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太格有物
太格有物是太格虎文化推出的新男士生活方式媒体,分享精致男士的品质消费美学及生活态度。通过社交、职场、度假等不同生活场景给你着装建议和指南,打造内外兼修的品味男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太格有物  ·  太格玩家|Shoreditch杰森:如何把对 ... ·  昨天  
淡蓝  ·  00恋真的没有好下场吗? ·  2 天前  
太格有物  ·  PAC x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太格有物

太格玩家|Shoreditch杰森:如何把对古典钢架车的热爱做到极致且纯粹

太格有物  · 公众号  · 男性  · 2024-12-11 07:48

正文

骑行文化这几年的复古回潮大家有目共睹,但如果将其继续细分,那么古典钢架自行车文化圈的人群可能依然相对保持稳定。寻其原因文化小众只是一部分,更多是因为国内缺少渠道去学习和了解其中的知识与文化,包括亲身的组装维修和骑行活动体验等。

太格玩家:Shoreditch杰森(小红书:@Shoreditch杰森

直到 Mr Tiger 遇到现居上海的Shoreditch杰森之后,或许能够帮助喜欢古典钢架自行车文化的各位太格玩家们,在国内找寻到一个可以交流与分享的骑行挚友。在跟Shoreditch杰森关于古典钢架自行车文化深度采访交流之后,Mr Tiger 唯一的感觉就是:“这才是对骑行文化最纯粹的热爱啊!

太格有物:请先为大家做个自我介绍,以及最初因为什么契机而喜欢上了古典钢架自行车文化?


Shoreditch杰森:我是一名90后英国海归,现居上海,老家则在湖北荆州。曾在伦敦生活学习了7年,目前主要从事能源领域工作。古典自行车的兴趣主要是在英国养成的,之前还曾喜欢过滑板、轮滑、射击、徒步、歌剧、西装、逛博物馆公园、复古集市等。

△在英国留学时期的Shoreditch杰森

正经开始玩自行车之前,我就一直用一台单速自行车在伦敦通勤了4年,但那时更多是当作交通工具。再加上整个伦敦有着大大小小100多个丰富的集市,我日常除了逛逛海德公园和各大博物馆之外,核心就是骑着单车去探索各种复古集市。

正如离我住宅不远处,就有着非常著名的复古集市Brick Lane Market,那里充斥着各种古着集市、二手物品集市、欧洲古董货集市,还有着各国美食。时间久了就有了换车的念头,因为经常在街上和集市上,看到有人骑着那种纤细的老钢架自行车觉得既好看且复古,但又不知道哪里有卖。

Brick Lane Market

起初准备打算买台 Pashley 的复古自行车,但突然暑假有天又在 Brick Lane Market 瞎逛到了一家自行车店,进去后发现他们店里一半的车都是Vintage Bike,这原汁原味的感觉正是我想要,后来就成为了常客。

但现实中发现他们的车一点不比 Pashley 的新车便宜,所以就开始做功课,去了解不同车型的区别,以及功能、材料、技术、历史等,最后在他们店里入手了人生中第一台公路车。一台 Saronni 红色的 Colnago,搭配一套 Campagnolo 50周年的套件。 

Shoreditch杰森组装的人生第一台古典钢架车

当时单纯以为这样一台比较顶级的 Vintage Bike,应该可以一步到位,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如今直接变成了藏家。有趣的是后来我发现当时在大街上,英国人所骑的那些单车虽然看似原汁原味,但其实价格都非常便宜,大部分也就一两百英镑而已。

太格有物:你个人曾经受到伦敦多元的复古文化影响很大,这其中都包含了哪些风格思维的转变?


Shoreditch杰森:在去伦敦之前因为还年轻,我更像一张白纸谈不上什么风格,非要具象的话就是一个板仔,因为喜欢滑板文化。我本身也不会刻意去追寻某类风格,更多是这些年随着爱好的多元学习逐渐塑造成了当下的我。正如伦敦最初带给我的是每周五晚 LFNS 轮滑活动,他们会组织几十上百号轮滑爱好者在周五的傍晚去伦敦市中心刷街。

天气好的时候,我喜欢踩上单车骑去西区的海德公园,或者摄政公园里看看天鹅晒晒太阳。其它时候周末偶尔会去逛各种博物馆,例如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VA艺术博物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泰特美术馆等。

其中有一个爱好我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那就是登山。英国的山跟国内有些不同,几乎都是野山,没有售票也没有人造阶梯。每次登山都需要购买大量的装备,真出事了也不会有人知道。在体验过几次之后,我就彻底爱上了登山,感觉既能接触大自然且充满挑战和冒险精神。爬完之后每次回家也很兴奋,因此后来回国后也会偶尔去爬山或者去一些相对较野的地方。

