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君陪你度过经济、投资里的漫长岁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题材挖掘君  ·  A股:长期破净个股大梳理(名单合集) ·  4 天前  
第一财经  ·  突发!巨头被曝大规模裁员 ·  4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多银行宣布:提额!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上广深让人望而却步?看看这十个前景广阔的卫星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25 17:48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只有有资源溢出效应的大城市才有卫星城,其他城市再重要也无法形成卫星城。从这个角度出发,只有北上广深有卫星城,而武汉、郑州还像20年前的北京一样,不断向外拓展城市边界,周边城市的资源在向武汉、郑州集聚,不可能形成卫星城。


来源:叶檀财经(tancaijing)

作者:叶檀、顾天杰

原标题:叶檀:我眼中最有前途的十个卫星城


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转型,投资回报率到达临界点,制造业必须转型,固定资产投资顺理成章带动了城市化进程。


中国正在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群有各自的经济特色,也有各自的发展阶段。目前,中国正在形成三大国际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较为成熟,而内部落差最大的城市群京津冀,终于在中央的关心下,有形成城市群的趋势。



城市群形成,就有核心城市,就有卫星城,我们分析了核心城市之后,进一步分析哪些卫星城比较靠谱。


在筛选卫星城的标准上,我们团队挖掘了统计公报、城市规划中与卫星城发展密切相关的数据。


首先,卫星城在核心城市200公里范围以内,利用轨道交通在90分钟以内可以到达。卫星城有自己的独立基因,但没有强大到像天津、杭州、苏州这样不可能成为其他城市卫星城的地步。


其次,所谓的核心城市必须已经有溢出效应,卫星城才能成为承接地。以前北京有灯下黑效应,华北所有的资源都往北京集聚,现在北京受制于自然资源等因素,资源必然向周边溢出,才可能在北京周边形成一圈卫星城。


换句话说,只有有资源溢出效应的大城市才有卫星城,其他城市再重要也无法形成卫星城。从这个角度出发,只有北上广深有卫星城,而武汉、郑州还像20年前的北京一样,不断向外拓展城市边界,周边城市的资源在向武汉、郑州集聚,不可能形成卫星城。


第三,承接核心城溢出,卫星城必须有区隔于卫星城的行政区划,有经济基础,既有资源又有人才又有文化特色,不会被核心城市这个黑洞所吸附。


根据上述几个条件,我们将三大城市群的所有卫星群筛选了一遍,筛选出了十大最有前景的卫星城,如大家所料,也有我们不看好的卫星城。


必须强调的是,城市排名不分先后,不是第一个写的城市就最好,最后一个写的最糟糕。



长三角


根据“上海2040”草案,上海确立了2040年的发展新目标——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为完成这一目标,划定了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在内的“1+6”上海大都市圈。总面积2.9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400万,这里将是上海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形成90分钟的交通出行圈。


在此都市圈之外的城市,从区划上说不可能成为上海的卫星城。但宁波、苏州、无锡等过于独立的城市,同样不可能成为卫星城。


我们的筛选目标城市非常明确。


1

昆山


我有一次坐在飞机上,边上一位台湾同胞说要回“上海”,到了上海,才知道人家回的是昆山,他有企业在昆山。这则轶事说明了昆山与上海的血缘关系。


今年1月4日,昆山规划局公布《昆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简本)》,规划中除了包含有大家所熟知的S1号线及其支线外,还有另外3条轨交线路,分别为:苏州市域轨道S2线、S3线以及昆山城市轨道K1线。



S1号线从苏州到昆山花桥,全长41公里; S1支线从昆山到太仓,全长7公里; S2从苏州到太仓,全长30公里; S3从苏州到上海,全长25公里; K1从昆山周市到昆山张浦,全长26公里——昆山成为上海、苏州的腰眼,与上海、苏州同城化。


昆山开启了苏昆沪、苏昆太时代,根据昆山的城市规划,截止2030年昆山城市的性质是“国际知名的先进产业基地,毗邻上海都市区的新兴大城市,现代化江南水乡城市”。


目前,高铁、动车从上海到昆山5到10分钟就有一班,11号线从迪斯尼直通花桥,无怪乎有人把昆山视作上海的一部分。


从轨道交通、产业结构、人才方面看,可以看出昆山具有实现目标的现实基础,既有经济基础,又有依附在发达经济之上的水乡文化。


昆山是苏州地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城市,工业非常发达:2015年第一产业占比0.93%,第二产业占比高达55.05%,第三产业为44.02%。这已经是工业占比下降之后的结果,2010年第二产业占比高达64.077%。


从1978年后的整个市场改革开放阶段,以昆山为代表的地区是溢价最高的地区,掘出中国现代工业社会时代最大的一桶金,工业下行之后,昆山又成为城市群形成过程中最受益的地区。



