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大幅增持、减持新规立即生效,尽管利好不断,但市场疲弱态势难改。有分析人士指出,市场磨底需要时间,弱市特征之一,即忽视重大利好。
受减持新规出台等消息的影响,昨日沪深主要股指高开震荡,但盘中资金做多意愿不足,两市大盘午后冲高回落。盘中,雄安板块呈现分化走势,除少数强势股外,板块中的大多数个股走势平淡。受港股地产板块大涨消息的刺激,
A
股地产板块昨日领涨。
两市主要股指昨日大幅高开后震荡上行,上证综指盘中涨幅一度超过
1%
,但有色、金融和白酒等权重板块抛盘明显,打压了市场人气。尾盘两市股指涨幅收窄。
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报收于
3117.18
点,上涨
7.12
点,涨幅
0.23%
;深证成指报收于
9864.85
点,上涨
5.61
点,涨幅
0.06%
;创业板指数报收于
1763.73
点,上涨
4.1
点,涨幅
0.23%
。昨日两市共成交
3891
亿元,成交量并未有效放大。
地产、新零售等板块昨日领涨。受阿里将成为联华超市第二大股东的消息影响,零售业板块昨日掀起涨停潮,华联综超和上海九百等五只零售业个股涨停;受港股地产板块集体大涨的消息影响,昨日
A
股地产板块领涨两市,万科
A
、绿地控股、华联股份等个股涨幅均超过
3%
。雄安概念则出现分化走势,冀东装备尾盘涨停,津膜科技、华斯股份和巨力索具等个股昨日均出现冲高回落,中环装备跌停,石化机械、大禹节水和太空板业等个股跌幅超过
8%
。
上证综指已经收出了月线“三连阴”走势,但分析人士认为,减持新规出台有利于市场情绪回暖,市场将逐步企稳。海通证券表示,减持新规有助于改善股市微观资金供求和投资者情绪,沪指
2638
点以来的中期震荡市格局不变。
星石投资认为,减持新规不设缓冲期,这将大大降低近期二级市场解禁股减持对于
A
股市场流动性的冲击,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长期来看,新规进一步规范了大股东和特定股东在二级市场的减持行为,延续了此前促进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监管导向,利好基本面良好、有业绩支撑的大消费和蓝筹股。另外,有业绩支撑的成长股经历过前期的市场波动之后可能出现反弹,尤其建议关注智能硬件、环保、传媒等板块。
天风证券表示,
5
月至今的数据显示,产业资本已经开始出现大幅增持。历史上产业资本增减持的数据,对
A
股市场走势具有极强的领先性,当产业资本增减持的力量扭转时,市场也往往会出现拐点。
记者
王雪青
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日前出台了旨在严格规范大股东、特定股东、董监高等重要股东减持行为的减持新规和实施细则,引发市场各方高度关注和热议。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研究总监杨晔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减持规则的修订和完善,堵住了
2016
年
1
月减持规定的部分漏洞,是整个证券监管规则的进一步完善,对证券市场而言是长期利好。
招商证券统计,从今年开始的未来两年中,大量定增和首发限售股将解禁。
2017
年到
2018
年,
A
股解禁总规模合计约
6.5
万亿元,解禁规模占当前流通市值规模的
15.5%
左右。其中,中小板
2017
年到
2018
年的解禁总规模为
1.6
万亿元,占流通市值的
15.1%
;创业板同期解禁总规模占流通市值的
19.7%
。这相当于,未来两年,在不考虑
IPO
和增发的前提下,整个市场将增加
15%
以上的股票总供给。
“新规堵住了借道大宗交易等渠道进行‘过桥减持’的规则漏洞,将有效防止恶意减持等不当行为,限制部分股东利用可能存在的监管套利机会不当获利。”杨晔对记者表示:“因为未来一段时期解禁规模较大,市场对于减持冲击担忧日趋升温。减持规则的修订和完善堵住了漏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解禁潮来临后的减持压力,整体来看对二级市场影响正面。”
在杨晔看来,除了缓解短期解禁的减持压力,减持新规还对规范资本运作、改善市场投资风气具有深远影响。
从
2013
年开始,上市公司并购和再融资持续繁荣,大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实现了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大,行业整合效应明显。但是,部分上市公司“忽悠式”重组,非理性跨界并购也不断发生。部分机构利用信息优势和定增定价机制,在一二级市场间套利,定增解禁后大规模减持,既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杨晔对记者表示,从
2017
年
2
月
18
日的再融资新规,到《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管理层从各个方面对定增市场做出规范,对利用定增机制频繁展开资本运作,进行监管套利的机构和行为加大了监管力度,这不仅能够约束“忽悠式”重组、利用定增机制进行不当套利等不合理行为,也能够平衡原来过度有利于机构和大股东的市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