至于复古文化,于伦敦而言更像是他们日常的生活,而并非有意为之的产物,因为几百年来他们的文化并没有断过且有着自己的脉络。包括建筑也是几百年前的样子,甚至很多还依然在居住使用,所以与其称之为复古,不如说是生活。

例如当地人骑老钢架自行车或者开老爷车,更多只是因为这些东西相比于买新的更省钱。他们歌剧院里对我们看上去十分复古的装修风格,其实也只是他们上两个世纪遗留下来的产物。当然也不排除英国人本身就十分怀旧也比较注重文化的传承,还继续保留着百年前的样子,这从一些店铺的装修和文化中就能看出一二。

比较有代表性的店铺包括大部分萨维尔街上的老裁缝铺子,St. James 大街上的各种百年老店:Lock & Co.帽子店、DR Harris、John Lobb 定制皮鞋店。皮卡迪利大街上的Cordings,还有新邦德街上非常吸引路人眼球的雨伞店 James Smith & Sons 等。

太格有物:目前你收藏的单车里,哪几辆对你来说最具回忆性?


Shoreditch杰森:我买的前三台公路车吧,虽然其中两台我都已经卖了。第一台就是在 Brick Lane 单车店里买的那台红色Colnago,但我后来觉得那个颜色有点不耐看就卖掉了,但现在想想还是非常怀念,毕竟是它在我最好的年华里带着我走遍了伦敦的每个角落。

红色Colnago

第二台是一台蓝色的Gios,这台是我首次动手复原的一台古典公路车,虽然不够完美但全部由自己动手修复,还是很有成就感的。结果后来没几天就卖给了挚友一鸣,他也是因为受我的影响进入了古典自行车圈。

蓝色Gios

第三台则是我现在家里挂着的一台1975年 Pinarello Super Record 环意夺冠纪念版,也是当时经过我自己动手,复原了它当年出厂的配置。这台也是和我感情最深的一台,因为在伦敦上学时就有骑,后来去参加荷兰的 Limburg 和 L'Eroica 时也跟它一起在雨天和泥地里征战过赛场。回到国内,我们也并肩参加过几场骑行活动,目前我的藏车里面里程最长的也是它。

Pinarello Super Record 环意夺冠纪念版

太格有物:最初打造“单车客厅”的想法是如何形成的,目前整个空间中都融入了你的哪些风格喜好,以及柯布西耶的灵感参考具体都体现在哪里?


Shoreditch杰森:目前的“单车客厅”其实是我小工作室的扩大版,之前是全部闷在一个私家车库里,现在则扩大了空间去收藏单车。虽然整体风格很多借鉴了柯布西耶,但其实最初我都不知道他是谁。

Shoreditch杰森在自己工作室所打造的专属空间“单车客厅”

起初我是在检索我本科学校和伦敦 Barbican Centre 的一些照片,试图从中抓取一些所谓的建筑风格能够为我所用。但这些风格可能正好和包豪斯,还有柯布西耶的一些设计观念比较吻合,慢慢随着他的名字多次出现在我的搜索关键字中,随后就决定深入了解下他的作品。虽然柯布西耶有些作品看起来朴实无华且粗暴,但我却看着莫名亲切,而且感觉跟老钢架车搭配起来也不违和,随后便敲定了主设计基调。

工业风在这两年的装修中非常流行,但我其实不太愿意追赶潮流,怕时间久了会厌倦且容易丧失自我的审美。但在装修时也融入了点工业风,比如几盏工矿灯,三个船用水密窗,以及三根裸露的水泥柱。这三根柱子主要是没办法拆除,而且我是设计小白,所以直接将其裸露出来保留了其原始的风格。

另外我不敢用太多工业风的原因,其实在“单车客厅”里已经有一半空间让给了自行车,这里面自行车维修区就已经是上一个工作室两倍的大小了,而这个区域本身就自带“工业风”属性,再加上我还有一大堆机械维修设备,足够工业风,这也是我弱化它的核心原因。

目前的车库里还外加了三个窗户,它们是闲鱼上淘来的船用水密窗,一方面看起来比较好玩,其次还能给沉闷的家居环境中增添一种在大海中远行的氛围感,偶尔也能提醒我多去看看这个精彩的世界,给自己的生活增添点乐趣与灵感。

关于柯布西耶的元素,我主要参考了巴黎拉罗歇别墅的黑色莱姆石地面和它纤细的走廊栏杆,还有简单耐看的黑色踢脚线,以及深蓝色木质窗台板。镂空的简洁钢制楼梯扶手也是从柯布西耶的最后一个作品:勒柯布西耶中心里直接抄来的。

目前通往车库的蓝色木框夹丝玻璃门是从黄浦区一个柯布西耶展览里抄来的,甚至现场拿着尺子去丈量尺寸然后进行等比例还原。当时主要觉得这个颜色能让整个空间活泼起来,磨砂的夹丝玻璃也给车库区域带来了一丝神秘感,让人有种冲动想要去打开一探究竟。其它一些软装也顺其自然的用了一些柯布西耶同年代的包豪斯元素,例如客厅的沙发茶几,餐厅的餐桌,二楼的沙漏灯和三楼的马赛灯也都出自柯布西耶之手。

单车客厅

太格有物:你如何看待现在的骑行文化回潮和未来发展,包括如何让新手玩家避免掉入装备鄙视链的陷阱?