不仅如此,在产业链形成的过程中,昆山已经有了企业家、技术人员等完整的人才链条,有4个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笔者曾经参观过昆山杜克大学,虽然不大,但内部环境是国内一流的。


加上苏南文化与上海比较融合,沪漂乐意在昆山购房,昆山房价与上海外环房价衔接。


2

太仓


太仓城市独立基因较少,经济相比昆山并不发达。


但太仓有两个优势,一是距离上海的宝山、嘉定、崇明非常近,区位优势好,既可能通过轨交形成密切的城市群,也可以与上海可以形成上下游产业衔接,二是融入上海的意愿十分强烈。



太仓城市规划是“突出临沪优势、全面对接上海,承接上海制造业转移,建立沪太上下游产业配套”。


太仓与城市的产业链逐步形成。“十一五”期间,太仓引入上海项目投资额每年几亿元,占引进内资比重不足10%。“十二五”期间,太仓共引进529个沪上项目,注册资本130.71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88.6%,上海项目占引进内资的比重将近30%。


太仓作为港口城市,嵌入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一部分。太仓港三期工程正和集装箱码头,由太仓港与上海港合资经营,上港集团占45%的股权。上海港江海中转功能转移到了太仓港,上海洋山港则突出国际航运中心。


紧邻上海宝山区的浏河人民医院已经全面托管给上海交大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并冠名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九院太仓分院”。


虽然与昆山等市相比,太仓的经济基础、人才基础有所不如,但架不住地位优势以及迫切的融入之心。上海人也很欢迎。太仓超3成新建商品房为上海人所购买,浏河镇更是超过7成。


昆山与太仓已经成为上海的外环之外环。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上海外环以外为每平方米18127元,据百城房价数据,同年昆山为每平方米11767元,太仓为11600元,承接了上海外环以后的部分需要。虽然太仓房价不如昆山高,但近六年增速超过昆山:从2010年到2016年,昆山房价上升34.66%,太仓则为62.01%,太仓基数低空间大。


太仓目前最糟糕的是交通,上海到太仓没有轨道交通,只能开车或者坐大巴。估计会在这两三年内完成。根据上面昆山的轨道交通,未来太仓将融入上海、苏州城市轨交,而去年10月,沪通铁路太仓至四团段前期工作近日启动,这一铁路贯穿了上海、苏北南通与苏州地区,太仓贯穿于核心区域。


3

南通


相比于昆山,南通在轨道交通和高铁方面略有落后,南通虽然离上海近,但此前由于一江之隔,从启东、南通比起苏昆一带,既遥远又贫穷。

 

     

说到南通就会说四座大桥,从公路上打通了上海、苏南,苏通大桥与崇启大桥已通车,沪通大桥建成不远,崇海大桥喊得早建得晚。虽然大桥建设如火如荼,但公路依然有些远。目前从上海到南通仍需要乘坐大巴,时长约两个半小时左右。幸运的是,高铁以及轨道交通建设已在计划之内。2014年8月11日,南通轨道交通规划获得国家批准,近期2014到2020年规划建设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全场约59.55公里。其中1号线可直达南通西站,2019年沪通铁路通车后,38分钟即可直达上海。半小时的同城效应,对于南通的交通与性质是质的变化。

        

虽然交通还要过两年才能跟上,但南通产业结构和城市特色方面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任何卫星城。

        

南通是上海的北大门。根据规划,南通城市性质为“东部沿海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上海北翼的经济中心和门户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高兴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上海制造业转移到南通,是因为南通资源价格低,工业基础不错。2015年南通全市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以上)工业企业有5066家,在全省范围内排名可进前三,固定资产投资从2010年的2168亿升至4376亿,5年上升一倍。不仅如此,据不完全统计南通有6个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是上海周边较多的一个。

        

产业转移意味着物流接轨,南通成为航空物流部分后台支撑。2016年11月,南通机场与上海机场集团、浦东国际机场货站有限公司正式合资组建沪通空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除开展航空货站业务外,还将开展旅客行李处理、装卸机操作以及货运代理业务等。

 

 南通城市夜景


南通迫切融入上海,并且得到了江苏与上海的支持。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2016年11月19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南通代表团审议工作报告时指出:南通是江苏发展“潜力股”,要做好跨江融合、接轨上海这篇大文章,努力把南通建设成为上海的“北大门”,为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南通市委书记陆志鹏接受采访时强调与上海同城化,以后做到上海、南通医疗、养老可以直接对接,上海人住在南通不会觉得任何不便。在现行制度下,这是非常困难的事,南通提出来,显示了他们一根筯的要对接上海,这是非常明智的举措。

        

