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据前辈口口相传,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苦逼的策略分析师,日出而作,月落不息,苦练 《葵花宝典》和《屠龙刀法》,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新财富’杯华山论剑中一举发威、技惊四座。能入行的,没有笨人。能入门的,没有懒人。想拿奖?唯有能拼命的猛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许文臣  ·  【热点退潮,银行担当】 ·  18 小时前  
吴声计事  ·  All in ... ·  2 天前  
作手贝贝  ·  !!(2.17) ·  昨天  
作手贝贝  ·  !!(2.17)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广发策略】如何看科技板块持续性及当前参与思路?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 公众号  · 股市  · 2025-02-16 16:02

正文

本文作者:刘晨明/郑恺/倪赓/ 逸昕/ 杨泽蓁


报告摘要

扫描下图二维码 可进入今晚20:30的路演链接


如何看待今年科技板块的演绎方式、后续持续性、参与思路

1.【春节至两会】这一传统躁动窗口,今年已经拉开序幕。 过去15年,小盘指数在节后上涨均值/中位数是31/32交易日。今年小盘指数的涨势基本沿着历史区间的上沿进行,目前持续了8个交易日。

2.情绪指标阶段性失效。 一方面,当前TMT板块拥挤度可能实际并不高,较高的表观读数来源于买入卖出都在TMT内部的重复计算。另一方面, DeepSeek打破传统叙事,有望引导全球阶段性重估中国科技。中期而言,要关注科技成长风格从主题驱动转为基本面预期驱动,有进入趋势性占优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TMT成交额占A股成交额比重超过40%”可能就不再是压制因素。

3.大级别题材的演绎会分为三个阶段: ①主升连板阶段;②轮动补涨阶段;③趋势阶段。目前表现处于阶段②,继续看好持续性。

4.后续的参与思路上,可以沿着“低位成长分支”以及“25年有业绩兑现”两条线索展开。 首先, 低位成长中,除了春节后有所反应的低空经济、半导体设备、光伏以外,还可以关注军工、文化出海、卫星、医疗设备、AI教育等。其次,科技当中有望看到AI订单/销量等业绩兑现的,主要在端侧硬件、机器人/智驾、推理侧算力

两会前市场风 险偏好有望 维持高位,四月中旬留意风险偏好回落

风险偏好最高的阶段是当前至两会前。

随着两会召开,历史经验显示,指数层面的胜率会有所回落,市场围绕两会政策信号,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而到了四月中旬之后,风险偏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过去15年无论是宽基、还是小盘指数,在四月下旬都会面临比较大的调整风险。

25年“四月决断”也会受到更多因素的扰动:包括美内阁成员组建完毕后中美新一轮谈判情况、25年广义财政空间能否打开以驱动PPI回升预期、上市公司年报一季报的业绩答卷,等等。

广发研究联 合【市值管理&春季开工】调研第一周的精华反馈

Q1:25年信贷“开门红”,春季开工节奏如何?

Q2:长期破净 公司未来有何市值管理计划?

Q3:长期破净公司如何实现“困境反转”?

第二周、第三周的计划日程已开放邀请,敬请关注后续路线及调研成果。


报告正文

一、本期话题:如何看待科技板块的演绎方式、后续持续性、参与思路?

(一)市场仍处在节后小盘股的“日历窗口”,TMT主线明确
在假期报告《Deepseek的A股叙事》中,我们对节后市场给出明确展望:两个靴子先后落地(假期海外不确定性、A股年报预告暴雷),看好春节后市场躁动行情开启,重点关注春节期间产业催化的科技领域,市值风格更偏中小板块。【春节至两会】这一传统躁动窗口,今年已经拉开序幕
市场处于典型的由风险偏好驱动的环境当中,TMT主线明确,并呈现发散式演绎,各主题分支轮动补涨。情绪指标阶段性失效,TMT成交集中度占比突破40%、持续刷新2018年以来新高。

过去十五年,【春节至两会】区间内,申万小盘指数的上涨概率是100%,今年也不例外。 从每一年春节后小盘指数的上涨持续性来看,过去15年,小盘指数平均在春节后可以上涨31个交易日,中位数是32个交易日
2025年,申万小盘指数的涨势基本沿着历史区间的上沿进行,目前持续性为8个交易日。



