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的经济总量不小,但要真正让创新成为引领江苏转型发展的主动力,还有更艰巨的任务要完成,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
撰文 | 澎湃新闻记者 袁杰
“发展大会”余音绕梁,江苏再迎盛会。
7月5日上午,“中国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在南京开幕。来自国内外260多个科研院所的千余专家出席大会,共商江苏创新驱动发展大计。
本次大会通过聚焦江苏企业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需求,推动国内外大院大所来江苏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团队。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主题大会上讲话时表示,江苏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聚力创新是江苏新一轮发展的鲜明取向,创新是江苏必须走、也能够走通的一条路。
他说,江苏的经济总量不小,但要真正让创新成为引领江苏转型发展的主动力,还有更艰巨的任务要完成,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
李强表示,大院大所富集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活跃、创新成果丰富,一直是江苏十分倚重的合作力量。
而江苏又具备丰富的科教资源,高校数量和在校大学生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数据显示,江苏现有国家级创新平台60多个、入选国家“千人计划”780人。“这些都是江苏科技创新的殷实家底。”李强说。
“合作是一条大道,我们期盼有高端的‘智囊团’、广泛的‘朋友圈’、得力的‘同盟军’。”李强说,在政府层面,江苏将着眼于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努力当好服务创新的“店小二”。
2016年底举行的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确立了“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方略。“创新”和“富民”,成为江苏发展两大关键词。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近一年来,江苏先后举办过世界物联网大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多场聚焦科技创新的大会。
李强在讲话中表示,举办这些大会,就是要把创新的号角吹得更响,把创新的路子拓得更宽。
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晓红在大会发言中称,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也是江苏产业交替的驱动和动能转换的引擎。
推动人工智能、互联网+、服务型制造等新技术新模式广泛运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相结合,“既要‘芝麻开花节节高’,也要‘老树开新花’”,李晓红表示。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次对接大会召开期间,还将围绕软件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12个产业领域,开展12场产业技术推介,组织大院大所与江苏企业现场对接洽谈。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长三角政商”栏目,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