上海虽然有点小心思,但基本上还是抱持欢迎的态度。除了苏州和无锡以外,南通是江苏省唯一被划入上海2040草案的城市,苏州和无锡都过于独立,无法成为上海的卫星城,因此南通未来数年将从江苏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工作在上海,周末乘坐高铁半小时回到南通,会成为许多沪漂生活的一部分。


4

嘉兴

        

嘉兴是浙江最靠近上海的、有独立基因的城市。无论是长三角城市群还是大上海都市圈,嘉兴都是一个无法避开的城市。嘉兴区位优势很大,其位于长三角杭嘉湖平原腹部,江河交汇之处,与上海、杭州和苏州等城市仅100公里不到。

   


与昆山、太仓和南通相比,嘉兴在高铁轨道等方面已经较为领先,从上海到嘉兴的高铁动车有接近100个车次,平均5到10分钟一班,半小时左右即可达到达上海,沪杭高速经过嘉兴,是中国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而在地铁方面,嘉兴野心更大。2015年6月12日嘉兴市发改委发布的《嘉兴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意见征询公告显示,嘉兴轨道交通为放射网结构,由5条线构成,全长295公里,其中3号线以嘉善客运中心为起点,对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松江段,2号线对接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嘉兴地处杭州与上海中间位置,轨道交通将会把三座城市连成一线,最终实现沪杭同城。

        

嘉兴的工业基础雄厚,人才基础也不错。2015年嘉兴第一产业占比4%,第二产业占比52.6%,第三产业为43.3%。作为工业接轨上海的重要行业之一,2016年沪嘉两地汽车以及零部件企业进行了交流。嘉兴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经过多年发展,生产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许多生产企业已与宝马、奔驰、奥迪、大众等世界500强汽车厂商建立了稳定的配套协作关系。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以嘉兴为圆点,幅射到长三角地区。

       

与南通、昆山等市相比,嘉兴有其弱势。从历史上看,嘉兴在文化上并不那么热衷接轨上海。这从房地产、交通上可以看得出来。

        

沪漂与上海老人很早到昆山买房,到嘉兴买房是这一波房地产热潮中兴起的事。根据嘉兴市互联地产科学研究院的数据,2016年嘉兴市本级商品房成交年均价约7478元/㎡,同比上涨2.72%,这是嘉兴大幅上涨之后的数据,与昆山1万多的房价还有不小的距离。高速公路上海到江苏境内交钱拿卡就一个口,但到浙江就有两个口,枫泾收卡交钱,到嘉善再拿浙江境内的卡。浙江与江苏对上海的态度呼之欲出。

        

与上海的接轨近两年有所好转,嘉兴市委在《2016年嘉兴市深化接轨上海工作实施方案》中指出,着力构建与上海高端产业配套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与上海产业协调发展。加强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科技与信息服务、金融、文化旅游和健康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对接与合作。嘉兴市政府驻上海联络处专职副主任边淑兰在2016年3月提到,嘉兴农产品25%销往上海,2015年从上海引进的内资项目达到了280个,占引进内资比例20%以上。上海到嘉兴的游客数占38%以上。

        

嘉兴西塘


由于昆山和太仓等房价上升,作为洼地的嘉兴受到上海人的青睐。据2016年7月《青年报》报道,嘉兴某楼盘70%购房者均来自上海。知乎上的一个名为“上海上班,嘉兴买房可以么?”的问题下,20个回答中,约一半回答都偏向于买房,或者观望。目前来看,如果真要实现当天来回,恐怕只有在上海虹桥上班才能实现,但考虑到未来的都市圈辐射效应,嘉兴必然会是最大受益者之一。



京津冀


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是毫无争议的核心城市。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其定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交通方面,京津冀城市群以京津为主轴,辅以石家庄、秦皇岛为两翼区域快速铁路网构架,覆盖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两小时交通圈。



 一直以来,北京是一个资源聚拢型城市,俗称“灯下黑”,周边城市资源都被北京这个巨大的吸尘器吸走,石家庄、天津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城市比,存在感并不那么强。但是现在,北京再也装不下太多的资源了,周边重工业围绕、空气质量下降,京津冀城市群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资源开始向周边城市溢出,卫星城熠熠闪光,从周边城市的房价就开始看出这一点。

        

即使如此,从数据看,北京的卫星城发展仍然没有长三角、珠三角健康。单看北京,人均本外币存款其发是一线城市中最高的,给人一种“北京甚至比上海、深圳更好的感觉”。但如果挖掘其周边城市数据,会发现想多找几个出色的卫星城十分困难。

        