(二)情绪指标阶段性失效,DeepSeek打破传统叙事,有望引导全球阶段性重估中国科技

本周TMT成交额占A股成交额比重在40%以上继续上行,不过40%的 “隐形约束” 似乎在本轮失效了。 下图可以看到,在AI产业爆发至今,过去2年TMT板块的成交拥挤度值得留意,只要接近40%的成交额占比、超额收益就会出现阶段性的回踩

事实上,过去两年,TMT板块行情很难脱离“成交额占比40%”的缰绳,核心是没有出现全面业绩爆发。

而本轮的特殊之处在于,当前TMT板块拥挤度可能实际并不高,较高的表观读数来源于买入卖出都在TMT内部的重复计算。

此外,DeepSeek打响的降本、开源第一枪,能否带动国内应用场景的爆发,从而对TMT板块的业绩形成更广泛的拉动,目前是存在想象空间的。这意味着,后续TMT中期的行情,可能重新由相对业绩优势来主导,而非短期的情绪指标来左右。在这种情况下,“TMT成交额占比超过40%” 可能就不再是股价的压制因素。

放眼全球,美国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先主体并持续处于垄断地位,过去2年“美股七姐妹”的市值出现了快速增长,而A股TMT市值占比基本没有明显扩张。从全球投资者的视角,DeepSeek引发的全球热议,能否驱动全球重估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进展、重估中资(包括A股/港股)的科技公司,也值得重新考量。



(三)如何看待科技行情持续性?以及参与思路?

时间/节奏上,当前科技行情估计会持续到两会之前,但赚钱效应会较此前更为聚焦。

大级别题材的演绎会分为三个阶段:①主升连板阶段,以情绪核心票连板形式进行演绎;
②轮动补涨阶段,情绪核心为规避监管进入横盘震荡后,资金大面积挖掘相关有边际催化分支的补涨,也即目前所处的阶段;

③趋势阶段,机构投资者主导的、有即期基本面兑现、周线或月线级别的趋势性行情。

后续的参与思路上,可以沿着“低位成长分支”以及“25年有望释放业绩”两条线索展开
首先,潜在轮动分支的低位挖掘,主要是在低位未启动过的方向埋伏潜在的消息催化,赔率较高、没有被题材情绪核心分歧带崩的风险。
低位成长中,除了春节后有所反应的低空经济、半导体设备、光伏以外,还可以关注军工、文化出海、卫星、医疗设备、AI教育等。


其次,容量核心的趋势低吸,核心思路是找25H1有较大概率出现即期基本面兑现的机构容量票。

展望25年,TMT当中有望看到AI订单/销量等业绩兑现的主要在端侧硬件、机器人/智驾、推理侧算力

1. AI眼镜:24年Ray-Ban Meta智能眼镜已引领市场放量,25年小米、三星、字节等大厂有望跟进入局。据Wellsenn预测,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将达到200万副,2025年全球出货量有望同比翻倍,攀升至400万副。

2. AI PC:DeepSeek加速本地模型部署,有望驱动产品升级,叠加换机周期来临,AI PC渗透率有望明显上升。据Canalys预测,2025年AI PC渗透率将达到35%,较24年明显提升。

3. AI手机:当前Apple Intelligence已对iPhone销售产生拉动。近期苹果公司计划与阿里巴巴、计划在中国推出人工智能功能,有望促进AI手机在华渗透。

4. 机器人:特斯拉在FY24Q4业绩会明确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且对远期业绩给出积极指引。

5. 智能驾驶:比亚迪促进智驶平权,将对整车厂、零部件、CIS、汽车电子产生拉动。

6. IDC&云计算:DeepSeek推动推理侧需求抬升,将对算力需求产生明显拉动。



(四)进一步展望,两会前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维持高位,四月中旬留意风险偏好回落

如何看待 25 年春季躁动的持续性? 参考历史经验、结合今年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风险偏好最高的阶段是当前至两会前,目前继续看好本轮春季躁动的持续性。

随着两会召开,历史经验显示指数层面的胜率会有所回落,市场围绕两会政策信号,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而到了四月中旬之后,风险偏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图显示,过去 15 年无论是宽基、还是小盘指数,在四 月下旬都会面临比较大的风险。

