由平台控制,存在转移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


3、运营模式存在违法风险。 一些平台虚构盈利前景、承诺高额回报,授意或默许会员、加盟商虚构商品交易,直接向平台缴纳一定比例费用,谋取高额返利,平台则通过此方式达到快速吸收公众资金的目的。部分平台还采用传销的手法,以所谓“动态收益”为诱饵,要求加入者缴纳入门费并“拉人头”发展人员加入,靠发展下线获取提成。平台继参与人员的上述行为具有非法集资、传销等违法行为的特征。


图片截自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2



150家“消费返利”传销平台中,逾3成已经崩盘


之所以引起央行的注意,是因为“消费返利”已不仅仅是个例,这种模式的平台已经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据一份网络上曝光的“ 消费返利传销骗局名单 ”显示,统计在名单的平台已达150家。



尽管这份名单已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央行也对此类的模式做了风险提示,但是仍然有人对此趋之若鹜。而其中的大部分,也知道此种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如无其他外来资金注入,崩盘只是时间问题。


据P2P情报局不完全统计,这些统计在名单的平台中,已经有40家出现无法提现、跑路、未返现等情况,甚至部分平台因为涉嫌“非吸”“传销”已由警方介入调查。


不过 ,由于无法从公开渠道中获取部分平台的更多信息,无法准确的判断其运营情况,暂时未将其统计在已崩盘平台的名单中。实际上,真实崩盘的平台远远不止40家。




3



如何识别“不正常”的消费返利平台


识别出这些平台并不难,首先,这些平台与正常的商家返利相比,在返利额度上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平台通常会承诺高额甚至全额返还消费款,加盟费等来吸引消费者、加盟商投入资金。


其次,这些平台在模式上也有一些套路可循:


1、针对消费者制定的返现规则,通常都会对应很长的返现周期。


(1)云联惠,返现额度为每天万分之五左右,且采用的是“递减式返还”。随着时间的推移,返还的金额越来越少,返还的时间越来越长,但是永远都还不完。

(2)云支付,按照会员等级的不同,返还比例也有差别。普通会员和VIP会员都是按照万分之三返还,缴纳1000元成为金钻会员后,按照万分之五返还。

(3)天创息壤按每天待返积分总数的万分之五左右,返成可用积分


2、商家需要扣除(上缴)一部分的营业额,平台再按比例返还。


(1)云联惠的商家在交易成功之后,要把16%交给平台,平台按照每天万分之五左右返给商家。

(2)云支付的商家在交易成功之后,获得交易总额的85%,其中15%化为云币按照会员等级返还。

(3)点点啦商家让渡每天30%的营业额,20%充入平台的返还资金池,10%用于平台日常运营。


3、商品价格普遍偏高


(1)云联惠256GiPhoneX比京东商城贵4000元。

(2)云梦商城,一款出售价为10000多的床垫,市场价为600多。

(3)云龙易购,部分商品以市场价三倍的价格出售。


4、缴纳入门费,拉人头计报酬,这两点也正是传销的特点。


(1)云联惠需要缴纳99.9元或999元成为金钻会员或铂钻会员,才会拥有“推荐权”,新人在加盟的商家消费可以获得销售额1%的提成,新人入驻商家,可以拿到商家销售额的0.5%作为提成。

(2)云支付,支付1000元升级为金钻会员,拥有“推荐权”,可以申请为万商家;扫描二维码锁定顾客,可以获得锁定顾客消费3%的收益,收款2%的收益。


大家都在赌自己不是最后一棒,但是既然是赌局,就有输有赢不是吗?


你还可以看:

重磅 | 延期十八月、要求实缴十亿,备案制或转向牌照制,P2P真的要凉了?

P2P情报局:他们都不是P2P!

重磅!某地监管召开通气会:一刀切,存量清零才备案!

致“简理财”:29号文以后,我还是买到金交所产品了呢!

P2P情报局:他们都不是P2P!

P2P情报局 | 微贷网、51人品有羊毛,上吧!

P2P情报局 | 扒一扒网贷羊毛:都这个时候你还敢撸?

拍拍贷、你我贷等平台因暴力催收被投诉起诉,网贷催收何去何从?

催收新规:催收MMP,老赖笑嘻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