天津过于独立,而石家庄、张家口和秦皇岛等地距离北京太过于遥远,北漂在奋斗多年之后,买房买车以及养育后代,几乎不可能定居生活在这么远的城市。而通州和燕郊隶属于北京管辖,成了北漂们的“睡城”,不符合我们的卫星城必须有独立行政区划的原则。北京卫星城县级市过多,此处以地级市为筛选范围,因此最终筛选结果很明确,入选城市非常稀少。


5

廊坊

        

从整体规划和地理位置来看,京北地区地广人稀,可能以生态旅游等特色服务业为主,京西地区则偏向于养老、商务休闲等产业,京东南地区则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唐山曾经大力推进曹妃甸工业区,但无奈的是发展不如预期,并且体量大到不可能成为北京的卫星城。天津也一度大力推进滨海新区,而后及时转向,目前中心还是转向了西北面,武清区等地成为主要受益者,总之一句话,先全力对接北京,在资源、交通、政策方面多多交流,享受京城资源溢出。

        

地处北京和天津中间的廊坊,将成为最快崛起的卫星城之一。

   

廊坊第一城


首先,从交通方面来看,廊坊占据优越的“地利”,恰好位于京津之间,离北京驾车距离仅60公里不到,距离天津驾车约85公里,距离首都和天津机场约70公里。高铁方面,京唐城际、京滨城际已在2015年内开工,廊涿城际以及联络线也有望2016年开工。其实目前开通的高铁已十分便利,2011年6月30日通车的京沪高铁贯穿廊坊,每天约43个车次,到达北京仅需20分钟,南往天津也仅需20分钟,实现了京津一小时生活圈。廊坊还立项对接北京的轻轨延长线,起点为亦庄轻轨站,未来可直达廊坊城区。在北京上班,生活在廊坊,依赖高铁通勤,实际上已经成为许多北漂的日常之一,地铁的开通无疑会进一步降低通行成本。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正在建设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尽管正式名称未定,但带来的空港经济圈效应不容忽视。大兴机场一半建在大兴区,另一半在廊坊市广阳区。新机场一期将建设4条跑道以及1条军民两用跑道。其位于廊坊市的面积占三分之一,建成后预计年吞吐量4500万人次,远期吞吐量1.2亿人次,成为亚洲最大机场,预计2019年7月启用。廊坊经济已经融进北京的血液里。

        


对于北京新机场空港经济区来说,固安、永清和廊坊广阳区是直接受益者。根据《廊坊市空港新区概念性规划》,空港新区包括廊坊西部的大万庄、固安县和永清县的部分区域。临空经济区的会展、物流和高端制造业,将大幅度带动当地就业。有数据预计,5年后固安人口将突破100万,为北京市带来80万以上就业,直接带动区域就业30万人。

     

其次是产业结构,廊坊融入北京之心十分迫切,也同样具有实力对接。近年主动引进了一批优秀项目,包括精雕数控机床、华创天元、久智光电子和东芝避雷器等。截止至2016年6月,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领域企业274家,增加值82.1亿,同比增长12.6%,比全省高1.1%。形成电子信息和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据《人民日报》报道,2015年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上,廊坊共签约37个项目。

        

政策资源的倾斜、便利的通勤、以及明显低于北京的生活成本,足以吸引大量的北漂。最有说服力的当然是房价。根据安居客《2016国民安居报告》,廊坊二手房价格同比涨幅高达103%,一举成为2016年最大黑马,涨幅位列全国第一。我们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经提到过,有些北漂无法在当地定居,转向一线城市的卫星城,开始提前布局,而北漂买房首选廊坊。最近收到了一则短信,有朋友想在北京卫星城安家落户,他犹豫了半年,房价已经节节上升。

        

2月28日《北京青年报》报道了一则故事,家住廊坊的郝云峰和妻子,每日乘坐高铁通勤,往返于北京上班,每月成本为2600元,远低于他们在北京五环外租房的成本,廊坊买的新房条件也远强于北京。郝云峰在北京的收入是廊坊当地的三倍,并且所做工业在廊坊并没有产业。“双城族”似乎在用实际行动,向那些鼓吹逃离北上广,或者返回北上广的言论证明,逃离和返回都不存在,关键看如何选择。


6

保定

        

与廊坊相比,保定距离北京较远,保定在北京与石家庄之间。从大京津冀来看,保定恰好与北京、天津形成等边三角形。尽管距离北京距离不占太大优势,但在产业基础、人才储备和承接北京城市功能方面,没有逊色太多,并且可以承接京津两地的溢出资源。

 


交通规划方面,保定同样具有融入“京津冀半小时交通圈”的潜力。目前北京到保定已有高铁动车,平均5到15分钟一班,平均历时为50分钟,是北京到廊坊的两倍。另外,保定市政府在2016年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推进“京津保城际铁路环线”和保五忻专线、保沧铁路等建设。未来津保铁路开通后,将串起10大铁路线,使保定成为京南铁路最重要交通枢纽。

