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越来越多”别人家的孩子“出现在家长们面前:
酷爱名著,语文140分考入清华的“最帅状元”杨晨煜…
别人家孩子的家长似乎什么也不用做,连发条都不用拧,娃就像自带小马达,不仅早早把作业做完了,开始刷英语分级阅读,自己再找点高年级的奥数题做做。即使放松的时候,也是在看书,看的还是文学名著古文地理历史科技文!
而自己家的吞金兽每天吼上千百遍作业就是拖拖拉拉,多做两道计算多背一首古诗都要十八般武艺上阵,让娃每天练上半小时钢琴更是威逼利诱斗智斗勇……简直每晚都在上演‘第三次世界大战’。
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变得如此优秀的?
我身边的一位学霸朋友说,
如果只能培养孩子的一种能力,
他一定会选择
阅读
。
因为喜欢阅读,他高考超北大录取线27分,凭借读书一路从小镇青年逆袭,后来创业在纽交所上市,实现财务自由;
因为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大量阅读基础,老大从幼儿园学渣,上私立校很快考到班级第一,后常常霸榜年级榜首。
在他看来,阅读思考
“从输入到输出”
的过程,极大地塑造了孩子的
自主学习
和
思维认知能力。
小学、初中阶段,
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是学好一切学科的基础。
孩子在阅读当中学到的知识方法、价值感悟,也将使得他的
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在未来到达新的高度。
无独有偶,
看近年全国高考“红楼梦”、“围棋三手”让诸多考生直呼“爆难”、“明年复读见”;新课表增加语文课时占比,强调阅读学习、文化自信就知道:
未来学习,对于核心素养的要求一定会越来越高。
综合性学习、跨学科学习、思辨性学习将成为主基调
,靠刷题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而阅读,
正是塑造孩子复杂学习能力,培养
综合学习
和
思维认知能力
的核心。
这也是为什么,阅读成了多数高知家庭的教育首选,成为
考试考查的重中之重
。
我的这位学霸朋友,名叫
庄重
。
他的这番理念,不仅源于亲身经历,更是在与一众教育专家的深入探讨交流中,得到了诸多启发。
△庄重老师上海浦东新区公立校8000名新入职教师培训现场
今天,我想给大家好好推荐这门由他主讲的,已经被北京、上海顶尖民办中小学父母安利过多次的阅读课程——
庄重读书会课堂
。
如果你家孩子在上
1-9年级
,并且同样关注孩子的教育理念,我诚挚推荐,并邀请你带孩子来体验一次庄老师的“读书会课堂” !
👇
对于很多家长在孩子阅读学习当中的疑惑,我和庄重老师进行了一次颇为深入的沟通交流。
囤书是现代父母的标准动作,读书日、寒暑假、大促期... 各大平台总会变着花样引导家长们买买买。
然而面对到手的优惠券,大家却无处下手:买什么?求书单!
打开图书电商畅销榜,不是马小跳、查理九世这些“口水”儿童小说,就是四大名著、莎士比亚这类“不好读”的老经典。
跟着同学妈妈推荐,不是侦探狗、哈利·波特这类孩子中间的顶流IP,就是一大堆买回来就等着积灰的大部头百科。
我身边很多热爱亲子阅读的家庭,即使藏书几千本,也常常有此困惑:中小学生到底应该读什么书?