Shoreditch杰森:我和一位开店的朋友分析过,单车潮流基本上每十年就回潮一次。只不过这次,大众在款式上有了更多的追求。例如现在有折叠车、复古车、越野公路车、Cargo自行车、旅行车,但总的来说骑自行车的人口基数,相比疫情之前要增加很多。

Shoreditch杰森的个人收藏

关于未来的发展,我个人觉得至少会从现有的多元化自行车中,发展出一批各个细分领域的自行车发烧友,日后国内街头可能会出现更加小众的自行车款式。至于鄙视链,我想任何圈子都会存在,这也是每个新手都要去面对的环境。但我觉得大家只需学会遵循内心,找到自己真正喜欢且能感受到快乐的东西,那就无需惧怕任何鄙视链。

Shoreditch杰森的个人收藏

总的来说这次的回潮无论对于古典自行车圈、商家、品牌,都是一件好事,毕竟我们这圈子还非常小众,骑行人多了整个基数上来,说不定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古典自行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各个骑行领域也都会逐渐出现他们自己的专家,何乐而不为。

Shoreditch杰森的个人收藏

骑行文化很多时候就像股市的 K 线起起伏伏,但整体还是朝着上升的方向去发展。唯一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现在骑行赛事在逐渐增加,很多新手朋友也都热情的参与了进来,但因为技术和比赛经验不足,容易出现摔车的问题,所以在比赛时尽量要注意安全。

Shoreditch杰森的个人收藏

太格有物:你为何对 L'Eroica 如此着迷,它有哪些精神和文化一直吸引着你?


Shoreditch杰森:主要因为 L'Eroica( L'Eroica也被称之为“英雄骑行”,最早起源于1997年的意大利,参赛者必须使用1987年以前生产的老式自行车,着装风格也力求与年代相符,路线则多为乡间碎石路。)的活动氛围特别棒,我很享受他们那种活泼友善的节日状态,而且还能遇见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古典自行车玩家,在现场大家都能够与这些世界顶级藏家们来去进行交流,并成为朋友。

△参加 L'Eroica 时的Shoreditch杰森

此外 L'Eroica 的骑行路线还包含了各种美食美酒与人文特色,并且每个打卡点都有热情的当地居民为大家提供食物和酒水来做补给。需要注意的是  L'Eroica 的补给也几乎是传统食物,比如面包火腿之类的,而并非当代的能量胶与电解质饮料。运气好的时候,还能看到他们一言不合就载歌载舞的生命张力。这种感受在亚洲社会中其实很难看到,它必须建立在所有人都是释放且开心的状态才能形成。

L'Eroica现场所提供的美食补给

沿途的景色也是 L'Eroica 的王炸,可以一边骑车一边欣赏意大利的绝美风景。当然除了美好 L'Eroica 也有另人生畏的一面,首先用1987年之前的老钢架梁变自行车去骑烂石头野路,这事已经足够吓倒一片大众公路车友。其次托斯卡纳209Km的起伏山路也是一个巨大挑战,这也让我们作为现代人,体会到了几十上百年前,骑行者们是如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去挑战自我。

如果像我一样不幸,第一次参加 L'Eroica 比赛就遇到了下雨天,那可能会非常狼狈,骑完之后肯定又冷又饿且全身全车都是泥巴,甚至嘴里都有。虽然痛苦且受虐,但精彩的人生不就是在于各种体验吗,这大概也是 L'Eroica 巨大的魅力所在吧。

太格有物:对于初次去 L'Eroica 的玩家都有哪些建议?


Shoreditch杰森:初次去 L'Eroica 的藏家们,我的建议是提前两三天就得到达集市,等摊主们还没布置好的时候就开启你们的天眼开始淘宝,否则来晚了好货基本都会被抢光。毕竟能够不远千里来到这里的都是职业藏家,而且来得早提前计划还能定到周边的酒店,无论是淘货和比赛都比较方便,不然只能住在几十公里之外的地方了。

L'Eroica市集现场

此外如果真去 L'Eroica 比赛,建议大家提前半年就去增加对参赛车辆的熟悉度,增加训练量,除了训练爬坡的腿,还需训练刹车用的手指。如果你用的是六七十年代的 Campagnolo Record 系列夹器,我建议大家直接买一对握力器来做日常训练。因为我第二次 L'Eroica 没能完赛并不是因为腿骑不动,而是沿途下坡太多,经常要捏刹车,最后导致手指全部抽筋从而放弃了后半程的比赛。

L'Eroica活动赛道

当然别忘了老生常谈的安全问题,因为 L'Eroica 的路段比较原始,所以危险性很大。我在回程的时候就看见两个受伤的骑友,一位是被野生动物撞了,一个是在碎石路段摔车导致骨折。因此即便万事俱备,但也要防止比赛时的意外情况出现。

太格有物:对比国内外的骑行文化和比赛,从人文交流到活动体验上都有哪些不同?


