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安德列耶夫娜·阿赫玛托娃(Анна Андреевна Ахматова),原姓戈连科(Горенко)。
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代表性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普希金曾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白银时代的灵魂”、“俄国的萨福”。1889 年 6 月 23 日生于 敖德萨一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俄海军舰队的机械工程师;母亲出身贵族,受过上层社会的传统教育。刚满 11 岁便随家搬迁到彼得堡近郊皇村,在那读中学,并开始写诗。
著有抒情诗集《黄昏》《白色的一群》《车前草》等。她的抒情诗温婉而充满哀怨,同时体现出俄罗斯古典诗歌优美、清新、简练与和谐的传统,深受读者喜爱。
组诗《安魂曲》在很长一个时间里是一部口口相传的作品,直到 1987 年才得以全文发表。《安魂曲》的主题是以个人的苦难来折射民族的灾难和不幸,该诗以其深邃的思想性、哲理性和艺术上的新颖引起国内外的广泛注意。它也标志着诗人的风格从此前的精致、纤细、典雅脱胎换骨为粗犷、坚韧、沉着、有力、肃穆、庄重。作者凭借这部作品丰富和拓展了“抒情的历史主义”诗歌传统,也为自己跻身世界性诗歌大师的行列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1964 年在意大利获国际诗歌奖,1965 年获牛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她也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布罗茨基的老师。
1966 年 3 月 5 日,阿赫玛托娃因病在莫斯科逝世。她死后 20 余年中,许多遗作被陆续整理出版,其中包括 1987 年首次公开发表的长诗《安魂曲》。除诗歌创作外,她还翻译过许多外国古典文学著作。
门儿半开半掩着,
菩提树和畅地拂动着……
被忘掉的马鞭和手套
在桌子上面摆着。
灯儿闪着黄色的光晕……
我倾听着沙沙的声音。
你为什么走了啊?
我真是弄不清……
早晨,明天的早晨,
又会快乐而且光明。
我的心啊,你要聪明。
你压根儿疲倦了,
跳得轻了,静了……
你知道吗,书上说的,
灵魂永远不会死掉。
(1911 年)
诗人和她的兄弟,1902 年
心里是这样的冰冷,
脚步却那样急促。
我把左手的手套
戴上了我的右手。
我只记得跨了三步,
便跨下了许多梯级!
枫林里,秋声絮聒,
邀请说:“和我一同死去!
可恶的命运把我欺骗,
它变幻无常,充满悲戚。”
我回答:“亲爱的,亲爱的呀!
我也一样。我和你一同死去……”
这是最后相见的歌声。
只有卧室燃着烛灯,
冷漠地闪着黄色的光线。
(1911 年)
阿赫玛托娃和古米廖夫,1913 年。( 1921 年古米廖夫因参加反革命密谋而被处决。)
亲爱的,你不要把信揉皱,
你要从头到尾读完我的信。
我已经厌倦装作不相认识,
遇到你也像陌生的路人。
你不要这样看,不要蹙眉生气,
我是你的,我在你的心上。
我既不是牧女,也不是公主,
而且已经不是修道的姑娘—
穿着这粗陋的、平常的衣裳,
跟着一双踏歪了的高跟鞋子……
然而我的拥抱和以前一样热烈,
一双大眼睛还像从前那样怯惧。
亲爱的,你不要揉皱我的信,
不要为心底的谎言哭泣,
你要在最最的底层,把它
藏在你可怜的背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