        

保五忻客运专线始于保定市,保定段约154公里,将有效改善京津冀地区铁路网格局,承接部分北京交通枢纽功能,分流京西、京南过境交通压力。

        

疏解北京交通压力,只是未来保定的规划之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保定定位于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承接京津项目扩散和科技成果转化,建设京津绿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保定定位是产业转移,侧重于承接新能源、装备制造以及电子信息产业。

        

对接北京物流与农贸产业,是保定的特色之一。早在2010年4月,北京新发地与高碑店市人民政府就签订《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农产品物流园区项目协议书》。据河北新发地农副产品公司数据,截止至2017年2月,高碑店新发地入住商户达8600户,80%来自北京,每日成交额1.15亿元。每日减少进京车辆2000余辆,全年减少进京车辆接近80万辆,疏解外来在京人口2万人。

        

另外保定产业结构三十年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汽车以及零部件产业,保定拥有国内名声极响的民营汽车制造企业长城汽车,国产的SUV在县城到处都是,还是中国皮卡、经济型SUV产销、皮卡出口第一城。纺织服装已经形成了一带(东部纺织服装产业带)、四城(高碑店白沟箱包城、容城服装城、高阳纺织城、蠡县皮毛城等四大产业名城)、十园(容城大河服装、高阳宏润等十大产业园区)。主攻的食品加工业,已签约多个项目,与国内名企联手,围绕农业办工业,已经有汇源果汁二期、定兴喜之郎一期和伊利二期等建设项目。

        

光是有好的产业结构,以及便利的交通,是无法吸引大量企业安家落户的。但如果同时具有人才储备优势,那就另当别论了,甚至能再提升一个档次。根据官方数据,保定现有1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25万人,各类科研院所140多所,高校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列第一。保定人民政府2017年2月消息称,保定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989所,在校学生198万人,教职工13万人。

        

两地医疗资源也在不断对接,根据官方消息,2016全年,北京儿童医院共派出专家85人,至保定医院共计586人次,看诊患者2378人次,由保定儿童医院转诊至北京儿童医院的患儿226例。全年医院门急诊患者343754人次,较前一年年增长34.89%;手术2254人次,增长20%。

        

但保定也有问题,产业重,污染重,虽然华电等大学在保定,但老师对于北京、保定两地跑深恶痛绝。因此北漂为了下一代,可能在保定与北京接壤处安家,比如涿州市,而不是直接跑到保定市去。因此,保定这个卫星城只能说是半个卫星城,就是保定北京的涿州一带。

     


便利的交通、高校资源和医疗保障,令保定房价受益颇多。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百城价格指数,2010年保定均在3732元/平米,而2016年跳涨到7260元/平米,涨幅接近一倍。但7260这个数字现在来看已经偏低,尤其其2016年前4个月,其主城区均价已超过9000元/平米,涿州多个楼盘价格破万,这显然与当地收入不符,而是北京财富的功劳。3月1日,河北涿州发布《关于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对非本市户籍居民且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一年(含)以上证明家庭,限购1套商品住房(含二手房)且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对本地户籍居民家庭购买第2套住房时,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小喇叭广播了,涿州也限购了,虽然比较温和。

        

考虑到通勤成本,目前北漂还无法完成“北京上班,在保定买房定居”的小目标。 但至少涿州这样的卫星城,已经进入北漂们的候选目标。其城市价值,也会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光环之下,不断上升。


7

张家口


说到区位优势,张家口远不如廊坊和保定,虽然北京延庆区与张家口很近,但延庆区本身离市中心都好远。相比于北京通州、天津武清区和廊坊北三县(三河市、香河市和大厂县),张家口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长期处于边缘被动地位。

        

在选择张家口这个城市时,我们犹豫了很长时间。之所以最终中选,是因为冬奥会、城市规划,以及只能成为北京后花园的经济基因。

         

张家口在环北京经济带并不算发达,有三大特色——风大、天蓝、人懒。有当地人说,张家口不适合工作,很多产业尤其是朝阳产业在这几乎为零,家里没关系很难找到像样工作。房价听上去不那么贵但比平均收入高多了。


有个张家口人写了一段话:


石家庄:我是省会; 张家口:我有蓝天

保定:我有河北大学;张家口:我有蓝天

沧州:我有港口;张家口:我有蓝天

唐山:我经济好;张家口:我有蓝天

邯郸:我历史悠久;张家口:我有蓝天

衡水:我有衡水中学;张家口:我有蓝天

廊坊:我靠近北京;张家口:我有蓝天

秦皇岛:我山海关全国驰名;张家口:我有蓝天

邢台:我小工业遍地;张家口:我有蓝天

承德:我也有蓝天;张家口:我经济比你好点儿

京张地铁的建设,冬奥会的催化以及对接北京产业,使得张家口有足够的底气,追赶其他卫星城。 北京与张家口联合承办2022年冬奥会,成为张家口的催化剂,申奥成功后张家口的房价噌噌地长。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张家口定位于冀西北地区中心城;连接京津、沟通晋蒙的交通枢纽,逐步建成河北省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这里风大,温差大,适合发展再生能源。