Shoreditch杰森:讨论类似 L'Eroica 这样的骑行赛事,对于国内也许还为时尚早,因为玩家基数和人文水平实在无法和欧洲相提并论。但类似 Tweed Run 这样的复古绅装骑行,近几年似乎又开始死灰复燃,并且大有蓬勃发展的趋势。

Tweed Run

很可惜我只参加过 L'Eroica,当年学业太忙没去参加伦敦的 Tweed Run 也是一种遗憾。但我能看到的区别就是,伦敦 Tweed Run 大多风格都是英式重毛呢 Field Jacket,国内则更为自我发展,可以看到各种风格的复古着装。这其实也很正常,因为我们对于复古的理解更为宽泛,而不拘泥于一种风格。

L'Eroica

此外网上也有一些别的声音,去评价国内目前的复古骑行活动,其实就是存在一个文化陌生与文化断代的问题。就仿佛英国人这么穿和骑车就没问题,我们去做就很违和一样。但任何文化都需要时间去积累和发展,说不定未来我们也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只是需要大家更为包容一些。未来你如果喜欢骑行文化,那就一起加入进来,然后去体验不同主题的骑行活动。要是没兴趣,那忽略即可,其实就这么简单。

太格有物:如果让你在国内举办一场古典骑行赛事,大概会如何策划路线和活动内容?


Shoreditch杰森:这方面在我当年刚骑完 L'Eroica 时就有过类似的想法,但没有太多思路,一是主要因为国内会来参加这类赛事的人实在太少了,玩古典自行车的朋友通常只会有很少一部分舍得把车拿来骑,要骑的话可能也只是随便溜达骑一下,而不是拿来比赛。 

L'Eroica活动现场氛围

此外,日本玩古典自行车的人群看似比我们大很多,但其实也就两三万人。而且在日本举办 L'Eroica 的时候也就来了两三百人,反观到我们国内这个基数只会更少。而且 L'Eroica 的比赛确实非常伤车,甚至会当场报废,所以在国内不太现实。

L'Eroica日本站活动现场

其次我并不知道哪里可以找到,类似于欧洲那种大段的碎石路线可以让我们来做比赛,说白了就是国内现在基建太好了,没有那么烂且长的路能够用于比赛。包括 L'Eroica 貌似也来过国内进行考察,最终因为路太好,所以放弃了。但如果只是简单找个比较热门的路线来搞比赛,那又失去了古典骑行赛的精髓。但要是原封照搬 L'Eroica 的模式,还得做出适当取舍,这个度也很难把握。

L'Eroica意大利站活动与比赛现场

太格有物:假如新手玩家想要入坑古典钢架自行车文化,国内都有哪些线下店铺可以推荐和交流?


Shoreditch杰森:首先如果当地没有店铺的话,可以先在线上了解一下,英文好的话建议直接去看国外的网站和论坛。国内的话,更多就是看我们这些玩家在不同社交媒体发布的一些知识与文化分享。

至于线下的话,北京的车友可以去一下大承单车的工作室,大胡子师傅手艺很不错,车子价格相对也比较亲民,适合刚入门的朋友。另外还可以找我们一个朋友导演,如果车子遇到疑难杂症,就可以找他给看看。

2Wheels

上海这边目前我能想到的也就两家店,比如巨鹿路上的老店 2Wheels 目前开始慢慢增加古典钢架车的展示,值得去看看。另一家位于苏州河旁的 Pedal House,目前大概属于圈内人都熟知的店铺了,推荐大家去逛逛,他们现在也经常会参与一些上海复古骑行的策划。

Pedal House

当然如果你只是想买到一辆看起来漂亮,拍照好看且易骑的单车,其实买个你认为好看的复古款式即可。性价比也高,日常出行也能够很好满足,这个完全丰俭由人。当然从我个人也更希望大家未来能够加入到古典自行车的大家庭中来,一起去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Shoreditch杰森、L'Eroica、Tweed Run

内容编辑:秦泽华




PAC x 太格复古骑行

温暖漂流

PAC x 太格复古骑行报名现已正式开启,欢迎大家点击下方海报和小程序来了解活动详情,期待与各位12月21日在 PAC 一起温暖漂流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