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防护计划
(编号:
XXXXX-F-年)
依据
GB/T27320-2010
《食品防护计划及其应用指南
食品生产企业
》编制
版 本:A/0
编 制:食品安全小组
审 核:
****
批 准:
****
****年**月**日发布 ****年**月**日实施
|
**********有限责任公司
|
目 录
第一章 食品防护计划的概念、目的、防护对象
第二章 食品安全防护小组成员及其职责
第三章 工厂食品安全评估及防护计划
第四章 食品防护计划实施规定
第五章 紧急事件联系人及电话
第六章 相关程序及记录
编辑说明:根据G
B/T27320-2010
《食品防护计划及其应用指南食品生产企业》中的相关要求,特编辑了以下内容的模板提供给尊贵的读者们,敬请提出宝贵意见。
第一章
食品防护计划的概念、目的
1.1 食品防护计划概念
食品防护着重于保护食品供应,防止其遭遇到人为蓄意破坏或污染,这些蓄意的污染通过人为的一系列化学、生物制剂或者是其他有害物质来对人们造成伤害。包括一些非天然存在的物质或者是常规不检测的物质。攻击者的目标可能是杀人或者是扰乱经济。这种蓄意的行为通常是不合常理的而且是很难预测的。
1.2 建立食品防护计划的目的
食品防护计划能够帮助企业把其食品受到蓄意污染或破坏的危险降到最小,提高了企业对此事件的应对能力。这个计划在任何时候都是适当的,尤其在对紧急事件的处理时更显其重要性。在危险情况下,企业面临的压力大于企业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为顾客提供有质量保证的产品,从而保障顾客、员工、企业的利益。
第二章 食品安全防护小组成员及其职责
目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制定食品防护计划、确保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立食品防护体系更显得迫切和重要。为保证食品防护计划顺利建立、保持和运行,现决定成立以***为组长的食品防护计划小组。
2.1 食品防护小组构架图
2.2 食品防护小组人员职责
序号
|
姓名
|
职务
|
组内职务
|
职责
|
联系方式
|
1
|
***
|
总经理
|
组长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
|
领导食品防护小组的所有活动
|
**********
|
2
|
***
|
负责市场人员
|
副组长
|
实施食品防护小组的所有活动食品防护计划的制定、实施、评估、验证、监督等
|
**********
|
3
|
***
|
负责生产人员
|
组员
|
负责对原料、辅料、水、成品的检验及工具消毒等的安全防护
|
**********
|
4
|
***
|
负责检验人员
|
组员
|
负责产品原料进店验收、成品检验、销售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防护
|
**********
|
5
|
***
|
库房管理人员
|
组员
|
负责对食品的存放区、包装物、有毒有害物品的安全防护
|
**********
|
6
|
***
|
采购
|
组员
|
负责原料、辅料的采购;
对外来邮件、包裹的处理,对食品防护计划实施过程监督。
|
**********
|
7
|
***
|
人力资源
|
组员
|
负责人员招聘、培训等工作;
|
**********
|
第三章 食品安全评估及防护计划
3.1 外部安全
3.1.1 生产区域在建筑物外部有哪些适当的食品安全防护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在夜晚或是光线不好的阴雨天对生产区域中的照明
|
o
是
o
否
|
道路照明设备保持完好,若有损坏及时维修。
|
员工通道及应急通道的各个门上锁问题
|
o
是
o
否
|
对的所有门上锁
|
3.1.2 锁、封条等装置能否确保在不经人看守的情况下(例如下班后、节假日)防止未经许可人员的进入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大门和外部通道
|
o
是
o
否
|
全天24小时值班(无节假日)
|
窗户
|
o
是
o
否
|
由使用人员负责关闭上锁、专门人员负责检查
|
公司的车
|
o
是
o
否
|
由专责司机负责管理
|
3.2 内部安全
