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品牌部和公关部是独立设置的,是两条独立的汇报线,有负责品牌和市场营销的CMO,也有负责公关的副总裁。当然不同的公司汇报机制或有不同,比如不太重视公关的企业中,公关总监也会向CMO汇报,或者某个副总裁统管市场营销和公关事务。
2、
公司越大,分工越细,公关会涉及GR(政府公关)、市场公关或投资者关系,公司小点,就不会有这么细的分工。
3、
为什么我会说品牌与公关应该合并了?
很简单,他们面对是同样的媒体环境,同样的沟通对象,无论是消费者、投资者还是监管者,还面对同样的传播挑战。
4、
有一个最最简单的理解这两者的区别,
即公关是防守,市场是进攻。
这很好理解,公关要负责的是不出事,少出事,提前预知风险,出了事去解决事;而市场则是尽可能的通过创意、策划、媒介去传播品牌信息,记住产品或企业,产生好感度,促进销售。
5、
现在的公关公司已经具备市场营销的角色,需要策划,需要Idea,需要沟通媒体平台传播与背书,需要寻找挖掘优质自媒体创造内容和传播。
6、
现在的营销创意和传播代理公司需要先分析企业、品牌舆情,不可能在毫无知情的情况下贸然提出策略与创意。在传播过程中一样需要监测舆论反应,做好负面的应对,并且今天的营销传播也不仅仅只针对消费者,特别是企业品牌层面的传播,要构建企业品牌势能,为了让有权利、有资源的决策者看到,让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看到,让众多加盟商、经销商和供应商的合作伙伴知道,需要出挑的创意和策划。也可能需要安全的、平和的但能触及非大众消费者心理的那句最重要的话或者创意,从这点看,没有公关经验和思维也会有问题。
7、
越来越多的Agency既是公关公司也是营销传播公司,参与比稿、竞标的项目也很难分清楚到底属于公关还是市场的范畴。
8、
很多Agency需要管理企业的社交媒体账户,抖音、小红书、公众号和微博,这些Own Media公关需要管理粉丝互动内容,监控发布内容的舆情,品牌也需要通过它来传播创意,发起品牌战役,与其他品牌的社交媒体进行互动。
十年前我服务的大企业里,会将与产品品牌相关的社交媒体账号归属到市场团队,把企业层面的社交媒体账号归属到公关。而在今天已经改变了,无法泾渭分明,各做各事,互不关心,这里面的信息需要100%的打通,对公众、外界看到的信息应该是一体的、同步的,而不是割裂的。
9、
公关有一些非常基础的工作是相对独立的,比如政府公关和媒体关系维护等,但是在今天应该被包含在大品牌的工作范畴中,作为其中的一个模块来运作与管理。而以前我们理解的传统公关也一定需要更加有创意的、策划的与优质内容的媒体资源的支持,绝不是曾经我们理解的枯燥的、乏味的和保守的公关模样。
10、
最传统的了解是产品品牌由市场管理,企业品牌由公关管理,现在并不绝对,有的品牌既是产品品牌也关联到企业品牌,无法割裂,打着骨头连着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11、
小企业不需要专门建立公关部门,一定是以市场营销为导向,有限的财力用在进攻上,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日常公关里的基础模块在市场营销团队里有个人兼做这就够了,甚至在初始阶段可以相对忽略。
12、
企业到了中等以上规模之后,或在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传统公关的作用越来越大。打个比方,车在高速公路上低速行驶,哪怕追尾问题都不会大,超过90公里时速,甚至到120公里,方向稍微一偏,注意力稍有疏忽,都是大问题,甚至前车掉落一个物件被误伤都会有大影响,现实中被偶发事件误伤的公关事件也不少见。
传统思维会将公关独立设置部门与汇报关系,建立不同的考核KPI或OKR的模式,当然我不能说这不对,但放在现在的媒体环境和实际操作层面,会有效率、协同性、工作重复浪费的问题。
无论是什么样的过程考核方式,或是完全结果导向,第一考量要素是效率和结果,一切不建立在效率至上的KPI都是无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