25 年“四月决断”也会受到更多因素的扰动: 包括美内阁成员组建完毕后中美新一轮谈判情况、25 年广义财政 空间能否打开以驱动 PPI 回升预期、上市公司年报一季报的业绩答卷,等等。


(五)广发研究联合【市值管理&春季开工】的调研反馈(第一周)
本周广发策略联合多个行业开启为期三周的针对长期破净公司专题调研,第一周华东线A(上海、江苏省)、华东线B(浙江省)调研情况初步心得如下,第二周(2月17日-21日)的华北线(北京、天津、河北省)、华南线(广东省)敬请关注:

Q1:25年信贷“开门红”,春季开工节奏如何?

从银行端调研看 ,1月多数银行存贷两端数据较好,部分银行还呈息差上行,“开门红”整体表现较佳。不过春节后部分银行需求回归下行,且展望全年来看需求不足、存款定期化等问题仍存。
从制造端调研看 ,节后均按时复工复产,开工率高,一方面,新产线目标满产,积极释放新技术产能;另一方面,对于高增速下游业务(如国产新能源汽车)积极扩产,对于低增速及亏损下游业务重在从供给侧通过技改实现产能挖潜,资本开支较为谨慎。 从消费端调研看 ,“以旧换新”家电国补去年四季度效果超预期,但1月开年国补新政细则大多省份尚未落地,消费者处于观望期,预计3月份迎来新一轮国补下“量价齐升”。 整体上调研感受而言,上游去库存推进中,价格处于磨底阶段;中游制造业需求不差,存在产业结构性亮点;下游消费高度依赖地产政策及国补政策刺激。

Q2:长期破净公司未来有何市值管理计划?

我们本次调研围绕长期破净公司展开,整体上企业对于“市值管理”关注度空前,但也存在疑虑:一方面,破净企业对于估值提升态度积极,甚至多方咨询解决方案,并且按要求在年报期披露《估值提升计划》;另一方面,对市值管理“工具箱”中适配自身的工具存在疑虑, 企业普遍认为:聚焦主业经营、优化财务报表(尤其关注利润率提升、降本增效)才是市值管理“治本”的核心,过去采用的回购增持、股权激励等手段效果一般,有待进一步研讨。针对市值管理计划的具体共性和特性调研总结见下表。

Q3:长期破净公司如何实现“困境反转”?

调研发现,25年破净公司市值管理的重心依然是分子端改善,其中“降本增效”是主旋律, 具体思路包括:(1) 成本费用的持续优化是重中之重,包括下降融资利率、减员降薪、公司治理整合、优化工艺等多元化路径; 2 )积 极拥抱“智能化”, AI 赋能应用上,相比 deepseek ,通过探索机器人渗透的智改项目预计效果更加明显。

此外,出海渗透率提升和新质生产力前瞻布局是企业通过二次成长曲线实现“困境反转”的另一战略性选择


二、 本周重要变化

本章如无特别说明,数据来源均为wind数据。

(一)中观行业

1.下游需求

房地产:截止2月15日,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成交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4.46%,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成交面积月环比下降56.39%,月同比下降11.97%,周环比上升192.18%。国家统计局数据,1-12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7.39亿平方米,累计同比下降23.00%,相比1-11月增速下降0.00%;12月单月新开工面积0.6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6.86%;1-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21亿元,同比名义下降10.60%,相比1-11月增速下降0.20%,12月单月新增投资同比名义下降3.22%;1-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亿平方米,累计同比下降12.90%,相比1-11月增速上升1.40%,12月单月新增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0.00%。