3.2.1 在企业内部是否有食品防护措施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所有受限区域(即:只有被授权的员工才能进入的区域)有明显的标识
|
o
是
o
否
|
相关限制区域必须有明显的标识;未经相关负责人允许不得擅自进入,进入人员必须进行登记
|
参观者、客人和其他非雇佣人员(例如维修承包商)被限制在非产品区域,是否除非有被授权员工的陪同才能进入其他区域
|
o
是
o
否
|
1.外来人员进入制作区域必须经过部门负责人的允许,员工不得擅自放行。
2.进入制作区域外来人员必须遵守公司相关规定并登记
|
当地执法机构(包括消防部门)是否有的布局图最新版本
|
o
是
o
否
|
提供整体布局图;规定如有更改及时提供给相关机构
|
生产和检验区域的消毒剂、清洁剂存放场所
|
o
是
o
否
|
生产和检验区域内的消毒剂、清洁剂存放在专门的场所,并由相关人员严格管理
|
对更衣室物柜、储存区域的检查已排除可疑包裹的程序
|
o
是
o
否
|
有相关人员定期检查规定造成隐患的区域
|
定期盘点潜在的危险性工器具(如刀具、剪子等)的数量
|
o
是
o
否
|
店内工器具必须坚持每天盘点并统一回收保管
|
通风系统的构造方式是否能达到快速隔离受污染的区域或房间
|
o
是
o
否
|
生产和检验等区域内排气扇区域通风和隔离设施必须完好,防止异物进入
|
生产和检验等区域对电和火的安全控制
|
o
是
o
否
|
1.对店内部的电源以及用电设施进行标明上锁
2.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定是否有效
3.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及演练
|
3.3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制作过程采用了那些食品防护程序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原料入口及成品存放的区域管理
|
o
是
o
否
|
对每个制作区域进行隔离并标识区分
|
制作人员进入制作区域的卫生检查
|
o
是
o
否
|
1.制作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明
2.由专门负责人对进入制作人员进行卫生检查(禁止化妆、佩戴首饰),洗手消毒程序
|
保持的记录能不能够便于向前向后追溯
|
o
是
o
否
|
按《产品科追溯性操作规程》执行
|
3.4 储存安全
3.4.1储存区域的食品防护措施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进出储存区域的人员和物品(包括原料、辅料、包装材料、成品等)
|
o
是
o
否
|
1.授权员工方可进入储存区域
2.建立出人库人员及物品登记台帐
3.及时对储存区域的门和窗户上锁
|
储存区域的卫生和货物存放检查
|
o
是
o
否
|
定期对储存区域的卫生和货物存放进行检查并记录
|
3.4.2 有毒有害物质、化学品(如工业化学品、清洁用品、杀虫剂、消毒杀菌剂、消毒剂)的食品防护措施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有毒有害物质、化学品(如工业化学品、清洁用品、杀虫剂、消毒杀菌剂、消毒剂)的存取
|
o
是
o
否
|
1.设立毒有害物质、化学品专用仓库,由专职人员存取并做好相关记录
2.明确标识
3.对工具消毒做好领用台帐和消毒记录
|
有毒有害物质、化学品如有不符能否快速查出
|
o
是
o
否
|
由专职人员明确标示数量、成分、浓度、厂家、出厂日期等
|
对有毒有害物质、化学品的储存要求
|
o
是
o
否
|
按照相关标准建立,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
3.5 运输和接收的安全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运送原料、成品或其他用于食品加工的材料车辆,在其装货或卸货时是否受到监控
|
o
是
o
否
|
1.公司自有的货车实行司机管理,对每次装货或卸货必须注明货物的数量、批次等
|
发运货物的检查
|
o
是
o
否
|
对每次发货的纸箱进行检查,核对箱号,并做发货记录。
|
非工作时间的来货
|
o
是
o
否
|
在非工作时间达到的货物未经接货人的确认不准验收
|
检查原辅料及其他用于制作的货物是否遭到了有无蓄意破坏和污染的痕迹
|
o
是
o
否
|
按《原辅料验收程序》执行,对每批货物都进行验收检验并记录