        

要成为京津与晋蒙之间交通枢纽,高铁必不可少。2015年11月,发改委正式批复京张高铁可行性报告,预计2019年底建成,起点为北京北,途径沙城、下花园、宣化,至张家口,全线约174公里。目前北京至张家口的火车平均历时2个半小时,高铁开通后将其缩短至50分钟以内。



其实张家口是中国铁路的源发地,中国人自主设计建筑的京张铁路历史悠久,已运营超过100年,今天终于要被新的京张高铁替代。

        

高铁弥补京张两地交通短板,赛事举办地将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改造,张家口固定资产投资在河北名列前茅。冬奥会主题下,除了传统的基础设施、地产、机械、环保和新能源行业迅速发展以外,冰雪产业或将成为张家口新的增长点。相关数据显示,冬奥会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假设5%的滑雪人口,以及人均活动消费500元/年,则国内冰雪产业每年创造325亿产值,以1:10规模拉动相关产业的话,则每年冰雪关联市场规模在3000亿以上。2015年张家口市委书记侯亮,在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成功申办冬奥会,可为张家口市增加20万以上就业岗位。冬奥会举办之地往往成为一国滑雪圣地,滑雪圣地往往是富裕人群第三套房集中的地方。

 

 

根据河北省政府网信息,2014年张家口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与北京合作的意见》,与北京市国资委签署《关于加强经济合作、促进产业发展的框架协议》,进一步推动与北京对接合作。2014年张家口先后与32家央企确立合作关系,合作项目158个,吸引投资总额3028.77亿,与143家北京企业合作,引进项目147项,投资额1086.4亿。

        

北京曾经灯下黑到周边吸纳资源,张家口首当其冲,为保证北京用水,不得不关停大量企业,严格限制新企业成立,退耕还林还草,甚至不惜拉闸限电优先满足北京。“把风沙挡在河北,把清风送给首都,把清水送给首都,把污染留在河北”,成为了张家口真实的写照。

        

张家口是被迫走上生态环保之路的,现在反过来成为发展旅游的基础,有草原有蓝天,成为雾霾重重的京津冀地区难得的资源。

 



珠三角


结束了京津冀卫星城巡礼,压轴出场的是珠三角城市群。珠三角是三大城市群中比较特别的一个,核心城有广州和深圳两个,广深的风格完全不同,是中国所有城市群中罕见的现象。


8

佛山


由于地理因素,广州东西向发展,距离广州车程仅25公里的佛山,无疑是广州最合适的卫星城,“广佛同城”的口号早在2009年就出现了。两市彼时已经编制完成《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年)》,成为国内第一个跨市共同编制的同城规划。

        

根据城市规划,佛山立志成为全国重要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在2016年两会期间,就有消息称佛山市政府申请将佛山西站更名为广州西站,可以看出融入意愿十分迫切。

       

 “广佛同城”首先是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对接,2010年国内第一条两市投资的轨道交通,广佛地铁正式开通。截止至2016年12月,佛山地铁2号线、3号线和7号线西延线正在建设,新的规划显示,佛山市线网规划的地铁线路将达到14条,长度约562公里,其中市域骨干线6条,市区加密线4条,外围补充线4条。2016年广佛地铁单日最高客流34万人次,随着路线完善,广佛地铁从最初的佛山禅城、南海与广州荔湾互通,已升级为广州荔湾、海珠与佛山中心城区半小时一线通达,从佛山中心区可一小时内到达广州天河区。


  

一心希望融入广州的佛山,有自己独特的产业基因。从制造业基础来看,佛山几乎可以称为华南最强制造业基地。2015年,佛山规模以上装备制造工业总产值5933.34亿。

        

中德工业服务区就位于佛山,拥有近2000亿产值,已有40万家制造企业落户,是中国唯一一个以工业服务为主的国际化合作平台。2016年11月,德国联邦并购协会总经理里格表示,根据协会数据,2016年以来两国企业间投资并购已达164起,金额高达720亿美元,是2015年的两倍,已有220家企业被中国企业并购。德国工业强盛,能把中德工业服务区放在此地,本身就说明了产业的完善。

        