1-3年级:侧重培养阅读兴趣、观察力和想象力
为了配合这样的教学目标,不同阶段的阅读形式也有所不同:
在预备级(1-3年级)与L1阶段(4-9年级),以泛读为主。
孩子可以不需要预先去读作品,直接跟着庄老师进行泛读,在课堂上共读讨论书中精华。
同时,课堂上一些有趣味、深意的部分,庄老师也会带着孩子们进行精读,激发孩子们对作品的兴趣,回去再进行自主阅读。
而在Level 2阶段(4-9年级),庄老师便会慢慢地带孩子开始做精读,速度也会从两周读一本书变为4周读一本书。
孩子们阅读的初期兴趣是最重要的,因此
孩子需要先通过泛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阅读中掌握详略得当,其实不是一个能够短时间习得的技能,读多了才能慢慢形成感觉,只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速度上的飞跃。
为此
,读书会在选书上给孩子规划了10大核心阅读主题:
有话题宏大的“家国大爱”、“理想信念”,也有贴近生活的“成长之路”、“爱与幸福”,还有丰富视野的“时代历史”、“自然科技”。
除了部编版阅读指导书目和同步教材的一些整本书延展阅读之外,也会按年级优选一些学生当下年龄段更喜欢的、获奖的优质书籍。
比如,2-4年级的书单里有《海蒂》、《窗边的小豆豆》、《马提与祖父》、《不老泉》这样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顶尖的儿童文学经典。
还有《每一个善举》《爱的教育》这样贴近孩子生活和情感的大奖之作,也有《李白》《苏东坡传》这样展现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作品。
一个二三年级的小朋友,如果一年能踏踏实实读完这20本书,老母亲也太欣慰了吧!
延续同样的思路,随着孩子认知层次提升,高年级孩子的书单更值得品读。
比如,莎士比亚、契科夫、勃朗特等世界文学大师的著作相继登场;
老舍、鲁迅、余华等语文教材常客的经典作品做全书通读,还有《城南旧事》、《三体》、《平凡的世界》等当代经典;
很多都与语文新课标中推荐的书籍一一对应
,读完这54本书,再也不用担心高考需要的阅读量!
研究庄重读书会的阅读体系,我的感受是
触点多、界面广、思路开阔
,不仅
紧扣部编版教材的标准,也非常符合IB等国际课程的要求。
可以说,这是一套“课内外都能打的阅读路径”,难怪会俘获那么多京沪两地的双语校家长的心。
以前文学作品要红到不行、大牌到不行才有机会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但自从短视频爆火之后,各种机构掘地三尺去改编儿童作品。
孩子拿到一本书,看看电影、短视频,再随便翻翻,故事情节知道了,这本书就大概就过去了。
以《水浒传》为例,很多娃能想到108个好汉梁山聚集起义,但更深层的分析却一概不知。
不知各色人物的鲜明特点,不知起义最终失败,更加不知这部作品歌颂反抗精神、斗争热血的同时,暗含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根源,及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庄重老师认为,选择了正确的书后,阅读方法是语文素养的另一标志。不同书目,阅读方法也是不同的。
有的书适合泛读,
满足自己的阅读兴趣、了解书的内容与结构即可;
有的书适合精读,
深度领悟作者的思想,分析书中的精妙之处;
有的书可以做思辨性阅读,
比如相关主题的研究拓展,对整本书思想的探讨等等。
因此,庄重读书会在高龄段的阅读体系中,同一主题下,还体现了三种阅读方法:
泛读、精读、思辨阅读
。
同样是由庄重老师带着孩子们进行不同主题名著的整本书阅读。👇
比如《朝花夕拾》中,庄重老师会通过思维导图、原文解读,拓展阅读视野,教会孩子更多的阅读的方法。
带孩子超越课堂视角,重新感受和认识这位,在黑暗中屹立不倒的伟人。
在赏析鲁迅文学、学习知识技法、感悟价值情怀的过程中,领略读书的魅力!
这堂课现在只要
0.01元
就能体验,一定要去试试!
精读,
则是进一步延展阅读内容,深化价值观、精神内核感悟。
比如,家喻户晓的《简·爱》,是一本纯粹的爱情小说么?
虽然作者对爱的描述占了很大的比例,但这都是表象,它的内核究竟是什么呢?来听听庄老师怎么讲。
关于作者,原来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也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关于小说人物和情节,书中的主角简·爱有何异于常人之处?
读完整本书,如果再回到最初的问题:《简·爱》是一本纯粹讲述爱情的小说吗?每个孩子都有更多思考。
通过庄老师的精读课,孩子可以把生活和书籍的价值立意相结合,融入时事热点,加深对书籍的感悟和情感体验,真正读透一本书。
在精读的基础上,读书会还开展了更高阶的
思辨阅读
。
同一阅读主题下选取不同书目,通过对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感受不同作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