|
对退运产品的验收
|
o
是
o
否
|
执行产品溯源代码的追溯
|
3.6 水的安全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制作产品用水的定期检测
|
o
是
o
否
|
对制作过程中用水每年至少做一次的水质检测,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制作产品用水的管道检查
|
o
是
o
否
|
定期对用水管道进行检查、维护、维修,确保水的安全使用
|
3.7 人员的安全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对所有的将要在敏感的操作线上工作的雇员(包括长期的和临时的)的背景调查
|
o
是
o
否
|
对关键岗位员工执行背景调查并记录
|
对所有的员工的安全程序培训
|
o
是
o
否
|
由公司食品安全防护小组组织并对店内员工进行培训(每月一次)、考核
|
识别所有员工
|
o
是
o
否
|
对不同的操作员工穿不同颜色的工作服
|
员工的个人存物柜
|
o
是
o
否
|
由专责人员检查记录
|
对访问人员的进出区域、携带物品等进行检查
|
o
是
o
否
|
对外访人员由接领人负责接待,携带物品由专责人员保管,禁止拍照
|
与员工交流,听取意见
|
o
是
o
否
|
每周一开例会
|
3.8 信息安全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公司经营相关的数据及客户资料、成本报价、生产工艺、原料单价、库存、人事变动、策略调整等安全保管
|
o
是
o
否
|
1.设立知悉权限
2.电子文件加密保存、书面文件不置于公开场所且知悉内容不对无岗位人员、公司外人员传播
|
3.9 供应链的安全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使用的原辅料、包装材料等的供货商
|
o
是
o
否
|
1.供货商的食品防护体系按公司要求建立
2.在协议单上加注:食品安全防护责任约定
|
3.10 其他安全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对建立溯源制度
|
o
是
o
否
|
按产品可追溯性操作程序,操作台有监控系统可随时准确确认操作人员
|
第四章 食品防护计划实施规定
4.1 食品防护计划人员培训
食品防护计划小组人员在食品防护体系建立时进行统一培训,之后每年的培训不少于两次。
食品防护意识培训的目的就是要确保员工知道他们在食品防护计划方面的职责。培训应该强调出入控制程序,出入限制区域,保护关键成分和报告可以行动的程序,理解蓄意掺杂污染的危险和可能得后果,将有助于员工实施预防性措施的一致性,提高计划的效率。奖励发展“邻里监督”的概念,员工可以成为企业的“眼睛和耳朵”,有助于企业的壮大和发展。
4.2 食品防护体系评估
食品防护体系由食品防护计划小组进行评估,把评估完成后的结果作为公司重大事件进行开会研究,对不是薄弱环节的评估我们要保持下去,并进一步完善;对是薄弱环节的评估我们要开会重视,并做好防护计划,对计划认真执行,确保我公司食品安全。
4.3 食品防护计划的实施
公司定于每个季度进行一次或多次演练以验证计划地有效性。某些检验或演练可以包括检查将要上锁的入口的状态;通过携带个人物品进入制作区域的方法来核实是否存在员工管理失控;检查是否保存有毒有害物质库存记录等等。将演练的结果做好记录,列出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4 食品防护计划的评估和修订
公司在必要时,至少每年一次的针对计划进行审核并修订。对制作工艺有所变动的时候、某些条件的改变和添加新的设备、更换供应商等等的时候,对计划进行审核并修订。
第五章 紧急事件联系人及电话
姓名或组织
|
电话
|
企业负责人1:
|
**********
|
企业负责人
2
:
|
**********
|
公安局
|
**********
|
环保局
|
**********
|
检验检疫局
|
**********
|
卫生局
|
**********
|
电业局
|
**********
|
医院
|
**********
|
质量监督局
|
**********
|
食品药品监督局
|
**********
|
第六章 相关程序及记录
食品防护计划演练记录表
日期
|
测试区域
|
结果
|
签名
|
纠正措施
|
纠正日期
|
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