硬件配套、企业并购和交通便利,高校间的合作越来越广泛。人才留在佛山,2016年11月,顺德与省教育厅共同启动广州大学城卫星城项目,计划2020年前,在顺德北部片区建配3万套人才公寓,依托“十百千万人才工程”和14所大学及周边高校,共建卫星城。尤其是北部片区聚集了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和会展三大重点产业。随着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2020年开通,广州大学城可直接搭乘地铁前往顺德北部三镇,全程25分钟。广佛同城化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标本,像是一大一小两颗珍珠。

        

有区位优势同城化,有产业优势留下技术工人与科技人才,有政策优惠和人才公寓降低成本,佛山、广州的高校、产业有了对接的标准路径。以此为基础的广佛同城,无疑将成为珠三角“核心城+卫星城”的样板。

        

2016年8月26日,《南方日报》报道了广佛同城时代,在两地往返的“钟摆族”的生活。

     


有生活在罗村,在广州珠海区上班的影视公司制片人,每天驱车一个半小时前往公司,却依旧享受小城市的家人团聚。也有为了教育、医疗和交通等配套设施,选择在佛山买房的文员。也有每天从广州驱车归家,每月油耗过路费超过2000元的技术研发白领,不仅是为了广州更高的工资,更是为了能拥有与女友在一起的慢节奏的小城生活。

        

越来越过的人过上钟摆生活,资源、信息、消费、财富因此而流通。佛山因此和廊坊一样,成为最靠近核心城市的卫星城,最终成为核心城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9

东莞

  

东莞位于广深中间,但东莞是深圳的卫星城,而不是广州的。

         

这两年,华为离开深圳闹翻了天,这当然不是华为将总部搬到了东莞,而是深圳已经容纳不下部分产业开始外溢,华为将自己的手机业务——华为终端迁至东莞,华为的“心脏”——企业数据中心(EDC)也离开深圳到达东莞。不是深圳要让华为跑了,而是东莞已经成为深圳的卫星城。华为终端业务落子东莞松山湖,既可视作深圳产业辐射外溢,也是深莞惠一体化开花结果。

 


根据东莞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其城市定位于国际先进制造基地,珠三角重要中心城和区域性枢纽。力争建设“环深创新资源融合发展带”和“临港现代产业创新带”,分别对接深圳和广州,形成南连深圳大沙河创新区、光明新区、南山区、北接广州科学城的“创新走廊”。从东莞自身角度来说,算是左拥右抱,广州、深圳谁也不得罪。

        

但从经济发展趋势看,深圳与东莞更密切,深圳仅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土地的深圳,离不开腹地支持,广东省委、省政府早早布下了深莞惠一体化的大棋局。从电子产业链等来看,与深圳形成密切的产业链,而产品从深圳港口出口,从物流链条上为一个板块。作为华人世界著名的服务之者,东莞从香港等地吸引了不少人流。

        

从经济结构和产业基础来看,东莞是珠三角的领跑者,也是珠三角经济起伏的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第一轮经济腾飞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量香港资金进入,第二轮在九十年代初期,台湾企业大量入驻,第三轮则是2000年之后的深圳产业转移,包括三来一补行业,电子产业OEM。第四轮产业升级同样由深圳带动,主要依靠中高端产业布局,尤其是大型企业的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的落户。

       

轨道交通把东莞、广州、深圳连为一体,东莞利用轨道交通与深圳对接。2015年12月,深圳地铁集团与东莞实业集团签订《深莞轨道交通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深圳轨道交通6号、10号、11号、13号、20号5条线路将连接深莞两地,最快2020年互通。其中深圳6号线与东莞1号线衔接将成为早实现无缝接驳的地铁线。从深圳到东莞坐地铁将在2020年实现。目前东莞地铁2号线,已经在2016年5月27日开通,1号线则于2016年9月底开工建设,同时还预留了与广州地铁接驳的接口。

  

     

东莞在高铁方面进展同样迅速,目前从广州到东莞的高铁有超过80个车次,15分钟一班,从深圳到东莞同样便利,有超过70个高铁动车车次,15分钟一班。2016年12月22日又一条高铁开建,赣深高铁先期工程在河源、深圳、东莞、惠州四个城市同时举行启动建设仪式。赣深高铁自赣州西站出发,途径河源、惠州和东莞,最终接入深圳北,共设计14个车站。

        

作为深圳经济腹地,作为产业重镇,不只是华为,深圳企业向东莞等周边地区扩张已成为常态。2013年大疆科技在东莞买地,2014年中兴通讯在河源建立百亿级生产基地,比亚迪在2015年,选择在汕尾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深圳城市竞争力毫无疑问,在吸引全球企业入住的同时,由于受到有限的土地资源限制,基本都会优先选择互联网、电子信息和金融等行业,包括华为和阿里巴巴都趋向于把研发中心放在深圳,将制造、仓储物流和供应链等放在周边城市。高端制造业、信息产业的研发+制造+物流一体化模式,将成为未来深莞惠一体化的主要方向。