汽车:乘用车:2月1-9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3.9万辆,同比去年2月同期下降31%,较上月同期下降39%,今年以来累计零售203.2万辆,同比下降15%;2月1-9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1.9万辆,同比去年2月同期增长0%,较上月同期下降58%,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32万辆,同比增长0%。新能源:2月1-9日,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9.5万辆,同比去年2月同期增长11%,较上月同期下降36%,今年以来累计零售83.9万辆,同比增长11%;2月1-9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10.1万辆,同比去年2月同期增长44%,较上月同期下降47%,今年以来累计批发99万辆,同比增长29%。
2.中游制造
钢铁: 螺纹钢现货价格本周较上周跌3.05%至3306.00元/吨,不锈钢现货价格本周较上周跌0.31%至13335.00元/吨。截至2月14日,螺纹钢期货收盘价为3262元/吨,比上周下降2.68%。钢铁网数据显示,2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日均产量195.40万吨,较1月下旬下降3.41%。12月粗钢累计产量7596.92万吨,同比上升11.80%
化工:截至2月10日,苯乙烯价格较1月20日跌85.45%至8632.30元/吨,甲醇价格较1月20日跌417.09%至2378.00元/吨,聚氯乙烯价格较1月20日涨38.88%至5086.70元/吨,顺丁橡胶价格较1月20日涨999.40%至14656.70元/吨。
3.上游资源

国际大宗:WTI本周跌0.37%至70.74美元,Brent跌0.07%至74.64美元,LME金属价格指数涨1.05%至4136.70,大宗商品CRB指数本周涨1.49%至312.08,BDI指数上周跌2.82%至792.00。

炭铁矿石:本周铁矿石库存上升,煤炭价格下跌。秦皇岛山西优混平仓5500价格截至2025年1月20日跌0.76%至762.20元/吨;港口铁矿石库存本周上升0.16%至15395.00万吨;原煤12月产量上升2.54%至43884.80万吨。



(二)股市特征
股市涨跌幅:上证综指本周上涨1.30,行业涨幅前三为综合(申万)(1.20%)、家用电器(申万)(0.16%)、有色金属(申万)(-0.09%);跌幅前三为商贸零售(申万)(3.52%)、煤炭(申万)(-1.50%)、食品饮料(申万)(2.34%)。

动态估值:A股总体PE(TTM)从上周16.47倍上升到本周16.92倍,PB(LF)从上周1.55倍上升到本周1.59倍;A股整体剔除金融PE(TTM)从上周23.59倍上升到本周24.23倍,PB(LF)从上周2.07倍上升到本周2.12倍。创业板PE(TTM)从上周43.45倍上升到本周45.25倍,PB(LF)从上周3.39上升到本周3.53倍;科创板PE(TTM)从上周的71.55倍上升到本周72.42倍,PB(LF)从上周3.88倍上升到本周3.91倍。沪深300 PE(TTM)从上周12.14倍上升到本周12.46倍,PB(LF)维持1.31上升到本周1.35倍。行业角度来看,本周PE(TTM)分位数扩张幅度最大的行业为机械设备、计算机、传媒。PE(TTM)分位数扩张幅度最小的行业为食品饮料、房地产、银行。此外,从PE角度来看,申万一级行业中,钢铁、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国防军工、房地产、汽车、商贸零售、电子、计算机、传媒估值高于历史中位数。社会服务估值低于历史10分位数。从PB角度来看,申万一级行业中,汽车、电子估值高于历史中位数。基础化工、建筑材料、建筑装饰、房地产、环保、社会服务、美容护理、纺织服饰、农林牧渔、医药生物估值低于历史10分位数。本周股权风险溢价从上周2.64%下调至本周2.49%,股市收益率从上周4.24%下调至本周4.13%。

融资融券余额:截至2月13日周四,融资融券余额18528.35亿元,较上周上升1.78%。

AH溢价指数:本周A/H股溢价指数下降到135.26,上周A/H股溢价指数为137.24。



(三)流动性
2月10日至2月14日期间,央行共有5笔逆回购到期,总额为16052亿元;5笔逆回购,总额为10303亿元。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含国库现金)共计4709亿元。

截至2025年2月14日,R007本周上升6.99BP至2.0348%,SHIBOR隔夜利率上升5.80BP至1.8890%;期限利差本周下降10.09BP至0.2751%;信用利差上升0.15BP至0.4268%。



(四) 海外
美国:本周三公布1月CPI(未季调)同比3%,前值2.9%,1月核心CPI(未季调)同比3.3%,前值3.2%,本周四公布1月政府财政赤字128640百万美元,前值86732百万美元,1月核心PPI(季调)同比2%,前值2.2%,本周五公布1月零售销售同比4.2%,前值4.3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