      

尽管近几年来,东莞制造业一直被媒体唱空,但从广东制造业数据来看,东莞倒是有不少惊喜。2015年东莞制造业500强名单中,包括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建晖纸业有限公司等20家公司入选,占全省的4%。与往年相比,上榜的代工企业数量大幅减少,而精密仪器、3D打印和铝业投资企业崛起。从产业结构来看,东莞已从传统的代加工模式,转向智能制造和电子信息等,如果能抓住深圳产业转移的机遇,必定能从珠三角城市群脱颖而出,摆脱“衰退”的固有印象。

     

  

深圳新闻网2017年2月21日报道了一则“双城故事”。家住东莞凤岗的李志强,在深圳一家企业中担任中层管理,每天早上7:30从家中出发,到深圳工作,晚上回东莞睡觉。在2013年底买的130平米房子,目前均价已升至2.5万元/平米。随着“莞深融城”加速,未来两地通勤时间将继续缩短,实现半小时生活圈。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无一例外都有双城族的身影,无论是两地奔波还是回归家乡,这都是一群用于承担生活责任的年轻人,祝愿他们不要败给高昂的房价。


10

惠州

      

惠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一座逐渐被掏空的城市。

        

170多年前,香港从惠州划出;30多年前,深圳从惠州划出;20多年前,东莞从惠州划出。独立之后的城市,无一例外都成为经济重镇,这令惠州这个“本体”十分尴尬。

        

现在,到了其他城市反哺惠州的时候,2016年11月,惠州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综合区域枢纽,全面融入广州、深圳和香港的30分钟生活圈,由此可见交通是未来5年惠州的最大着力点。

        

从地图来看,惠州处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东部,恰好处于深莞惠经济区中心,深圳的东进战略,以及东莞、河源和汕尾对接深圳,都无法绕开惠州。未来将有3条高铁往返于深惠两地,包括厦深高铁、赣深高铁和深惠城际,其中厦深高铁已经开通,其余两条将在2020年建成。除此之外,深圳将有5条地铁延伸至惠州,包括14号线、21号线、16号线、8号线和19号线。

      


深莞惠一体化已经初见雏形。

        

轨道交通将带来数千亿级别的产业集群,初步效果已经显现。2016年下半年以来,一批国内的优质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已经顺着轨道向惠州奔涌而来。创新基地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已引进超过1500亿的研发项目。 2016年11月24日,包括TCL集团智能互联网全球研发基地、胜宏科技业务总部及软硬结合板研发中心、赢合科技研发总部及天健国际物联网孵化器等8个项目也落户惠州潼湖生态区。其他重点项目包括华大基因惠州基地、以及中关村科技金融小镇等等。惠州创新驱动建设初步形成,深莞惠半小时经济圈的不再高低不平。

        

大量深圳企业入驻惠州,从2013年以来,惠阳共引进工业项目302宗,其中213宗是深圳公司投资的,占70.53%,转移项目投资总额231.52亿。

        

全面对接深圳,惠阳可以说是惠州的桥头堡,尤其是重点片区的PPP项目。早在2016年11月23日,惠阳区委书记胡斯平表示,惠阳规划建设10个以上产城人融合的新片区,该区已初步梳理出25个条件比较成熟、可采用PPP模式的项目,初步估算总投资约400亿元,PPP项目就是为全面对接深圳打基础。

        

除了交通、产业园和PPP对接,惠州还有一个其他城市没有的优势,就是优秀的旅游业资源。粤港澳大湾区将来就是世界级旅游区,从湾区的名字来看,与美国湾区一比高下的野心呼之欲出。

       


2016年7月14日,《南方日报》报道几则工作在深圳,居住在惠州的白领生活。家住大亚湾的张相红每天早上7点出发,开车50 分钟前往龙岗上班。跨城市生活,路不近,但房价低可以住得舒服一点了,生活成本也大幅度减小,可以过上滋润的小日子。

        

相比于廊坊、保定和佛山等较为发达的卫星城,惠州的生活配套设施,尤其是教育资源,距离深圳还有很大差距。很多居民选择居住在惠州的同时,可能仍旧将下一代送回深圳上学。如果政府将资源倾斜到惠阳和大亚湾等县区,无疑能进一步增加其竞争力,将双城生活逐渐导向同城。

        

有卫星城的城市毫无疑问是资源溢出的一线城市,这些卫星城正在成为白马地区。


来源:叶檀财经(tancaijing)

作者:叶檀、顾天杰


21君

小伙伴们,你看好这十个卫星城的发展么?


你认为,这其中,发展潜力最好的是哪一个?


推荐

阅读



本期编辑 陈思颖